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高一物理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五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暑期衔接练习三)(人教版2019)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684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高一物理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五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暑期衔接练习三)(人教版2019)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684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高一物理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五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暑期衔接练习三)(人教版2019)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684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解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度高一物理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五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暑期衔接练习三)(人教版2019)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栓接一物块A,物块B与A接触但不粘连,A、B放在水平地面上.平面的右端与固定的斜面平滑连接于O点,设物块经过O点时无动能损失.两物块与水平面及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用力向左推B压缩弹簧,释放后B滑上斜面的最高点为P.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减小斜面的倾角,B滑到斜面的最高点为Q,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与B在水平面上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A与B在水平面上分离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
C.P、Q两点距O点的水平距离相等
D.P、Q两点距O点的竖直高度相等
2.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若滑板和运动员以初速度v0=16m/s冲上倾角为θ=足够长的滑雪轨道,已知滑板的质量为2kg,运动员质量为m=73kg,滑板与斜坡间动摩擦因数μ=0.25,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0.6,cos=0.8,则运动员沿斜坡上滑的最大距离为( )
A.4m B.6m
C.8m D.16m
3.来到许愿树下,练老师把许的心愿用绸带系在两个小球上并抛到树上,这一情景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体A、B用细线连接,悬挂在定滑轮上,定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已知M>m,滑轮质量及摩擦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线上的拉力一定等于 mg B.细线上的拉力一定小于Mg
C.细线上的拉力等于 D.天花板对定滑轮的拉力等于(M+ m)g
4.质量为0.2kg的物块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6s末撤去水平推力F,如图实线表示其运动的v-t图象,其中经过点(4,0)的虚线是6s末v-t图象的切线.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s末物块速度方向改变
B.6s内物块平均速度与6~10s内物块平均速度相等
C.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D.水平推力F的最大值为0.9N
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停放着A、B两辆小车,质量分别为M和m,M>m,两小车相距为L,人的质量也为m,另有质量不计的硬杆和细绳.第一次人站在A车上,杆插在B车上;第二次人站在B车上,杆插在A车上;若两种情况下人用相同大小的水平作用力拉绳子,使两车相遇,不计阻力,两次小车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 )
A.t1等于t2 B.t1小于t2
C.t1大于t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幼儿园的滑梯长度不变,高度可调,一个小朋友坐在上面可以从静止下滑,则( )
A.滑梯高度越高,小朋友沿斜面下滑时的摩擦力越大
B.滑梯高度越高,小朋友重力沿斜面的下滑分力越大
C.滑梯高度越低,小朋友对斜面的压力越小
D.换一个体重大的小朋友,一定不能滑下斜面
7.蹦极是一项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高度的位置,用橡皮绳固定住后跳下,落地前弹起。如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C点时合力为零,到达最低点D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在这个过程中
A.经过B点时,运动员的速度最大
B.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C.从B点到C点,运动员的速度不断增大
D.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8.蹦极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运动,运动员将弹性绳的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然后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如图所示。图中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点是运动员所到达的最低点。在运动员从点到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性绳拉直后运动员的速度开始减小
B.运动员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运动员的速度最大时,绳对人的拉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
D.运动员加速度最大的位置出现在点
9.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一瞬间
①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②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
③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后,A才离开墙壁
④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10.如图所示,台秤上放一个木箱,木箱内两物体用细绳通过光滑滑轮相连(m1>m2),m2下端用一细绳与木箱相连,平衡时台秤的示数为某一数值;今剪断m2下端细绳,在m1下落但还没有到达箱底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判定
二、多选题
11.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质量m=0.5kg,静止在如图所示的光滑水平面上的A点,在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2N的拉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同一时刻小球从水平面上B点正上方某处以初速度v0=5m/s水平向左抛出,一段时间后小球恰好落在滑块上。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不计空气阻力,A点与B点的距离L=18m,则( )
A.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B.小球刚开始运动时距离B点的高度为15m
C.这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为10m
D.这个过程中小球运动的时间为4s
1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相距,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vA=5m/s,B端距正下方地面O点高h=5m,物体从B端滑出落在P点,关于的距离x正确的是
A.若传送带不动,x=3m
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x一定等于
C.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x一定等于
D.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x有可能等于
13.倾角为θ的斜面体M静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其斜面也是粗糙的。已知质量为m的物块恰可沿其斜面匀速下滑。今对下滑的物块m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拉力F,物块仍沿斜面向下运动,斜面体M始终保持静止,则此时( )
A.物块m下滑的加速度等于
B.物块m下滑的加速度大于
C.水平面对斜面体M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水平面对斜面体M的静摩擦力大小为零
14.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 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
A.落地时的速率相同
B.重力的冲量相同
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
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放置着物块 A,它通过轻绳和轻质滑轮 悬挂着物块 B,已知 A 的质量为 m,B 的质量为 3m,重力加速 度大小为 g,静止释放物块 A、B 后()
A.相同时间内,A、B 运动的路程之比为 2:1
B.物块 A、B 的加速度之比为 1:1
C.细绳的拉力为
D.当 B 下落高度 h 时,速度为
三、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为M=2kg的足够长的小车A,其左端用水平轻绳拉住,且水平表面左端放置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B,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今用水平恒力F=10N拉B,当B的速度达到2m/s时,撤去拉力F,并同时剪断绳子(g=10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求:(1)拉力F所做的功?
