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题3 元素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课题3 元素教课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核电荷数或质子数,KCl,ClO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元素的种类都不变,物质的种类一定变,找字的偏旁的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以上的“钙”、“锌” 指的是什么?
1、记住元素的概念2、记住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3、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4、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5、了解元素周期表反馈的信息。
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
你能总结出元素的定义吗?
问题:区分钙元素和锌元素关键看什么?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因此,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 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把核电荷数为8(即质子数为8)的所有的氧原子
氧气、水、二氧化碳、氧化汞中都有氧元素
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判断某两个原子是否为同种元素的依据是什么?
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元素相同
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元素不同
元素 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 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例:K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
KMnO4是由一个钾元素、一个锰元素、四个氧元素组成
描述分子由原子构成或某些物质由原子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也不变。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水由什么组成?水由什么构成?而水分子由什么构成?
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思考: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了吗?元素变化了吗?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问题:某物质隔绝空气加热后,生成氧气和氯化钾,从而推断该化合物含有哪些元素?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海水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生物细胞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钅”字旁,(汞除外,俗称“水银”)
② (“氵”字旁)液态
③( “气”字头)气态
历史上,道尔顿曾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如图所示。但由于后来发现的元素越来越多,符号设计越来越复杂,不便于记忆和书写,故未能被广泛采用。
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拉丁文
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O C H N S
氧 碳 氢 氮 硫
Fe Cu Al Mg Hg
铁 铜 铝 镁 汞
部分元素符号有三个意义:
(1)元素符号N、Cu、Ne、C表示的意义?
7.思考 下列符号的意义
元素符号前面有系数,就只表示微粒个数!只表示微观意义
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
(2)符号H、2H表示的意义?
注意:元素符号前有数字只表示微观的意义(几个某原子),不表示宏观意义(某元素)。
这个神奇的梦发生在1869年2月,它关系到化学王国的宪法——元素周期律。在当时,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63种元素,如此众多的元素使得科学家不可避免地要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自然界是否存在某种规律,使各种元素能够井然有序、分门别类、各得其所呢?35岁的化学教授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1907)也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极度疲倦中,他进入了梦乡。睡梦中,他看到了一张表,元素们纷纷落在了合适的格子里。醒来后他立刻记下了这张表的设计理念,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门捷列夫在他的表里为未知元素预留了空位,后来,很快就有新元素陆续被发现,填充了这些空位!而且,这些元素表现出的各种性质与他的预言惊人地吻合。
学习主题 三 元素周期表 【问题导引】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元素是根据什么规律进行排列的?其中每个单元格包含了哪些信息?1.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_________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
1、元素周期表上分两大区域
7个横行就是7个周期。
思考?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有哪些?
1、元素的概念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2、元素符号的书写3、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4、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典例】稀土元素在科技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约占世界稀土资源的80%左右。如图为稀土元素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一个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0C.一个镱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70D.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3.0 g
关于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铝、空气五种物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含有氧元素C.都是纯净物 D.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解析】选B。氧气、空气中含有氧分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铝中没有氧分子;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铝、空气五种物质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氧元素;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氧化铝是由氧元素和铝元素组成的,其中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下列关于水(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C.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解析】选D。水里含有很多氢原子和氧原子,只是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A错;水是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其中没有氢分子,故B错;元素属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C错。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正确。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解析】选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所以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故选D。
2.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解析】选C。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物质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
3.二氧化碳是由 和 组成的,共有 种元素;4.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共有 种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 个原子。5.过氧化氢(H2O2)是由 和 组成的,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 和2个氧 。
6、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7.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按质量计,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 B.硅 C.氧 D.铁【解析】选C。地壳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排列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故选C。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符号是CO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g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D.该元素原子核带27个单位负电荷
9. 根据下列3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C.①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10.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写出符号表示的意义。(1)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________。(2)1个铁原子________。(3)Cl表示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4)2N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是碳元素;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和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面添加数字仅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答案:(1)C (2)Fe (3)①氯元素 ②一个氯原子 (4)2个氮原子
11.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线中绝大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层里所含的臭氧(O3),从宏观组成来看它是由________组成的,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从微观结构来看,臭氧由________构成,1个O3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臭氧和氧气混合,其中含有____种元素,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原因是从宏观组成来看,其中含________;从微观结构来看,其中含________。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___判断不正确。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1)、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元素是宏观概念,原子是微观概念 4、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2)、元素符号 1、书写规则 2、含义(宏观和微观含义) (3)、元素分类 (4)、元素周期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题3元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氧化汞,HgO,氧原子,H2O,CO2,二氧化碳,原因分析,特别提醒,思考交流,说一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评课课件ppt,共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