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_声现象》2020年单元测试卷(1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_声现象》2020年单元测试卷(10)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_声现象》2020年单元测试卷(10)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_声现象》2020年单元测试卷(10)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如图所示,小明按a、b姿势站立时,请同伴用铅笔分别以同样大小的力敲击衣架听声音。小明设计这个实验是主要是用来探究( )

    A.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B.声音的响度与力的关系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 人能分辨出分别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的乐曲《二泉映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调不同D.节奏不同

    3. 分贝是计量什么的单位( )
    A.音调的高低B.响度的强弱C.音色的好坏D.频率的大小

    4.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B.“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5. 如图,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6. 如图所示,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7. 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C.摩托车装消音器
    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8. 下列属于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 )
    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
    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
    D.如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产生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

    9. 甲同学比乙同学发言的声音要洪亮一些,这是因为( )
    A.甲的声带振动快B.甲的声带振动慢
    C.甲的声带振幅大D.乙的声带振幅大

    10. 在图所示的波形中,能反映是同种乐器演奏,但声音响度不同的是( )

    A.甲和乙B.乙和丁C.甲和丙D.丙和丁

    11. 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12. 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B.
    C.D.

    13. 在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这是因为( )
    A.回声被学生挡住了
    B.根本就没有回声
    C.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到0.1s
    D.声音分散传出去,回声太小,听不出

    14. 董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一不小心将手指甲刮到黑板,发出了非常刺耳的声音。这种声音刺耳是因为声音的( )
    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差D.速度快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 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2.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至________之间。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________的声波叫超声波,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

    3.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吹出“1,2,3,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________。如果用金属棒打击瓶子,也刚好能打击出“1,2,3,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节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________。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 某中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吗?”进行探究,设计并进行了实验,用到的器材有:耐高温的广口玻瓶或烧瓶、密封盖、小铃、细铁丝或棉线。如图所示:

    (1)将瓶口紧密封盖,摇动小铃,________听到铃声。(填“能”或“不能”)

    (2)对烧瓶加热,密封瓶盖与瓶口间稍有空隙,经过一段时间,拧紧瓶盖并停止加热。冷却后,瓶内近似真空状态,再摇动小铃,比较听到的两次铃声的变化,可知________。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象。

    (2)请你根据所作图象找出温度为15​∘C时声速为________m/s。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

    3. 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如图)。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 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装有声呐,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2.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请计算要能区别自己的叫声和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距离悬崖多少米?

    3. 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8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声现象》2020年单元测试卷(10)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
    【答案】
    C
    【考点】
    声速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并且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解答】
    小明以a姿势拿着衣架,敲击衣架后能够听到声音,此时声音是从空气传入人耳的,说明气体可以传播声音;b姿势把绳子缠绕在手指上,然后用手指堵住耳朵,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衣架,仍然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所以,该实验主要是用来探究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B选项,由于敲打的力一样,响度相同,所以不能够判断响度与力的关系。
    2.
    【答案】
    B
    【考点】
    音色
    【解析】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
    【解答】
    因为二胡和小提琴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它们产生的音色不同,所以是根据音色分辨出的。
    3.
    【答案】
    B
    【考点】
    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解析】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理想的安静环境。
    【解答】
    A、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频率,频率影响音调的高低。不符合题意。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符合题意。
    C、音色的好坏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不符合题意。
    D、频率的大小用Hz表示,不符合题意。
    4.
    【答案】
    A
    【考点】
    音色
    声与能量
    声音的传播条件
    回声及其应用
    【解析】
    (1)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2)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
    (3)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的是回声现象。故A错误。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来分辨的。故B正确。
    C、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C正确。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
    5.
    【答案】
    B
    【考点】
    声音的产生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
    【解答】
    解: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
    当把悬挂的泡沫塑料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泡沫塑料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泡沫塑料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
    故选:B.
    6.
    【答案】
    B
    【考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
    声与能量
    响度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1)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2)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的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超声波;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解答】
    A、声音具有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高达150dB,是人耳能够听到的,而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7.
    【答案】
    D
    【考点】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解析】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解答】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增大了声音的响度,不符合题意;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振幅不一样,声音的响度不一样,不符合题意;
    C、摩托车上装消音器,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不符合题意;
    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
    8.
    【答案】
    C
    【考点】
    声与信息
    【解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根据所积累的生活中的实例回答此题。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解答】
    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
    B、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的微小部件,说明声传递能量;故B错误;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
    D、声波加湿器的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说明声传递能量;故D错误。
    9.
    【答案】
    C
    【考点】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甲同学比乙同学发言的声音要洪亮一些,这是因为甲的声带振幅大,因此响度大。
    10.
    【答案】
    C
    【考点】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
    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
    【解答】
    如图可知,甲、丙的波形相同,所以是同种乐器演奏,相同时间内,甲、丙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但甲、丙偏离原位置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乙和丁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声体不同,故不是同种乐器演奏。
    11.
    【答案】
    C
    【考点】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甲、乙的波形特点是: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次数相同,说明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波偏离平衡位置幅度也相同,则响度也相同,两列波的形状不同反映了波的音色不同.
    故选C.
    12.
    【答案】
    B
    【考点】
    回声及其应用
    【解析】
    回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s=vt计算距离。
    【解答】
    根据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0.30s>0.16s>0.14s,所以sA=sC=sE>sB>SD,故B符合题意。
    13.
    【答案】
    C
    【考点】
    回声及其应用
    【解析】
    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如果小于0.1s,原声和回声混合在一起,人耳不能分开。
    【解答】
    声音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教师周围四壁同样会反射声音,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但是由于距离比较短,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到0.1s,人耳无法分辨原声和回声。故ABD错误、C正确。
    14.
    【答案】
    B
    【考点】
    音调
    【解析】
    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
    【解答】
    “声音刺耳”是指声音比较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
    【答案】
    回声
    【考点】
    回声及其应用
    【解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能加强原声。
    【解答】
    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回声的音效效果。
    2.
    【答案】
    20Hz,20000Hz,超过20000Hz,低于20Hz
    【考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解答】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20000Hz之间,叫做可听声;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超过20000Hz的叫超声波。
    3.
    【答案】
    (1)、(2)、(3)、(4),(4)、(3)、(2)、(1)
    【考点】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解析】
    用嘴向瓶内吹气发声,靠的是瓶内空气柱的振动,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在振动,根据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结合水位的不同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①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故“1,2,3,4”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1)、(2)、(3)、(4);
    ②当用金属棒打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在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子与水柱越难振动,振动的频率越来越低,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低,故“1,2,3,4”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4)、(3)、(2)、(1);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
    【答案】

