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776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776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776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1)
展开
这是一份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1),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考点分析,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知道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力的概念、单位及力的三要素。
2. 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概念,并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会选择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4.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现象,并会用其解释有关现象。
5.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平衡状态的判定,并会利用二力平衡分析问题。
6. 知道弹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7. 理解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8. 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的作用,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9. 知道定、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组装滑轮组。
二、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正确画好力臂,确定滑轮组省力情况,设计滑轮组.
三、考点分析:
知识点一:运动和力
例1. 乙、丙三辆车行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道上,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东运动,看到丙车向西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向西运动,则甲、乙、丙三辆车的运动状态分别是怎样的?
解析:题目问甲、乙、丙三辆车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它们均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我们应先分析题目中的条件“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向西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是静止的,“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向西运动”,说明以树为参照物丙车是向东运动的。“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向西运动”则说明甲车是向东运动,且比丙车运动得快些,即V甲>V丙。“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东运动,看到丙车向西运动。”说明乙车也向东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
答案:甲、乙、丙三辆车都向东运动,且V甲>V乙>V丙。
例2. 小明的家与学校之间有一座山,他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有五分之二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36分钟,如果小明上坡行走速度不变,下坡行走速度也不变,而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三分之二。那么小明放学回家要走多长时间?
解法一:设小明家与学校之间路程为s,下坡行走速度为v,则上坡行走速度为。依据题意有:
联立①②式,将t上=36分钟代入解得t放=39分钟
解法二:采用特殊值法。设从家到坡顶的路程为2,从坡顶到学校的路程为3,设上坡的速度为2,下坡的速度为3,则
将t上=36分钟代入上式得
t放=39分钟
例3. 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 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 以上三种可能都有
解析:原来小球受绳子拉力作用在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在光滑水平方向上就不再受到力了,因此小球将保持绳断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而运动。
答案:B
例4. 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当力F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将( )
A. 大小不变 B. 越来越慢 C. 越来越快 D. 无法判定
解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重力、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水平拉力。显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则它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而做加速直线运动。若水平拉力F减小,但因F的方向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因此物体仍做加速直线运动,只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没有原来大而已,但并不因为拉力F减小,物体的运动速度就减慢。故正确答案选C
例5. 一根电线下吊着一盏灯,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 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B. 灯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
C. 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的重力 D. 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地球的吸引力
解析:二力必须满足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四个条件才能平衡,缺一不可。选项A中二力不共体,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选项B中二力不共体而且是同方向;选项D中二力也不共体,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例6.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B. 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时有惯性,运动状态改变时没有惯性
C. 物体不受力时有惯性,物体受力时没有惯性
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解析: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基本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惯性,故D对。
答案:D。
例7. 向前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站立在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 )
A. 乘客受到惯性作用
B. 乘客受到惯力作用
C. 乘客具有惯性
D. 乘客受到向前的冲力
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力是外界对物体施加的影响,因为惯性不是力,所以既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作用,也不能说物体受到惯力或冲力作用,因为在这里找不到惯力或冲力的施力物体,故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方法点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与惯性相关的问题。例如:人在跑步时,若脚突然被石头绊了一下,人会向前摔倒。这是因为人在向前跑动时,身体随脚一起向前运动,当脚绊到石头时,脚因受到石头阻挡的作用而突然改变了运动状态,由运动变为静止;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要向前倾倒。
分析惯性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状态改变情况→惯性表现。
例8. 如图所示,铁块A重10N,画出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我们在作图时不管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我们重力的方向都不能画错。正确答案如图所示。
例9.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石块用细绳悬挂后静止在半空中,分析石块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各力的大小、方向如何?