(2)最终B物体的动能。
1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左右两端点A、B的距离,正在以的速度匀速顺时针转动,质量为的煤块(可视为质点)以的速度从左端点滑上传送带,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求:
(1)经过多长时间煤块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
(2)煤块从运动至留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
18.有一斜坡长为20米,高为4米,一个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以10米/秒初速度装冲上斜坡,刚好能到达斜坡顶端。求:
(1)物体向上滑行时加速度大小;
(2)斜坡对物体的摩擦力;
(3)物体下滑时加速度大小;
(4)物体回到坡底时速度大小。
19.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长为L,质量为的木板A,在木板的左端有一个质量为的小物体B,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对B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时(设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1)若,则A、B 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2)若,则A、B 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3)在(2)的条件下,若力F作用时间t=3s,B刚好到达木板A的右端,则木板长L应为多少?
20.在地面上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若在物体抛出后的整个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恒为其重力的0.6倍,则物体落回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g取10m/s2)
四、填空题
21.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5.0N的拉力,则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 =_____;若物体运动的距离s =0.5m,此过程中拉力做功WF=______J,合力做功W=______J。(g取10m/s2)
22.发射枪弹时,枪弹在枪筒中的运动可以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枪筒长64cm,枪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800m/s,枪弹的质量为10g,则枪弹受到的平均作用力为__________N。
23.一物块静置于水平面上,现用一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使物体开始运动,如图A.所示.其后一段时间内拉力F随时间变化和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物块的质量为0.9kg,g=10m/s2.根据图像可求得,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___________,0~1s内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sin37°=0.6,cos37°=0.8)
24.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摩擦因数为0.5的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为10N,与地面成角斜向上的拉力,使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4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J,在2s末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W(,)。
25.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质量m=0.5kg,上抛初速度v0=10m/s,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4m,设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可得空气阻力f=__N,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离地面高度h=__m处,其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B. 物块A、B分离时,两物块加速度相等,没有相互作用力,对B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对B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可得:
所以物块A、B分离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故A项错误,B项正确;
CD.两种情况下,A、B分离时,物体B速度相同,设分离时物体B速度为v,分离后物体B沿水平面通过的位移为s1,最高点距O点的水平距离为s2,斜面倾角为θ,据能量守恒有:
两种情况下,θ不同,P、Q两点距O点的水平距离s2不同,上式还可整理成:
两种情况下, P、Q两点距O点的竖直高度不同,故CD两项错误。
2.D
【详解】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
所以上滑的最大距离为
故选D。
3.B
【详解】
A. 因为M>m,m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设绳子的拉力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所以细线上的拉力一定大于 mg,选项A错误;
B. M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所以细线上的拉力一定小于Mg,选项B正确;
C. 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定律有:。再对m有,所以细线上的拉力,选项C错误;
D. 对定滑轮有:天花板对定滑轮的拉力,选项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
A.6s末物块速度仍为正值,故速度方向没变,A错误;
B.若0~6s内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即图中连接O点和最高点的虚线表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则平均速度为3m/s,而由图线可知,虚线在实际曲线的上方,即物块在0~6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3m/s,而物块在6~10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3m/s,故0~6s内物块平均速度比6~10s内物块平均速度小,B错误;
C.撒去外力后的加速度
根据
可知
µ=0.15,
C错误;
D.物块的最大加速度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Fm=0.9N
D正确.
