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0716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0716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学案
-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学案 3 次下载
-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学案 学案 3 次下载
-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学案 学案 3 次下载
-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学案 学案 2 次下载
- 第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学案 学案 4 次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重点: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2.难点:多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基础认知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1、农业:
(1)粮食作物:宋朝农业发展成就突出。______的______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______,提高了粮食产量。
(2)经济作物:一些地区出现了_______________的农户,对传统______结构有一定突破。棉花的种植始于___,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____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_________的发展。
(3)边疆地区农业: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___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_______________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2、手工业:
(1)制瓷业: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________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色彩____,质感____。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_____和______。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___,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_______。
(2)矿冶业: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___的开采量很大,________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_______的产量和质量。
(3)印刷业:印刷业是宋朝____的手工业,有力地推动了___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_____的发展。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商业发展:
(1)基层市场: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___。为____服务成为商业的主流,_______蓬勃涌现。宋与________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不仅官方设置____进行互市交易,_______也相当活跃。
(2)货币流通: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导致___需求量___。北宋钱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10多倍,并开始出现____。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___作为___发行,加上______带来的稳定局面和___系统的发展,都推动了___的发展。
(3)海外贸易:海外贸易非常繁荣,_______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______。大型_______装载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____许多国家和地区,输入商品则以___、____等为主。主要外贸港口有____、_____、_____等。
2、城市繁荣:城市的兴盛引人注目。北宋____和南宋____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_______丰富多彩。临安到元朝改称____,仍被外国旅行家称为“____________”。元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_______和__________。
三、经济重心南移
1、南移过程和表现:自____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____。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_______的格局也已定型。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___,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_______和_______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____,谚语称“______________”。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________集中在江南。
2、大运河与海运:为将________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______,改变隋唐时________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_______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________。
3、南方文化进步: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___的进步。北宋时,_____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_______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____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四、社会的变化
1、士族衰落与科举制完善:隋唐时期,______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______仍然十分流行。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_______。当时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____,不仅原则上面向____开放,而且更加强调______。大批出身于______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____。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_________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______。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
2、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_______。到宋朝,他们的数量显著减少。前代的家内服役大都用_______承担,宋朝更多地来自____。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____,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_______。
3、社会生活控制的放松: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在宋朝有比较明显的____。朝廷对______、____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_______,缴纳_____即可。“贫富无定势,_________”成为普遍现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_______,以及_______,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金元时期,受女真、蒙古族自身社会发展进度的影响,上述变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____。但从长时段来看,发展趋势没有_______。
唯物史观
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客观辩证地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政治、科技思想文化的影响。
时空观念
认识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文献资料记载,实证宋代农业、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的表现、特点及影响。
历史解释
运用文献资料,认识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繁盛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家国情怀
认识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的情怀。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自主预习,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