解析:取石块为研究对象,因石块与地球和细绳之间有相互作用,所以石块受重力G和拉力F两个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因石块静止,故其所受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合力为零。根据G=mg可求得石块所受的重力为G=2kg×9.8N/kg=19.6N,方向竖直向下;拉力F=G=19.6N,方向竖直向上。
方法点拨: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将受力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顺序是先分析重力,再分析其他的力。然后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因其所受的合力为零,可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及已知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注意:1、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下图);2、有力的作用的物体之间不一定相互接触。例如:两个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实验,通过观察可发现,尽管它们之间并不接触,但两者之间仍会有力的作用;再如,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但物体并不都贴在地面上。
例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B. 没有物体就一定不会有力的作用
C. 必须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
D. 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解析: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因而离开了物体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正确选项为B。地球对物体,磁铁对铁质物体的吸引力都可在不接触的情况下产生,A选项错。判断物体间是否有力的作用,不是看它们是否接触,而是判断它们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依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在没受力的情况下也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我们周围静止的物体都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因此,C、D选项错。
例11. 如图所示,用力F将重为10N的物体A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当压力F由10N增大到30N时,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物体A在压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A与墙壁间的摩擦是静摩擦。在竖直方向上,物体A受到重力G与摩擦力的作用,且当压力F增大时,只是墙壁对物体A的支持力增大,因为物体所受重力G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
解答:不变
例12. 如图所示. 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华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块运动过程中。
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于木块受到的重力
B.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C. 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平衡,拉力等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水平桌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没变,所以摩擦力不变;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
解答:B
小结: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例13. 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受10N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a),那么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若将物块B取下与物块A并列放置,再使它们一起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b),那么此时需要的水平推力为___________N。
答案:0,10
例14. 一质量为2吨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为车重的0.15倍,求:汽车的牵引力的大小是多少?
解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处于平衡状态,说明汽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G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N;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f和牵引力F。题中已经告诉我们汽车的质量m及摩擦力f为车重的0.15倍。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要求汽车的牵引力F,就要知道摩擦力f的大小,要求摩擦力f,只要求出重力G的大小即可。
已知:m = 2T = 2×103㎏,g = 9.8N/㎏,
求:F
解:汽车的重力G = mg = 2×103㎏×9.8N/㎏ = 1.96×104N
由题意可得:f = 0.15G = 0.15× 1.96×104N = 2.94×103N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汽车的牵引力F与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F = 2.94×103N
答:汽车的牵引力为2.94×103N。
知识点二:力和机械
例15.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画出图中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 点最小的力。
解析:关于杠杆这部分内容中的画图题是比较简单的内容,但部分同学在做题的时候可能会掉以轻心,本题中的最小的力就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答案:如图所示。
例16. 如图所示,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我们把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如果动力臂比阻力臂长,就是省力杠杆;如果动力臂比阻力臂短,就是费力杠杆;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就是等臂杠杆。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选C
例17. 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绕线,从使匀速提升重物G时最省力。
解析:在绕制滑轮组时,由于绳子受力后会绷紧,所以绕线时必须将表示绳子的线画成切线。该题目要求画出最省力的绕法,根据“奇动偶定”(当绳子的段数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当绳子的段数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的原则,绕法如下图所示。
1. 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状态改变情况→惯性表现。
2.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应将受力物体作为研究对象。
3.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有力的作用的物体之间不一定相互接触
4. 杠杆这部分内容中的画图题是比较简单的内容,但在画图时不能轻视。
5. 在绕制滑轮组时,由于绳子受力后会绷紧,所以绕线时必须将表示绳子的线画成切线。
6. 力和运动的关系图: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是( )
2. 下图中的几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的场面。下面是李明对该比赛情景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仍然受到重力和脚的踢力
B. 投篮时,篮球脱手后在空中下降的过程中,福娃对篮球不再做功
C. 击出的羽毛球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
D. 用桨向后划水,皮划艇会前进,这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用手推铅球,若忽略空气阻力,则铅球离开手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
A. 只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 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C. 同时受到推力和重力的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 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现象。由此可判断( )
A. 小车突然加速运动B. 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C. 小车保持匀速运动D. 小车可能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5. 如图所示,一小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
A. 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6. 分别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滑到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该实验可以反驳下列说法中的哪一条( )
A. 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缓得就越慢
B. 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
C. 小车受到力的作用就运动,不受到力的作用就不运动
D. 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7. 2018年5月7日晚上,在杭州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三位青年在杭州文二西路上飙车,撞死过斑马线的行人,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这是一起由于汽车严重超速行驶造成的交通事故。行驶的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运动,这是因为( )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汽车受到重力的作用
C. 汽车具有内能 D. 汽车具有惯性
8. 北京奥运,举世瞩目,下列有关奥运项目比赛的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回来
B.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一段距离
C. 射击比赛中子弹离开枪膛后继续向前运动
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
9. 小明是一位象棋爱好者,每周必看体育频道的棋类节目。他观察到电视上棋手进行大盘讲解时,那一个个硕大的棋子可以在竖直的棋盘上来回移动,而且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用磁性材料做成的,棋子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
A. 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B. 棋子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它的重力
C. 棋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它的重力D. 棋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它的重力
10. 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40N的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滑轮重可不计)( )
A. 80N B. 40N C. 20N D. 无法判断
1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起重机的起重臂是一个杠杆
B. 省力的机械一定费距离
C. 定滑轮、动滑轮和轮轴都是变形的杠杆
D. 使用轮轴一定省力
二、填空题
1. 踢飞的足球碰到墙壁后,会在墙壁上留下一个圆斑,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球碰到墙壁后又被反弹回来,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 骑自行车的人用力捏闸来刹车,这是用增大___________的方法,使闸皮和钢圈间的摩擦力增大。自行车的轮胎上制有花纹,这是用增大___________的方法使摩擦力增大。
3. 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 的,建筑工人利用这一特点制成了 ,来判断墙壁是否竖直。
4. 一个物重为10牛顿的物体,用绳子把它吊在空中静止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_______牛顿;若物体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_______牛顿;若物体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_______牛顿。
5. 市面上有一种行李箱的底部装有两个小轮子,装轮子的目的是通过________而减小箱子与地面间的摩擦. 有一旅客带有一个质量为20kg的此种行李箱,当旅客拖着行李箱匀速行走时,箱子与地面的摩擦力是20 N,则该旅客的水平拉力是________ N;当旅客上列车时,至少用________ N的力才能将箱子提到列车上.