5.B
【详解】
第一次,对A车和人运动的位移为:,对B车运动的位移为:,位移关系为:s1+s2=L,同理第二次:对A车运动的位移为:,对B车运动的位移为:,位移关系为s3+s4=L,由M>m,联立解得t1<t2,故B正确,ACD错误。
6.B
【详解】
A.小朋友受力如图:
滑梯长度不变,滑梯高度越高,则角越大。
小朋友沿斜面下滑时有
下滑时的摩擦力
所以滑梯高度越高,小朋友沿斜面下滑时的摩擦力越小,选项A错误;
B.小朋友重力沿斜面的下滑分力为,滑梯高度越高,角越大,重力沿斜面的下滑分力越大,选项B正确;
C.滑梯高度越低,角越小,小朋友对斜面的压力越大,选项C错误;
D.小朋友沿斜面的方向的加速度合力为
与质量无关,选项D错误。
故选B。
7.C
【解析】
【分析】
分析运动员下落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从而明确其运动情况,注意明确当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而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详解】
运动员经过B点时,运动员受向下的重力,此时弹力为零,则加速度向下,此位置的速度不是最大,选项A错误;从O点到B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g不变;从B点到C点,重力大于弹力,随弹力的增加,运动员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不断增大,选项B错误,C正确;从C点到D点,弹力大于重力,随弹力的增加,运动员的加速度不断增加,选项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要注意明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要根据受力情况来分析运动情况,注意不能认为绳子一张紧人即减速或停止,而实际情况是人要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然后再做减速运动.
8.D
【详解】
在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随着弹性绳的伸长,拉力不断变大,开始阶段,运动员的重力大于绳的拉力,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运动员向下做加速运动,随着拉力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后来绳的拉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向上,运动员做减速运动,合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则加速度增大;即在运动员从a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加在点加速度达到最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撤去F前,B球受四个力作用,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推力F和弹簧的弹力平衡,即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撤去F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仍为F,故B球所受合外力为F,则B球加速度为 ,而此时B球的速度为零,②正确①错误;在弹簧恢复原长前,弹簧对A球有水平向左的弹力使A球压紧墙壁,直到弹簧恢复原长时A球才离开墙壁,A球离开墙壁后,由于弹簧的作用,使A、B两球均做变速运动,③对④错,B选项正确。
故选B。
10.B
【详解】
剪断细线前,由受力平衡可知台秤的读数为N=Mg+m1g+m2g,细线剪断以后,加速度大小为a=m1−m2m1+m2g,对m2受力分析可得T−m2g=m2a,因此解得拉力为T=2m1m2m1+m2g,因此此时的台秤的示数为N′=Mg+2T=Mg+4m1m2m1+m2g,因此可知拉力变小了,B正确
11.AC
【详解】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A正确;
BD.设小球从抛出后经时间t落在滑块上,则由运动学公式可知t时间内滑块的位移大小为
小球的位移大小为
又
解得
t=2s
所以小球刚开始运动时距离B点的高度为
故BD错误;
C.这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为
故C正确。
故选AC。
12.ABD
【解析】
【详解】
A.若传送带不动,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μg=1m/s2
根据
vB2-vA2=-2aL
解得:
vB=3m/s
故A正确.
B.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物块滑上传送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与传送带静止时运动情况相同,vB一定等于3m/s.故B正确.
CD.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运动,若传送带的速度小于3m/s,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到达B点的速度vB等于3m/s.若传送带的速度等于3m/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到达B点的速度vB等于3m/s.若传送带的速度大于3m/s,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B大于3m/s.故C错误,D正确.
