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预热——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小升初语文试题(十九)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723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预热——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小升初语文试题(十九)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723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预热——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小升初语文试题(十九)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723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预热——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小升初语文试题(十九)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预热——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小升初语文试题(十九),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填空题,语言表达,信息匹配,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预热——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小升初语文试题(十九) 一、书写1.读拼音,写汉字。lú花 chóu子 shuān枪 huāng忙 dí人 qiān笔 发lèng 戒zhǐ gē bo 二、填空题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看到有的同学学习不努力,虚度光阴,你可以用古人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2)中秋节到了,爸爸在院子里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我知道爸爸是想念故乡了。(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前面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4)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或________,所以叶挺将军面对敌人高叫“爬出来吧,给你自由”,他选择在烈火和________中得到永生。这正是革命者“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__”的精神写照。3.听老师读短文两遍,完成下面填空。要写好一个人物,写出人物的特点,不仅要______,还要了解一些写人的基本方法。首先,______,把它写具体。其次,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如,可以描写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此外,也可以描写______,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4.按课文填空。(1)(_____)天空中挂着(_____)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_____)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____),(_____),向一匹猹(____)刺去(2)归纳课文有关内容,然后填空。从闰土给我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件事,可以看看闰土是一个(______)少年。5.成语大比拼风(_____)同(_____) (_____)崖(_____)壁 (_____)(_____)吞枣 和(_____)可(_____) (_____)然大(______) (____)高(_____)重 (_____)不(_____)席 张(_____)李(_____) 三、语言表达6.妙笔生花。想象《寻隐者不遇》中诗人和童子的对话,补充下列空白。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子: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子:采药去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子: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四、信息匹配7.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中间(zhōng zhòng)几个(jī jǐ)中奖(zhōng zhòng)几乎(jī jǐ)处罚(chǔ chù) 背诵(bèi bēi)到处(chǔ chù) 背包(bèi bēi) 五、现代文阅读阅读直通车。尊重卑微 ①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的故事。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 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在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⑤(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⑥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呢?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呢? 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8.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9.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0.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第④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_____”这一句相照应。 (2)在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1.虎求百鲁而食之( )A.设法得到 B.恳求,乞助C.需要 D.寻找12.天帝使我长百兽( )A.替,让 B.出使 C.派,差遣 D.用13.天帝使我长百兽( )A.管理,治理 B.生长,发育 C.增加 D.排行第一14.兽见之皆走( )A.失去原样 B.跑,奔跑 C.通过 D.走路,步行15.“狐假虎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16.百鲁看见老虎和狐狸皆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17.这篇寓言故事讽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七、书面表达18.表达与交流同学们,在你们的周围肯定有许多美丽的景物:公园、街道、田野、果园、小河……请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物写下来。可以学习课文的写法,围绕一个意思写出景物的特点。注意要有一定的顺序,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1.芦 绸 闩 慌 敌
铅 愣 指 胳膊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不知秋思落谁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热血 要留清白在人间 3.细致观察 选用典型事例 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 周围人的反应 4.(1)深蓝的 一轮金黄的 一望无际 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 尽力地 (2) 捕鸟 看瓜刺猹 捡贝壳 看跳鱼儿 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 5.雨 舟 悬 峭 囫 囵 蔼 亲 恍 悟 德 望 寝 安 冠 戴 6.你的师傅在家吗 不在家 你的师傅到哪儿去了 在哪儿采药 7.zhōng√ jǐ√ zhòng√ jī√ chǔ√ bèi√ chù√ bēi√ 8.划去:jí tī9.如果……就…… 不是……而是……10.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蚂蚁如果都单独逃离火海,将无一幸免;“抱成团”以后,外面的蚂蚁可能被火烧死,但里面的蚂蚁就可以活下来。“抱成团”是一种保护措施,所以说是一种“智慧”。 11.D12.C13.A14.B15.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退百兽16.百兽看到狐狸的身后有老虎17.仰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的行为18.范文:美丽的西湖公园今天天气晴朗,我们学校组织了一场去西湖公园的活动。一大早,同学们便背着一袋沉甸甸的美食来到了校门口。同学们都满心期待地等着客车的到来。过了一会儿,客车便到了,同学们一个接一个排队上了车。没一会儿我们便到了秋游的地点——西湖公园。一下车,同学们便排着队到了公园大门前。一进公园,我们就瞧见了一个池塘。池塘里开满粉红色的荷花。荷花上有许多美丽的小蝴蝶,在那里欢快地跳着优美的舞蹈。荷叶上有许多透明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小水珠发出了淡淡的光泽,多么漂亮!再往公园里面走,我看见了一片花丛。花丛中的小野花五颜六色,靠近一闻,就能闻到淡淡的花香。我发现有许多小蜜蜂停留在花朵上,一定是陶醉在这迷人的香气里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到了下午我们就得回去了。我永远都忘不了那美丽的荷花和那令人陶醉的花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暑假预热——小升初语文练习试题(十九),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书写,填空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预热——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小升初语文试题(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填空题,语言表达,信息匹配,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预热——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小升初语文试题(六),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填空题,语言表达,信息匹配,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