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2合理利用网络 随堂小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2合理利用网络    随堂小测第1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2合理利用网络    随堂小测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施以来,一些违法网站被相继关停,一些守护不力的安全平台也被问责。不仅如此,该法还在保护个人信息、治理网络诈骗、网络实名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划出了网络世界里不可触碰的“红线这表明( )
    A.网络是把双刃剑,要自觉远离网络B.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C.网络上都是虚假、不良信息,要严厉打击D.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2.“眼见未必为实,有图有视频不一定有真相。”这折射出当下网络谣言传播的新特征。调查显示,短视频已成为谣言传播的新渠道,传播方式在革新,传谣手段在升级。这启示青少年要( )
    A.学会辨别网络信息B.善用网络完善自我
    C.与时俱进学会创新D.强化网络监管力度
    3.北京某中学学生在内蒙古发生车祸事故,病情危急,需要转诊至北京的医院。 很快,一条“为生命接力”的帖文迅速刷爆微博、微信朋友圈,帖文称,希望广大司机朋友在相关时间和途经路段看到救援车队能够有序避让。这启示我们要( )
    A.利用网络获取新知B.利用网络完善自我C.利用网络建言献策D.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4.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下列做法符合媒介素养要求的是( )
    A.小华未经同桌同意将其日记拍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
    B.小东上课时边听课边低头刷微博
    C.上网查阅资料,理解新知
    D.在网络上发布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5.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既有利又有弊。因此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应该 ( )
    A.浏览全部信息
    B.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C.邀请家长时刻监督自己,预防网瘾
    D.拒绝一切信息
    6.网络不是洪水猛兽,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只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这表明( )
    A.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B.我们应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C.网络信息良莠不齐D.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遵守法律
    7.小亮玩微信时结识了一个自称夏先生的人,双方聊得比较投缘。不久后,夏先生称可以带他一起发财,并通过微信发了一个链接,让小亮下载并注册账户。你给小亮的合理建议是( )
    A.这是个好机会,应马上下载并注册账户B.要相信网友,以免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
    C.可先注册账户,一发现受骗再退出来D.要避免轻信盲从,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8.当前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恭喜你,你的号码中奖了”。当你收到此类中奖信息时,正确的做法是( )
    A.点开收到的链接 B.按要求发送所收到的验证码
    C.向有关部门证实再采取相应措施 D.听从别人的起哄和劝说
    9.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一种新名词“宅男宅女”。据调查很多青少年也成了“宅童”,这些人依赖网络,希望在网络里找到归属感,你怎么看这种行为?( )
    A.这是信息时代必然的产物,可以理解B.依赖网络的这些人都是心理不健康的
    C.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D.中学生能在虚拟的网络中找到归属感
    二、材料分析题
    10.【网上交友新时空】周鹏这段时间对网上交友产生了兴趣,在网上结识了一个网友,两人谈得很投机,周鹏觉得找到了知心朋友。前几天网友提出见面的要求,于是周鹏欣然前往。结果被对方骗走了他仅有的100元钱。周鹏伤心了……
    (1)请你告诉周鹏,我们应该如何理性慎重结交网友?
    (2)为呼吁大家正确上网,健康合理地使用网络,请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施以来,一些违法网站被相继关停,一些守护不力的安全平台也被问责,这表明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D说法正确; 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而不是远离网络,A说法错误;B与题意无关;C中“都是"说法绝对,C不选。
    2.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网络生活中存在着网络谣言,并且在传播方式、传谣手段等方面发生新变化,这警示我们要 提高媒介素养,提高辨别能力,学会辨别网络信息,A说 法正确,符合题意;B与题意不符;C排除,谣言传播方式、 传谣手段等发生变化,这并不是创新;D排除,青少年无 权监管网络。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传播网络正能量。“为生命接 力”的,帖文迅速刷爆微博、微信朋友圈,体现出网 络的积极影响,我们要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让网 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D正确;A、B、C的说法与 题干主旨无关,排除。故选D。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A中的 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错误;B中的行为没有 在正确时间使用网络,错误;D中的行为没有正确 使用媒介资源,错误;上网查阅资料,理解新知是正确使用网络的行为,C正确。故选C。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使用、对待网络的知识。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应本着安全、适度、健康的原则,合理利用网络。A、C、D 的做法均是错误的,排除。答案为B。
    6.答案:B
    解析: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的知识。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网络诈骗等。如果小亮认为是个好机会,马上下载注册,就有可能上当受骗,A做法错误。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不能轻信网友,B观点错误。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C做法不妥。对小亮的合理建议应该是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辨别网络信息,要避免轻信盲从,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D正确。故选D。
    8.答案:C
    解析:科技是把双刃剑,当前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一些网络诈骗的手段不断翻新,当我们收到一些诈骗的信息时,不能随意地点开收到的链接,或者按照信息要求发送收到的验证码,这样极容易泄露我们的隐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向有关部门证实再采取相应措施,不能听从别人的起哄和劝说,我们要对自己负责。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是把双刃剑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做出正确选择。分析题干材料据调查很多青少年也成了“宅童,这些人依赖网络,希望在网络里找到归属感,说明如果不及时走出网络虚拟空间,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说法符合题意;A说法不是问题的实质与题意不符,排除;B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C。
    10.答案:(1)①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②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③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2)①为了你的健康,请不要沉迷网络;②网络是把双刃剑;③沉迷网络等于迷失人生。
    解析:

    相关试卷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2 合理利用网络 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2 合理利用网络 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合理利用网络,9元不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漫画警示我们要,如图,该漫画对我们的启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