13.BD
【详解】
AB.由题知,质量为m的物块恰可沿其斜面匀速下滑,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加拉力F后,将拉力F沿着平行斜面和垂直斜面正交分解,如图所示
沿斜面向下,合力为
垂直斜面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有
根据
联立解得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m下滑的加速度
故A错误,B正确;
CD.对m分析,没有拉力时m匀速下滑,说明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合力是竖直向上,与重力平衡;有拉力F后,根据,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比值不变,故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m对M的压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合力方向一直是竖直向下的,故M没有相对地面的滑动趋势,所以水平面对斜面体M的静摩擦力大小为零,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4.AD
【解析】
【详解】
设斜面倾角为θ,刚开始AB处于静止状态,所以mBgsinθ=mAg,所以mB>mA,A运动的时间为:tA=2ℎg,B运动的时间为:
ℎsinθ=12gsinθtB2
解得tB=1sinθ2ℎg;
A. 剪断轻绳后A自由下落,B沿斜面下滑,AB都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12mv2=mgℎ,解得v=2gℎ,所以落地时的速率相同,故A正确;
B.A物体重力的冲量
IA=mAgtA=mA2gℎ
B物体重力的冲量
IB=mBgtB=mAsin2θ2gℎ
所以重力的冲量不相同,故B错误;
C. 重力势能变化量△EP=mgh,由于A、B的质量不相等,所以重力势能变化不相同,故C错误;
D. A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PA=mAgℎ2ℎg
B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PB=mBgℎsinθ2ℎg=mAgℎ2ℎg
所以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故D正确。
15.AC
【详解】
同时间内,图中A向右运动h时,B下降一半的距离,即为h/2,故A、B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1,故A正确;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A、B的位移之比为2:1,故速度和加速度之比均为2:1,故B错误;设A的加速度为a,则B的加速度为0.5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有:T=ma,对B,有:3mg-2T=3m•0.5a,联立解得:T=,a=g,故C正确;对B,加速度为a′=0.5a=g,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v2=2•a′•h,解得:v=,故D错误;故选AC.
【点睛】
本题考查连接体问题,关键是找出两物体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关系,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式分析,也可以结合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
16.(1)2.2J(2)0.22J
【解析】
【详解】
(1)对B应用动能定理有:① ,②,
代入数据可得,
拉力F做功;
(2)设最终共同速度为,
对于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解得③;
则④;
对于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④;
则⑤,
联立④⑤得,
故
17.(1);(2)
【详解】
(1)煤块以滑上传送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向右,设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
设煤块加速到和皮带共速的时间为,有
加速到共速的位移为
故水平传送带上共速后煤块还要匀速向右,设时间为t2,有
则煤块运动的总时间为
(2)煤块和传送带在共速前有相对滑动,产生划痕,有
18.(1) (2)5N (3) (4)
【详解】
(1)设斜坡长为L=20m,物体刚好能达到斜坡顶端,则
(2)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其中,解得
(3)下滑时,摩擦力不变,故
解得
(4)回到坡底时的速度为
19.(1)(2)(3)L=9m
【详解】
试题分析:
解:(1)对A:
对AB:
由于
所以
(2)对B:
(3)F作用3s,A、B发生的位移分别为SA和SB
因此L=9m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
20.10m/s
【详解】
物体在上升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物体下落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
则物体落回地面时的速度
代入数据得
21.0.5 2.5 0
【分析】
本题考查基本受力分析和功的计算。
【详解】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故
[2]拉力做功
[3]物体做匀速运动,动能不变,合外力不做功。
22.
【解析】枪弹在枪筒中的运动可以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枪筒的长度就是这个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枪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已知, , 。根据公式,可得:a=5×105 m/s2。则牛顿第二定律得。
23.
【详解】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等于摩擦力,即当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解得:
物体在0-1s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在0~1s内对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
24.32 8
【详解】
[1]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功:
=10×4×0.8=32J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a=0.5m/s2
在2s末时物体的速度为:
v=at=2×0.5=1m/s
所以拉力的瞬时功率为:
=10×1×0.8=8W
25.1.25 或
【详解】
[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物体上升的加速度大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a
解得
f=ma﹣mg=0.5×(12.5﹣10)N=1.25N.
[2].设上升过程中离地面高度为h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有: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
设下降过程中离地面高度为h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有:
下降时的加速度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v2=2a′(H﹣h)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h=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时练习,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解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牛顿第二定律课时作业,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