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四册11.1.1 空间几何体与斜二测画法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了解空间几何体的概念.(重点)
2.了解“斜二测画法”的概念并掌握斜二测画法的步骤.(重点)
3.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一些简单平面图形和常见几何体的直观图.(重点)
4.逆用斜二测画法,找出直观图的原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基础铺垫
空间几何体:生活中的物体都占据着空间的一部分.如果只考虑一个物体占有的空间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这个空间部分通常可抽象为一个几何体。
二、新知探究
1.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
【例1】按图的建系方法,画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ABCDE的直观图.
[思路探究] 按照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步骤画直观图.
[解] 画法:
(1)在图①中作AG⊥x轴于点G,作DH⊥x轴于点H.
(2)在图②中画相应的x′轴与y′轴,两轴相交于点O′,使∠x′O′y′=45°.
(3)在图②中的x′轴上取O′B′=OB,O′G′=OG,O′C′=OC,O′H′=OH,y′轴上取O′E′=eq \f(1,2)OE,分别过G′和H′作y′轴的平行线,并在相应的平行线上取G′A′=eq \f(1,2)GA,H′D′=eq \f(1,2)HD.
(4)连接A′B′,A′E′,E′D′,D′C′,并擦去辅助线G′A′,H′D′,x′轴与y′轴,便得到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ABCDE的直观图A′B′C′D′E′(如图③).
【教师小结】
(1)在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时,选取恰当的坐标系是关键,一般要使得平面多边形尽可能多的顶点在坐标轴上,以便于画点.
(2)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首先画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平行性不变),与坐标轴不平行的线段通过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确定它的两个端点,然后连接成线段.
2.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例2】画出底面是正方形,侧棱均相等的四棱锥的直观图.
[思路探究] eq \x(画轴)→eq \x(画底面)→eq \x(画顶点)→eq \x(成图)
[解] 画法:(1)画轴:
① ②
画Ox轴、Oy轴、Oz轴,∠xOy=45°(或135°),∠xOz=90°,如图①.
(2)画底面:
以O为中心,在xOy平面内,画出正方形水平放置的直观图ABCD.
(3)画顶点:在Oz轴上截取OP,使OP的长度是原四棱锥的高.
(4)成图:顺次连接PA.PB.PC.PD,并擦去辅助线,将被遮挡的部分改为虚线,得四棱锥的直观图,如图②.
【教师小结】
(1)画空间图形的直观图,一般先用斜二测画法画出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再画z轴,并确定竖直方向上的相关的点,最后连点成图便可.
(2)直观图画法口诀可以总结为:“横长不变,纵长减半,竖长不变,平行关系不变.”
3.直观图的还原和计算问题
[探究问题]
(1)如图,△A′B′C′是水平放置的△ABC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能否判断△ABC的形状?
[提示] 根据斜二测画法规则知:∠ACB=90°,故△ABC为直角三角形.
(2)若探究1中△A′B′C′的A′C′=6,B′C′=4,则AB边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提示] 由已知得△ABC中,AC=6,BC=8,故AB=eq \r(AC2+BC2)=10.
(3)若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S,它的直观图面积是多少?
[提示] 原三角形面积为S=eq \f(1,2)a·h(a为三角形的底,h为三角形的高),画直观图后,a′=a,h′=eq \f(1,2)h·sin 45°=eq \f(\r(2),4)h,S′=eq \f(1,2)a′·h′=eq \f(1,2)a·eq \f(\r(2),4)h=eq \f(\r(2),4)×eq \f(1,2)a·h=eq \f(\r(2),4)S.
【例3】如图所示,△A′B′C′是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将其还原成平面图形.
[思路探究] 由直观图还原平面图形的关键
(1)平行于x′轴的线段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扩大为原来的2倍.
(2)对于相邻两边不与x′、y′轴平行的顶点可通过作x′轴,y′轴平行线变换确定其在xOy中的位置.
