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48.3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必修48.3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学导引,自主探究,预习测评,答案A,名师点睛,题型一高度问题,典例剖析,题型二角度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仰角和俯角: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锤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如图
高度问题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问题.由于底部不可到达,这类问题不能直接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但常用________计算出建筑物顶部或底部到一个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然后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答案 正弦定理角度问题测量角度就是在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角的________然后求角,再根据需要求所求的角.答案 三角函数值
在湖面上高h m处,测得天空中一朵云的仰角为α,测得云在湖中之影的俯角为β,试求云距湖面的高度.
在△ABC中,已知b=3,c=3,B=30°,求a边用正弦定理简单,还是用余弦定理简单?有什么技巧?提示 用余弦定理简单.由余弦定理b2=a2+c2-2accs B,得整理得a2-9a+18=0,∴a=3或a=6.技巧:当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1)若由已知只求内角,则用正弦定理合适;(2)若由已知只求边,则用余弦定理合适.
如右图所示,D,C,B在地平面同一直线上,DC=10 m,从D,C两地测得A点的仰角分别为30°和45°,则A点离地面的高AB等于 ( ).答案 D
在△ABC中,若a=4,c=3,B=45°,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
如图,已知一小山的高度CD=100米,从山顶看A点的俯角为30°,看B点的俯角为45°,A、B、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则AB=________米.
三角形中的计算三角形中的计算、证明问题用到的公式除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外,常见的公式还有:(1)P=a+b+c(P为三角形的周长);(2)A+B+C=π;
此外还需熟悉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及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特别提示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时要弄清已知条件是什么,从而选取三角形求未知元素,并恰当地选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同时要注意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求高度及角度求高度和夹角一般是构造三角形(最好构造一些特殊的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通过解三角形求出高度或夹角.
在某一山顶观测山下两村庄A、B,测得A的俯角为30°,B为俯角为40°,观测A、B两村庄的视角为50°,已知A、B在同一海平面上且相距1 000米,求山的高度.(精确到1米)
方法点评 把问题抽象概括为在空间解三角形问题,画出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设出未知量可把已知量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中,由正、余弦定理列出方程可解决问题.
甲、乙两人在同一地平面上的不同方向观测20 m高的旗杆,甲观测的仰角为50°,乙观测的仰角为40°,用d1、d2分别表示甲、乙两人离旗杆的距离,那么有 ( ).A.d1>d2 B.d120 m D.d2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第1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1.6 解三角形优秀作业ppt课件,文件包含163解三角形应用举例课件pptx、163解三角形应用举例作业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第4章 §4 8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举例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落实主干知识,测量中的几个有关术语,探究核心题型,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命题点1距离问题,命题点2高度问题,命题点3角度问题,在Rt△DCM中,在Rt△BCD中,∵0C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4章 第7节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课件PPT,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