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展开┃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并能运用相应的条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体会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3.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条件“SAS”,并能应用它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难点:用三角形“SAS”的条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哪些?
2.指出图中各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并说明通过怎样的变换能使它们完全重合.
图甲中:△ABD≌△ACE,AB与AC是对应边,AD与AE是对应边,BD和CE是对应边.
图乙中:△ABC≌△AED,AD与AC是对应边,AE与AB是对应边,BC和ED是对应边.
图甲中可通过三角形旋转变换重合.
图乙中可通过三角形翻折变换重合.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边及一组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两边一角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两边及其夹角,二是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出示教材41页“观察与思考”,结合图形说明两个三角形中有两组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时,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2.如图:AC,BD相交于O,AO,BO,CO,DO的长度如图所示,△ABO和△CDO是否能完全重合呢?不难看出,这两个三角形有三对元素是相等的:
AO=CO,
∠AOB=∠COD,
BO=DO.
如果把△OAB绕着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因为OA=OC,所以可以使OA与OC重合;又因为∠AOB=∠COD,OB=OD,所以点B与点D重合;这样△ABO与△CDO就完全重合(附注:此外,还可以将图甲中的△ACE绕着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CAB的度数,也将与△ABD重合.图乙中的△ABC绕着点A旋转,使AB与AE重合,再把△ADE沿着AE(AB)翻折180°,两个三角形也可重合).
因此,我们得到启发: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需要三条边对应相等和三个角对应相等.而且,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引起我们猜想: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呢?不妨按上述条件画图并作如下的实验:
(1)读句画图:①画∠DAE=45°;②在AD、AE上分别取B、C,使AB=3.1cm,AC=2.8cm;③连接BC,得△ABC;④按上述画法再画一个△A′B′C′.
(2)把△A′B′C′剪下来放在△ABC上,观察△A′B′C′与△ABC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4.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或“SAS”).
出示教材42页“大家谈谈”,说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经常要用到对顶角、公共角或公共边.
出示例1(教材42页例1):让学生完成证明过程,指导书写时要规范,注意条理,做到语言的逻辑性与严密性.
5.如图,C,M,N分别为AB,CE,CD的中点,若CM=CN,∠1=∠2,问AD与BE的数量关系如何?请说明原因.
∵∠1=∠2,
∴∠1+∠ECD=∠2+∠ECD,
∴∠ACD=∠BCE.
又∵M,N,C分别为CE,CD,AB的中点,
∴CE=2CM,CD=2CN,AC=CB.
又∵CM=CN,∴CE=CD.
在△ACD与△BCE中 eq \b\lc\{\rc\`(\a\al\c1(AC=BC,
∠ACD=∠BCE,
CD=CE,))
∴△ACD≌△BCE(SAS),
∴AD=B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如图,点B在AE上,∠CAB=∠DAB,要使△ABC≌△ABD,可补充的一个条件是:(写一个即可).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如图,AB、CD相交于点O,AD=CB,试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BD≌△CDB,你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写一个).
3.如图,在△ABD和△ACE中,有下列四个等式:①AB=AC;②AD=AE;③∠1=∠2;④BD=CE.请你以其中三个等式作为题设,余下的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结论并给出理由.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本节课在学习了“SSS”的基础上,学习了“SAS”判定的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在应用“边角边”时,一定要注意相等的角必须是两对应边的夹角.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43页“习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记为“边角边”或“SAS”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5.3 二次根式的加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5.3 二次根式的加减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1 三角形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1 三角形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的结论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表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表格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拓展延伸,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