[解] ①画出直角坐标系xOy,在x轴的正方向上取OA=O′A′,即CA=C′A′;②过B′作B′D′∥y′轴,交x′轴于点D′,在OA上取OD=O′D′,过D作DB∥y轴,且使DB=2D′B′;
③连接AB,BC,得△ABC.
则△ABC即为△A′B′C′对应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矩形O′A′B′C′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中O′A′=6 cm,C′D′=2 cm,则原图形的形状是________.
菱形 [如图所示,在原图形OABC中,应有OABC,OD=2O′D′=2×2eq \r(2)=4eq \r(2)(cm),CD=C′D′=2(cm),
∴OC=eq \r(OD2+CD2)=eq \r(4\r(2)2+22)=6(cm),
∴OA=OC,故四边形OABC是菱形.]
【教师小结】
(1)由原图形求直观图的面积,关键是掌握斜二测画法,明确原来实际图形中的高,在直观图中变为与水平直线成45°角且长度为原来一半的线段,这样可得出所求图形相应的高.
(2)若一个平面多边形的面积为S,它的直观图面积为S′,则S′=eq \f(\r(2),4)S.
三、课堂总结
1.直观图的概念
(1)定义:把空间图形(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统称)画在平面内,使得既富有立体感,又能表达出主要部分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直观图.
(2)说明:在立体几何中,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
2.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步骤
(1)画轴: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两轴相交于点O,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轴和y′轴,两轴交于点O′,且使∠x′O′y′=45°(或135°),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
(2)画线:已知图形中平行于或在x轴、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或在x′轴、y′轴的线段.
(3)取长度:已知图形中在x轴上或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不变,在y轴上或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3.立体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画立体图形的直观图,在画轴时,要多画一条与平面x′O′y′
垂直的轴O′z′,且平行于O′z′的线段长度不变.其他同平面图形的画法.
四、课堂检测
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条平行线段在直观图中对应的两条线段仍然平行.( )
(2)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平行于坐标轴.( )
(3)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长度在直观图中仍然保持不变.( )
(4)斜二测坐标系取的角可能是135°.( )
[答案] (1)√ (2)√ (3)× (4)√
[提示] 平行于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变为原来的一半,故(3)错误;由斜二测画法的基本要求可知(1)(2)(4)正确.
2.关于斜二测画法所得直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直角三角形的直观图仍是直角三角形
B.梯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
C.正方形的直观图是菱形
D.平行四边形的直观图仍是平行四边形
D [由斜二测画法规则可知,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减半,直角坐标系变成斜坐标系,而平行性没有改变,故只有选项D正确.]
3.如图所示为水平放置的正方形ABCO,它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B的坐标为(2,2),则在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它的直观图中,顶点B′到x′轴的距离为________.
eq \f(\r(2),2) [画出直观图,BC对应B′C′,且B′C′=1,∠B′C′x′=45°,故顶点B′到x′轴的距离为eq \f(\r(2),2).]
4.画边长为1 cm的正三角形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
[解] (1)如图所示,以BC边所在直线为x轴,以BC边上的高线AO所在直线为y轴,再画对应的x′轴与y′轴,两轴相交于点O′,使∠x′O′y′=45°.
(2)在x′轴上截取O′B′=O′C′=0.5 cm,
在y′轴上截取O′A′=eq \f(1,2)AO=eq \f(\r(3),4) cm,连接A′B′,A′C′,则△A′B′C′即为正三角形ABC的直观图.
高中数学11.1.1 空间几何体与斜二测画法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11.1.1 空间几何体与斜二测画法教案,共9页。
11.高中数学(人教B版)空间几何体与斜二测画法教案: 这是一份11.高中数学(人教B版)空间几何体与斜二测画法教案,共5页。
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四册11.1.1 空间几何体与斜二测画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四册11.1.1 空间几何体与斜二测画法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方法提炼,知识点巩固,变式训练,自我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