6. 某同学用10 N的力水平向前推一张重为80 N的桌子,桌子没有移动,则桌子与地面的摩擦力_______10 N,当该同学用30 N的力继续在水平方向推此桌子时,桌子仍没有移动,则桌子与地面的摩擦力_______30 N(填“大于”“小于”“等于”);如果该同学用80 N的力在水平方向推此桌子时,则桌子将________移动(填“有可能”“不可能”).
7. 如图所示是我国选手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女子冰壶比赛中夺冠的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使场地表面的冰 成薄薄的一层水(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 ,从而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速度和方向运动。
8. 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了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常采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如图所示的短跑比赛图景来说明这两种比较方法:
a图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其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为什么要使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滑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实验可以推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__________可省一半力,图____________最费力,图____________和图____________用力大小一样。
三、作图题
1. 如图所示,质量为3 kg的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小球在斜面上滚下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重力,并标出力的大小。
2. 下图所示是一个箱子A在皮带传动装置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箱子受到的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四、实验题:
1.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步骤(a)和(b)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或“B”)
(2)步骤(a)和(c)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或“B”)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4)实验中应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2. 下表是某同学研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时得出的一些数据,其中漏填了几项,请把它补上:
请用描点法画出重力、质量关系的图象:
实验表明:重力和质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重力和质量较精确的比值应为 。
五、计算题:
1. 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0N,用它能否悬挂质量为24kg的物体?(g=10N/kg)
2. 一列火车重1.47×107牛顿,以180千米/时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如果列车受到的阻力是它自重的0.02倍。那么列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如果该列车从广州行驶到深圳需60分钟的时间,则深圳距广州有多远?
一、选择题:
1. B
2. A 解析:踢出去的足球已经离开了脚对它的作用,所以不再受脚的作用力。
3. B 4. B 5. A 6. C 7. D 8. A
9. D 10. C 11. D
二、填空题:
1. 形状 运动方向
2. 压力 粗糙程度
3. 地球的吸引 竖直向下 重垂线
4. 10 10 10
5. 变滑动为滚动 20 196
6. 等于 等于 有可能
7. 熔化 摩擦
8. 运动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路程越长,则其运动的速度越快;运动的路程相同时,运动的时间越短,则其运动的速度越快;
9. (1)是为了确保使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在三种不同材料的表面运动的初始速度相同;
(2)说明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不同,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及光滑程度有关。
10. C B A D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1. A;B;控制变量法;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 从上到下依次为10,2,30;图象略;成正比;9.8N/kg
五、计算题:
1. 不能悬挂,因为物体的重力为240N,大于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2. 294000N,180km。内容和要求
考点细目
出题方式
运动和力
参照物、力、速度的基本概念[来源:学.科.网]
选择、填空、
计算题[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m]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速度的求解与计算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现象
二力平衡问题
重力、弹力问题
摩擦力问题
力和机械
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的区别
选择、填空、
计算题
画力臂
滑轮组省力情况的确定和设计
质量(kg)
重力(N)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
1
10
20
10
3
10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光(1),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声学(1),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 专题复习 教案:物态变化复习(1),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考点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