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10页例4和“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它是在求两数之和,求部分数与求两数之差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但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丰富学生对加、减法运算意义的理解,拓展并提高运用加减法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设计了做红花的活动,引导学生把进行比较的两个数量排一排,直观地认识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想想做做”中的习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材这样安排,充分利用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相关实际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主动探索并掌握解法。
学情分析:
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和提升,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比多、比少的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它是低年段解决问题的一个难点,易与上学期所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相混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初步学会检验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借助直观,联系加、减法含义,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核心素养: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思,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加减法运算正确进行解答。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学生用学具圆片若干个,闯关卡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多少,那么你能用“...比...多...”“...比...少...”来说一句话吗?老师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指名2-3名学生说一说。
师:像这种“...比...多...”“...比...少...”类型的句子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比差句”,杨老师这里也有4个比差句,你能帮我猜猜它是谁吗?
2、猜猜我是谁。
我比6多5,我是谁? 我比18少3,我是谁?
我比36少16,我是谁? 我比12多31,我是谁?
3、揭示课题。
师:大家都会计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今天这节课杨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投影出示例4情景图。
师过渡:小英,小华和小平是好朋友,瞧,她们正在开心地做小红花呢!看图,你知道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探究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出示问题(1)小华做了多少朵?
1、师提出要求:同桌合作,先用圆片摆一摆,
再列式算一算,最后组内说一说。
2、学生汇报。
(1)摆一摆。
师提问:你是怎样摆的?先摆什么,再怎么摆?怎样摆才能一眼看出小华比小英“多做了3朵”?
指名学生说一说。(先摆小英的11朵,然后一一对应摆出和小英同样多的11朵,最后摆比她多的3朵。)
(2)想一想。
师提问:要求出小华做了多少朵,关键看哪个条件?
师引导学生找出比差句: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这句话告诉你什么?(小华跟小英比,小华多小英少)
(3)算一算。
师提问:要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比几多几的数?该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2-3名学生说一说:要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比11多3的数是多少。
(4)验一验。
师:刚才我们用圆片通过操作找到了求小华做了多少朵花的方法,并算出小华一共做了14朵花,上面的解答正确吗?可以怎样检验?
学生交流后,明确:要知道解答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可以用求出的小华做的花的朵数减去小英做花的朵数,看看小华是不是比小英多做了3朵。
师小结: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一个本领(板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二)探究“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出示问题(2)小平做了多少朵?
1、师提出要求:你能像刚才一样,同桌合作,先用圆片摆一摆,再算一算吗?
2、学生动手操作、并说算式。
3、组织学生交流
(1)师:想一想,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
指名2-3名学生回答:
A:与小英的花朵一个对一个地摆,最后空出3个位置不摆;
B:先摆和小英同样多的11个,再拿走少了的3个。
(2)师提问:要求出小平做了多少朵,关键看哪个条件?
师引导学生找出比差句: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这句话告诉你什么?(小平跟小英比,小英多小平少)
(3)师提问: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要求小平摆了多少个就是求比11少3的数,只要从11个里面去掉少的3个,所以用减法计算。
(4)师提问:上面的解答正确吗?可以怎样检验?
学生:要知道解答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可以用求出的小英做的花的朵数减去小平做花的朵数,看看小平是不是比小英少做了3朵。
4、师小结: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个本领(板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用减法计算。我们在解决这种问题时,(板书:)要先找比差句,再看与谁比。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智勇大闯关。
师提出要求:学生在闯关卡上独立作答,然后小组汇报。
第一关:“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怎样列式计算。
第二关:“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说说图中表示松树棵数的直条包括哪两个部分,可以怎样求松树的棵数。
第三关:“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提问:谁和谁比?要求刘芳走了多少格,就是求什么?
(要求刘芳走了多少格,就是求比32少7的数是多少)
(2)学生列式作答。
第四关:“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组织学生讨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看哪个条件?谁和谁比?要求灰兔拔了多少个,就是求什么?(要求灰兔拔了多少个就是求比25多7的数是多少)
(2)学生列式作答。
第五关:“想想做做”第5题
(1)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组织学生汇报: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看哪个条件?谁和谁比?哪个条件是无用的?要求小玉浇拔了多少盆,就是求什么?(要求小玉浇拔了多少盆就是求比36少12的数是多少)
(2)学生列式作答。
2、趣味做游戏。
(1)拍手游戏。
例:老师拍3下,请你比我多2下。
老师拍8下,请你比我少6下。
(2)对口令游戏。
例:老师出5(伸出5个手指),请你比我少出3。
老师出3(伸出3个手指),请你比我多出4。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提问:这节课我们解答了什么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生自由说一说。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先找比差句,再看与谁比。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计算。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与一年级学习的“求相差数问题”有一定的联系与区别。本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联系加、减法运算的意义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加减法运算正确进行解答。课后,结合听课老师们的意见,结合课前预设,课中表现,我做了如下反思:
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用“……比……多……”“……比……少……”说一句话,接着出示四个比差句让学生猜数,来复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含义。这样的引入设计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新旧知识之间有效的连接,并能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升认识,构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在例题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图画入手,学会分析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问题,通过组织“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三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亲历“操作——思考——交流——概括”这一获取知识的过程,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我还注重让学生找出比差句,弄清楚比差句中是谁与谁比,比的结果是怎样的,在学生有了观察、操作的感官认识后,让他们对具体操作进行必要的抽象与概括,逐步获得对数学问题的实质认识,寻求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计算”,从而逐步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
在巩固练习环节“智勇大闯关”中不再出现摆圆片这样直观形象的动手操作过程,但我仍抓住已有的数学信息条件让学生明确是谁和谁在比、比的结果是怎样的,理清思路再让学生下笔列式计算。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课堂中的提问不够精炼。有些问题我反复问而且反复用同一种表达显得不够生动也缺少启发性。比如在解答“想想做做”3、4、5题时,我反复问学生:比差句是哪句?从比差句中你知道谁和谁比?要求这个问题就是求比几多(少)几的数?……我的提问太过繁琐,让学生局限于一个固定模式,应该让学生自由说说想法。
2.ppt制作水平仍有待提高。这次课件制作得到了学校蒋荣琼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从一个电脑盲到能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在以后教学中还需努力。
3.我的讲话语速过快。这是我最大的缺点,很多听课老师都给我提出过这个建议,以后我一定要注意调整语速。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4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4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探究体验,实践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