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共5页。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课时第1课时课 型新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用合并解一元一次方程了解如何通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习分析问题找到相等关系并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和并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到式子变形的转化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合并”,体会到古老的代数书的“对消”和“还愿”的思想,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学重点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用合并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情分析 学法指导学习本节应了解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指的就是“合并”和“移项”,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在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中能熟练准确地合并和移项. 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列出方程 二.尝试合作探究新知 三.基础训练,巩固应用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一、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从学生易于接受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发表见解,与同伴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由问题1入手解决问题方法.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 台.可以表示出:去年购买计算机 台, 今年购买计算机___________台。这三个量之间有升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教师与同学一起进行分析 二、1、 思考:方程x+2x+4x=140的一边只含有未知数项,另一边又常数项,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2、 观察:上面方程的怎样变形.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x+2x+4x=140 合并 7x=140 系数化为1 x=20 三、1、练习(1)2x+3x=15 (2)3x-5x=12(3)3x+3-2x=7 (4)(5) 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四、1、思考:合并的根据是什么?上面解方程“合并”起了什么作用?2、小结: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课本第93页习题3.2第1题一、学生首先分析问题,找出三年购买数量之间的关系。发表见解,与同伴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下一步列出方程准备 学生讨论找出列方程的条件,思考后回答“总量等于各部分的和 二、学生分小组讨论明确“合并”是解方程的基本思想及方法. 三、学生实际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对于不准确的地方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 四、教师与同学一起进行分析起到“合作者”的作用师生共同小结 2.学生回答,应用所学乘法的运算律是合并的根据,依据等式的性质化系数为1,从而得出方程的解. 3,会出现计算不准确的学生 对于更多的实际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学生对剖析数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能力的训练。 板书设计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列方程的步骤:①设未知数 ②找等量关系③列方程参考书目及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及反思,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新知讲解,再探新知,巩固新知,你能行!,当堂反馈,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