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 有趣的七巧板(12)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0702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 有趣的七巧板(12)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0702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观察、比较,明确七巧板7个图形的特征,在拼摆过程中发现图形之间的联系。
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拼摆图案,感受七巧板的神奇和魅力,了解七巧板的由来,体会古人伟大的智慧。
发展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自主观察、操作、深入探究7个图形及之间的关系。
2.利用图形灵活地进行摆拼,创造丰富的图形。
3.能够正确选择巧板,完成空白部分图形的多种拼摆。
教学准备:
磁性七巧板,作业纸,便利贴
教学过程:
观察七巧板,自由拼一拼,小组交流。
开放导入:
1.感受点连成线,线组成面的过程,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熟悉的平面直边图形。
2.猜谜:
有一个物品,它可以变幻出我们学过的许多直边图形,它是
揭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七巧板(板贴)
核心推进:
一:交流
小朋友们,你们想研究七巧板的什么?(更加了解,摆拼)
提问:直接摆拼还是了解过后再摆拼。(了解有助于更好地摆拼)
二:了解
1、七巧板的由来。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子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学生自己研究
(1)由几块板组成?分别是什么图形?(体现“七”)
(2)根据图形分类并将三角形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摆放且标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3)七块巧板大小和边的长短之间的关系。(第一次体现“巧”)
三:摆拼
(一)任意摆
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作品(体会七巧板的趣味性)
寻找遗失的巧板
老师对七巧板也很感兴趣,我用七巧板拼出了一些同学们熟悉的平面图形,可是其中遗失了几块,你能帮我找到吗?
1.拼长方形
挑战一:
⑦ 2片
选择④、⑤
挑战二:
2片
选择①、③
挑战三:
2片
选择⑤、⑦或⑤、⑥或③、⑤
挑战四:
3片
选择④、⑤、⑥或④、⑤、⑦
拼正方形
3片
选择③、⑤、⑥
谈话:我们用5块巧板拼出了一个正方形,而且发现只有一种法,思考一下,如果用2块、3块,4块,6块或7块可以拼成正方形吗,各有几种情况呢?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并记录下来。
发现:
2块拼有两种
3块拼有一种
4块拼有3种
5块拼有1种
6块拼没有
7块拼1种
小结:平时为了收纳的方便与美观,我们习惯上将七块巧板拼成正方形。
四、总结
小朋友们表现的真不错,你们用智慧让老师感受到了七巧板的“巧”,今天你们的表现是积极的,会思考的,乐交流的,富有创造性的,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七巧板给你的印象吗,请将这个词写下来。(用便利贴贴在黑板“七巧板”的前面,补充课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巧设谜语,激发兴趣,初识巧板,铺垫基础,初级游戏,感受魅力,疯狂速拼,探究奥秘,火眼金睛,运用巧板,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画演示,引入课题,初步感知,建立表象,自主探究,开发潜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画导入,引入课题,初步感知,建立表象,自主探究,开发潜能,拓展,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