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3.1.1 一元一次方程(1) 课时第一课时课 型 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基础较好,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有较好的接受能力,学生能够较为有条理的思考.学生在小学时初步学习了方程的定义,通过前一章整式的学习,能够判断多项式的项系数和次数,对认识方程有了很好的铺垫,只需要把方程、多项式的项的系数和次数合理的加以利用和约束便会得到方程。 学法指导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法上,极力倡导了新课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创设情境,使数学回到生活,鼓励学生思考,探索情境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学生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后,理解学习方程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修改意见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彬,我能猜出你年龄。你的年龄乘2减5得数是多少? 21 他怎么知道的我年龄是13岁的呢? 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进一步回顾掌握小学已学过的方程的概念和列方程。也为下面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建构做好准备,引出课题1.学生用已有知识列算式和方程完成2.鼓励学生观察、归纳自我建构新的概念--方程 1.学生不能正确的找出等量关系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 利用这个问题让学生找等量关系,为下面作铺垫,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学生成果展示: 先鼓励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进行适当的讲解。 观察你所列的方程,这些方程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在老师帮助下能完成 老师总结补充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再一次让学生感觉方程的优越,提高学生主动利用方程的意识。 三.新课学习在学生对概念有了初步的印象后,紧接着给出几个式子让学生判断,为的是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对概念的认识。练习有梯度、有层次。最后总结提出: 在原有方程概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观察、归纳自我建构新的概念—— 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定义不完整 通过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学一学 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正确打“√”,错误打“x ”. (1) 1+2=3 (2) 1+2x=4 (3) x+1-3 (4) x+2≥1 (5) x+y=2 (6) x2-1=0 小组间交流.完成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说说你判断的原因 根据上面所判断的方程很容易找到其中的共同点,从而能顺利的引出方程的概念,进而乘胜追击,给出梯度问题,判断给出的是否是方程,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引起学生对方程要素的有意注意,加深学生的印象。。 五.做一做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 (1)-2+5=3 (2) 3χ-1=0 (3)y=3 (4) χ+y=2 (5) 2χ2-5χ+1=0 (6) χy-1=0 (7) 2m -n (8) S=πr 2 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方程的思想可以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设计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进而达到本课情感升华。六.情景引入:教师提出教科书第79页的问题,同时出下图: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2、从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问题1: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湖的距离吗 通过对这道题的探索得出来列方程的一般步骤: 七.读一读,理解一下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列算式:只用已知的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可用已知数和未知数,表示相等的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你们是怎么得到的? 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学生能说出该方程的解教师都应给予积极的鼓励。) 八.练习(1) 列式表示:① 比a小9的数; ② x的2倍与3的和; ③ 5与y的差的一半; ④ a与b的7倍的和 (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1) 12与x的差等于x的2倍; (2)x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 1、根据下列条件,用式表示问题的结果: (1) 一打铅笔有12支,m打铅笔有多少支? (2) 某班有a名学生,要求平均每人展出4枚邮票,实际展出的邮标量比要求数多了15枚,问该班共展出多少枚邮票? 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小青家3月份收入a元,生活费花去了三分之一,还剩2400元,求三月份的收入。独立完成 九.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2.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3.1.1 一元一次方程定义: 例题: 练习题:步骤:参考书目及推荐资料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探究,例题讲解,集疑解难,达标检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过程, 我探究,我思考,我思考,我快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