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册(人教版最全版本练习册)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册(人教版最全版本练习册),共26页。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 实验日期__月__日
实验名称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仪器:酒精灯、铁架台、大试管、单孔塞、乳胶管、水槽、玻璃弯管、集气瓶、玻璃片、药匙、火柴、坩埚钳
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细铁丝、澄清石灰水、木炭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制取氧气
(1)连接装置:拿一个干燥洁净的大试管,塞上一个带导气管的单孔橡皮塞。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入药品:打开塞子,在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用带有导气管的单
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4)固定装置:将装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5)将两个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再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6)收集气体
(7)先使导管离开水槽
(8)然后熄灭酒精灯
2.氧气的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用坩埚钳夹取一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由瓶口缓慢向下擦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2)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点燃系在螺旋状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由瓶口缓慢向下插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3.实验后的整理工作:
仪器洗干净放好,把其它用品复位,并擦干净实验台。
导气管口有 冒出,松开手后导气管内形成一段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注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比例为3:1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加热时应先 ,再 。
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能、不能)开始收集,为什么?
当导管口有 冒出时开始收集。
当瓶口有 冒出时证明氧气集满。
(7)和(8)不能颠倒,防止
木炭颜色: ;
红热的木炭应
伸入到集气瓶中,原因是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现象:
;
木炭在氧气瓶中燃烧时的现象: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剧烈的原因是
。
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
木炭燃烧后的生成物是: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铁丝的色态: 。
火柴的作用: ;
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
集气瓶中预留少量水的原因是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
;
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评语
问题与交流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原地哪些?
3.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 实验日期__月__日
实验名称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1.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方法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仪器:烧杯、铁架台、试管、试管夹、单孔塞、乳胶管、量筒、玻璃弯管、集气瓶、玻璃片、酒精灯、火柴、木条
药品:大理石、稀盐酸、石蕊溶液、澄清石灰水、蜡烛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 ____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制取二氧化碳
(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取药品。在锥形瓶里放几小块石灰石,然后小心地注入适量稀盐酸,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瓶口。
2.二氧化碳的性质
(1)检验: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
另一名同学同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验满: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2)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水,然后滴入几滴石蕊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通入二氧化碳,与另一支对比。
(3)一名同学将通有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4)点燃烧杯内中的阶梯蜡烛,拿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内慢慢倾倒二氧化碳。
3.实验后的整理工作:
仪器洗干净放好,把其它用品复位,并擦干净实验台。
导气管口有 冒出,松开手后导气管内形成一段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瓶内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是 色气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导管应接近集气瓶底部。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 。
澄清石灰水变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木条火焰 ,则已集满。
通入二氧化碳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试管外壁的水要擦干,试管口不能朝有人的方向,加热时要预热,沸腾后应停止加热。
红色石蕊试液变回 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蜡烛点燃后立即倾倒二氧化碳。
蜡烛火焰 。
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 ;二氧化碳既不能 又不能 。
评语
问题与交流
1.在实验室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与同学交流。
2.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请试一试。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 实验日期__月__日
实验名称 燃烧的条件
实验目的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用品 仪器: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角架、。
药品: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
2.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下图所示分开放在一块薄
铜片的两
侧,加热
铜片的中
部,观察。
3.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氧气(或空气)。
你的实验设计方案是:
4.实验后的整理工作:
仪器洗干净放好,把其它用品复位,并擦干净实验台。
蘸有酒精的棉花______;蘸有水的棉花_______。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
观察到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
乒乓球片_______,滤纸片_________。
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 _____。
评语
问题与交流
1.上述实验步骤1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原因吗?
2.如果将实验2(2)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 实验日期__月__日
实验名称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 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电池、
导线、火柴、小灯泡
药品: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黄铜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 __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2)采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3)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或导热性、延展性):将铁丝接入电路,打开电源;对铁条的一头加热,过一会儿,触摸另一头。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
(2)向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镁条、铝片、锌粒、铁片、铜片,然后分别加入5mL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3)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3.实验后的整理工作:
仪器洗干净放好,把其它用品复位,并擦干净实验台。
大部分金属具有 。
不同金属硬度 (“相同”或“不同”),合金比其组分纯金属的硬度 (“大”或“小”)。
电路中的灯泡 (“亮”或“不亮”), 金属具有 性;
另一头 ,金属具有 性。
铜片颜色变化 ;
大部分金属能和 的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
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 不和酸反应;
部分金属能和 的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
化学反应方程式: ;
;
; 。
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是 ;
证明:金属和 的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
;
; 。
评语
问题与交流
1.铁是银白色金属。在上述实验中,你观察到的铁片和铁粉是什么颜色的?你有什么问题?查阅资料,与同学交流。
2.通过上述实验可总结出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具体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 实验日期__月__日
实验名称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 1.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实验用品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
胶头滴管
药品:氯化钠、蒸馏水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计算: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 g/cm3),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④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2.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 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①计算: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
③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3.装瓶贴标签
把配制好的上述两种氯化钠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
4.实验后的整理工作:
仪器洗干净放好,把其它用品复位,并擦干净实验台。
需氯化钠 g;水 g。
称量前应先调节 ,称量时托盘两边各放一张 ,食盐放在 盘,游码置于
刻度处,所加砝码质量为 g。
视线应与 保持水平
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
6%的氯化钠溶液 g(体积约 mL);水 g。
标签(应包括 和 )
评语
问题与交流
1.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2.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什么?
