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2-1氨气 同步练习-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705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7-§2-1氨气 同步练习-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705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随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氨易液化,液氨常用来作制冷剂 B.氨气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
C.实验室常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D.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氨气是电解质
2.氨水的碱性较弱,其原因是( )
A.它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B.氨水极易挥发出氨
C.氨与水结合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只有少部分电离成NH4+和OH-
D.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以NH3分子形式存在
3.下列关于氨气、液氨、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气、液氨、氨水的成分相同,均为纯净物
B.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生成
C.氨水的密度比水小,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大
D.氨水的溶质为NH3·H2O,是氨水中含量最多的微粒
4.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
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O遇O2转化为NO2
C.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 D.用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5.下列关于氨的饱和水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水具有弱碱性 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
C.氨水中共有4种粒子D.氨水中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
6.下列现象不能用于检验氨气的是( )
A.气体遇浓盐酸产生白烟 B.气体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变红 D.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转化为NH4NO3属于氮的固定 B.液氨可作制冷剂
C.NH3溶于水能导电,故氨气属于电解质
D.蘸有浓盐酸、浓硫酸的玻璃棒分别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都有白烟
8.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图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而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下列气体和液体的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氯化氢和水
B.氧气和水
C.氨气和水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
9.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氨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氨具有还原性
B.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 4NO+6H2O
C.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中若氧气过量则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D.氨的催化氧化属于人工氮的固定
10. (2020·河南南阳一中)在研究合成氨方法的历史上,不同的研究者曾3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氨是氮肥工业及制取硝酸、炸药等的原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NH3
B.NH3和HNO3溶于水后都能导电,故二者都是电解质
C.NH3遇到浓硝酸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白烟
D.由NH3制HNO3的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
11.(2019·山东济宁)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已知NH3难溶于CCl4) ( )
A.氨气易液化,汽化时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B.氨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C.用水吸收氨气可用图1的装置防止倒吸
D.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可用图2收集NH3
二、填空题
12.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氨的某些性质并收集少量纯净氮气。(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试回答:
(1)实验前先将仪器按图连接好,然后
,此操作进行的方法是
,
然后再开始实验。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硬质试管内黑色的CuO粉末变成 色,盛无水CuSO4的干燥管内出现 色,并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处收集到纯净、干燥的N2。根据这些现象,硬质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个反应说明氨气具有 性。
A.碱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不稳定性
(3)烧瓶内盛有生石灰,随着浓氨水的滴入,产生氨气的原因是
,烧瓶中的生石灰可以用 (填药品名称)代替。
(4)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和 。
(5)在最后出气管口收集干燥、纯净的氮气,收集方法是 (填编号)。
A.排气法 B.排水法 C.用塑料袋或球胆收集
专题7-§2-1氨气(同步练习)
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氨气易液化,液氨常用来作制冷剂;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常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氨气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一水合氨,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氨气是非电解质。
2. C 解析:NH3溶于水后,大部分结合成一水合氨的形式,只有少部分NH3·H2O电离成NH4+和OH-,因此溶液碱性较弱,C项正确。
3. B 解析:氨水是混合物,氨水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氨水中水的含量最多。
4. A 解析: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的氮气转化成化合态的氮。
5. A 解析:氨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使氨水具有弱碱性,可使酚酞变红色;氨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大部分氨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只有少部分电离,氨水中含有NH3、NH3·H2O、H2O、NH4+、OH-、H+6种粒子,其中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
6. B 解析:检验氨气的方法,一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石蕊溶液),因为氨气溶于水呈碱性,可以使红色石蕊试纸(或石蕊溶液)变蓝;二是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盛有待检验气体的瓶口,发生的反应为NH3+HCl=NH4Cl,现象是生成白烟。
7. B 解析: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叫氮的固定,A错;NH3是非电解质、NH3·H2O是电解质,C错;浓硫酸难挥发,不会生成白烟,D错。
8. B 解析:氯化氢、氨气都极易溶于水,挤压装置中的胶头滴管,它们被水吸收,烧瓶内的气压都迅速减小,都可形成喷泉; 二氧化碳极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烧瓶内的气压迅速减小,可形成喷泉;氧气难溶于水,烧瓶内的气压几乎无变化,不能形成喷泉。
9. D 解析:氨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价,只能升高不能降低,氨具有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产生的一氧化氮与过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氨的催化氧化不属于氮的固定。
10. C 解析:N2和H2合成氨的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N2和H2不发生反应,故A项错误;
氨水能导电是因为NH3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NH3自身不能电离,因此NH3不是电解质,HNO3属于电解质,故B项错误;
浓硝酸易挥发,NH3与挥发性的硝酸反应生成NH4NO3固体,现象为产生大量的白烟,故C项正确;
用氨制备硝酸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
4NH3+5O2 4NO+6H2O,2NO+O2=2NO2,4NO2+O2+2H2O=4HNO3,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至+5价,被氧化,故D项错误。
11. B 解析:氨气易液化,汽化时吸热,可用作制冷剂,A正确;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B错误;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而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所以氨气通入下层,防止倒吸,C正确;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短口进,长口出,D正确。
12.(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广口瓶内加水,浸没进气导管口,用酒精灯在烧瓶下稍加热,若导气管口有少量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导管内水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就可以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红,蓝; 3CuO+2NH3 3Cu+3H2O+N2; C
(3)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促使NH3逸出;氢氧化钠或碱石灰
(4)吸收多余NH3,保护环境。 (5)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课堂检测,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课后作业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课堂检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