    铃声变小
    声音传播需要依靠介质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2)根据两次铃声的变化可得出结论。
    【解答】
    拧紧瓶盖,摇动铃铛,因瓶内有空气,声音可以传播,所以能听到声音;
    瓶内接近真空后,没有了声音传播的介质,在摇动铃铛时,并与前一次的声音进行比较;从小铃铛的声音变小可以推测,当瓶中是真空时,将听不到铃声了。
    由此可知,此实验的结论是:声音传播需要依靠介质;
    故答案为:能;铃声变小;声音传播需要依靠介质。
    2.
    【答案】
    339
    在低温的环境下,声速小。
    【考点】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解析】
    (1)采用描点法画出图象;
    (2)分析表格数据,找出声音的速度随温度变化规律。在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越低,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小,因为飞机是超音速飞行,且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所以在温度更低的情况下实验容易成功。
    【解答】
    采用描点法画出图象如下图:
    当空气温度每升高10​∘C,声音的速度升高6m/s,因此当空气温度每升高5​∘C,声音的速度升高3m/s。现在空气的温度为10​∘C,声音的速度为336m/s。所以当空气的温度为15​∘C,声音的速度变为339m/s。
    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飞机是超音速飞行,声速越低越容易成功,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越低,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小,所以在低温环境下试验更容易成功。
    3.
    【答案】
    乒乓球被弹起,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考点】
    声音的产生
    【解析】
    (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用小球被弹开的角度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解答】
    通过实验发现,用小槌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乒乓球会被弹起一定的角度,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将微小振动放大,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
    【答案】
    这里的水深为600m.
    【考点】
    回声及其应用
    【解析】
    先算出声音从水面传到水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st就可求出这里水的深度.
    【解答】
    解:由题可知,v声=1500m/s,声音从水面传到水底的时间为t=12×0.8s=0.4s,
    那么这里的水深为S=v声t=1500m/s×0.4s=600m,
    2.
    【答案】
    至少要距离障碍物17m。
    【考点】
    回声及其应用
    【解析】
    根据声音传播来回的时间,算出声音从发出到高墙的时间t,用公式s=vt算出人到高墙多远不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
    【解答】
    一个人要想从听觉上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声音来回传播需用时间至少0.1s,则自己的叫声从发出到障碍物需用时间t=0.1s2=0.05s,
    由v=st得人至少要离障碍物距离:
    s=vt=340m/s×0.05s=17m。
    3.
    【答案】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20m/s。
    【考点】
    回声及其应用
    【解析】
    声音传播的距离等于鸣笛时汽车到山崖距离的2倍减去汽车行驶的距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声音传播的时间;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80m所用时间相同,最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行驶速度。
    【解答】
    设鸣笛时汽车到山崖距离为s,
    则2s=s声音+s车,
    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音=2s−s车=2×700m−80m=1320m,
    ∵ v=st,
    ∴ 声音传播的时间(即车行驶的时间):
    t=sv=1320m330m/s=4s,
    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
    v车=st=80m4s=20m/s。空气温度/​∘C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相关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练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有关声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