3.准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请举例说明。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 实验日期__月__日
实验名称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用品 仪器:点滴板、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蒸发皿
药品: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稀盐酸、稀硫酸、
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钙粉末、生锈的铁打、pH试纸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与指示剂的作用
参考下图进行实验,比较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2. 与酸的反应
取两个生锈的铁打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
3. 与盐的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4.酸、碱中和反应
(1)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震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取该无色溶液约1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现象。
(2)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然后各加入1mL水,震荡;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向另一支试管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6.实验后的整理工作:
仪器洗干净放好,把其它用品复位,并擦干净实验台。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 色,遇碱变 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变 色,遇碱变 色
铁钉表面的锈 ,液体变为 色,后取出的铁钉与酸反应产生 ,铁钉逐渐溶解、变细。
化学方程式为: ;
。
先生成 色沉淀,后沉淀 。
化学方程式为: ;
。
溶液由 色变为 色,后又变为 色;蒸干后得到 色 体 。
化学方程式为: ;
。
它的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 ,
加水的试管中 ,
加稀盐酸的试管中 。
化学方程式为: 。
评语
问题与交流
通过实验步骤5,可以验证氢氧化钙的哪些性质?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 实验日期__月__日
实验名称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用品 仪器: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纱布
药品:蒸馏水、酒精、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PH试纸、紫包菜叶、玫瑰花瓣、土壤样品
你还需要的实验室用品:
你还需要的生活用品: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自制酸碱指示剂:
将紫包菜叶、玫瑰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出来或者挤出。用试剂瓶装好待用。
2. 选择实验室或生活中的几种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1)分别用酚酞溶液和石蕊溶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 试验自制的指示剂在用液中的颜色变化。
3. 用pH试纸测定土壤样品的酸碱度
步骤:取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用pH试纸测定酸碱度。土壤溶液的pH= 。
4.实验后的整理工作:
仪器洗干净放好,把其它用品复位,并擦干净实验台。
指示剂(汁液)
在不同溶液中颜色的变化
食醋
石灰水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选择的溶液
加入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加入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溶液的酸碱性
PH
加入自制指示剂后的颜色变化
评语
问题与交流
1.你自制的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效果如何?了解其他同学自制的指示剂的检验效果,哪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成的指示剂检验效果好?
2. 归纳自制的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情况,与同学交流。
酸性
碱性
紫包菜叶汁
紫红色
黄绿色
玫瑰花瓣汁
红色
黄色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 实验日期__月__日
实验名称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 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实验用品 仪器: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10mL)、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
药品:粗盐、水、火柴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溶解:
(1)在托盘天平上称取5.0g粗盐
(2)用量取10ml水
(3)把水倒入烧杯中, 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4)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 过滤:
(1)准备过滤装置
(2)进行过滤操作
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3. 蒸发:
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4. 计算精盐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计算精盐的产率。
5.实验后的整理工作:
仪器洗干净放好,把其它用品复位,并擦干净实验台。
固体粗盐呈 色,粗盐中含 , 粗盐水呈 (浑 浊或透明)状态。
玻璃棒的作用是
称取粗盐 5.0 g
剩余粗盐 g
溶解粗盐 g
一贴: ;
二低: ;
;
三靠: ;
;
。
滤纸上剩余物的颜色 ,
滤液的颜色 。
结论 。
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如何处理?
当蒸发到一定程度时,蒸发皿中有
析出。蒸发得到的固体为 色。
蒸发皿中得到的固体主要成份是 。
玻璃棒的作用是
当 时停止加热。
玻璃棒的作用是
溶解粗盐∕g
精盐∕g
精盐产率∕﹪
评语
问题与交流
1. 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
2. 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考虑到粗盐的来源,你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判断。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3 水的组成优质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氢气的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拉瓦锡,水的电解实验,均有气泡产生,水位下降较慢,水位下降较快,木条燃烧更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完美版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神奇的“生命吸管”,硬水和软水,你知道吗,硬水的危害,浪费燃料可能引起爆炸,浪费肥皂衣服变硬,软水的检验,硬水的软化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典例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完美版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野外,寻找水源,水的净化,净化水的方法沉淀,可溶的杂质,不溶的杂质,1静置沉淀,沉淀法,2吸附沉淀,絮凝剂明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