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人教版 (2019)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展开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设计
课题 | 牛顿第一定律 | 单元 | 4 | 学科 | 物理 | 年级 | 高一 |
学习 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会正确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理解由真实实验推广到理想实验的科学思想,体会分析归纳、推理总结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 | ||||||
重点 | 牛顿第一定律 | ||||||
难点 | 力和运动的关系, 惯性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出示图片:推小车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观察到一些现象:我们推车时,给车施加推力,车就运动,而且推力越大车运动越快;不给车推力,车就停止。 出示图片:运动的汽车 但有时我们又观察到:让车达到一定速度后,即使不再给车施力,车还会运动。那么力和运动有关系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
学生观察思考
|
通过生活中的常识建立感性认识,为引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作铺垫。同时为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
讲授新课 | 一、历史回顾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观点: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在探究运动原因的“侦探小说”里,这正是由明显的线索引出错误判断的案例,而且这个“错案”维持了很久。 2、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出示图片:伽利略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 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出示图片:现代人所做伽利略斜面实验的频闪照片。 让一个小球沿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 “冲”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 出示动画:伽利略理想实验 如果第二个斜面倾角减小,小球仍将到达原来的高度,但是运动的距离更长。 当斜面最终变为水平面时,小球要到达原有高度将永远运动下去。 这个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思考讨论:为什么说伽利略的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 第一:阻力不可能完全消除;第二:斜面也不可能做得无限长。所以,伽利略的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 说明:虽然这个实验无法实现,但是,伽利略在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推理的方法,帮助我们找到了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的方法。 伽利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儿也研究了这个问题。 出示图片:法国科学家笛卡儿 他认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针对练习 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的。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三、牛顿第一定律 在伽利略和笛卡儿工作的基础上,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1)物体这种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被叫作惯性定律。 (2)惯性不是外界强加给它的,是物体固有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 (1) 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外力的作用是迫使物体改变其运动状态,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思考1:牛顿第一定律可不可以直接用实验来验证?为什么? 参考答案: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只是一种理想化状态,所以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思考2:什么时候可以看作不受力?并举例说明。 当物体受力但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可以看作物体不受力。 四、惯性与质量 1、惯性的表现 (1)在不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出示视频:惯性现象 (2)在受力条件下,惯性表现为阻止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出示图片:推小车和汽车图片 让大小不同的车由静止获得同样的速度,需要的力就不同,质量大的汽车需要的力大。 出示图片:大小不同的沙袋 让摆动的大沙袋停下来就比让摆动的小沙袋停下来费力得多。 思考讨论:从牛顿第一定律得知,物体都要保持它们原有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也可以说,它们都具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能力”,即都具有惯性。那么,怎样描述惯性的大小呢? 参考答案:不同物体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 不同,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的质量。 2、惯性与质量 (1)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2)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位置等外部条件无关。 (3)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 课堂练习 1、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或———————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静止;质量。 2、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惯性的大小仅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的缘故 . 答案:C 4、公交车辆有广播提示语:“车辆转弯,请抓好扶手”,是为了避免转弯时乘客( ) A.向前倾倒 B.向后倾倒 C.向弯道的内侧倾倒 D.向弯道的外侧倾倒 答案:D 5、一列火车减速进站,最后停在站台上。火车在减速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车的惯性越来越小 B.火车的惯性一直不变 C.火车停止时惯性为零 D.火车的惯性不断增大 答案:B 拓展提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这个规定的实施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写出制定这一规定的两条科学依据:———————————————————————————————————————————————————————————————————————————————————————————————————————————————————————————————————————————————————————————————————————————————————————————————— 答案:物体的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遇到紧急的情况下操作更加困难; 物体的质量大,则物体在相等的速度时的动能大,汽车的刹车片与车轮之间的最大摩擦力是一定的,汽车的动能越大则刹车的时间越长,位移越大,遇到紧急的情况刹车的距离更大,更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2、牙医建议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能有效预防各种口腔疾病。生活中人们常常刷牙后,用力甩一甩牙刷后放回牙刷杯中。关于用力甩牙刷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用力甩牙刷使牙刷运动和停止,说明牙刷的运动状态要靠力来维持; B.刷毛间的水被甩出去是因为刷毛太细太光滑,没有摩擦力造成的; C.仅仅是个人习惯没有科学依据; D. 甩牙刷时,在突然运动和突然停止瞬间,刷毛之间的水由于惯性继续运动,导致水、刷毛分离,有利于保持刷毛干燥,从而有利于口腔健康。 答案:D |
阅读课文说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观点和伽利略的观点
学生观察动画,动手操作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练习
学生记忆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观看视频 和图片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倾听
学生练习
|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经历伽利略理想斜面的全过程,体会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
理解伽利略的实验是实验+推理的方法
巩固伽利略理想实验
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加强学生对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能用实验来验证。
让知识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升华
理解惯性的表现 情况
掌握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的质量。
理解惯性与质量 的关系
巩固所学知识
|
|
|
|
|
课堂小结 |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3、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
板书 | 一、历史回顾 1、亚里斯多德观点: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2、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实验+推理帮助我们找到了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的方法 三、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叫作惯性定律。 四、惯性与质量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
|
|
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探索,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完全失重,发射航天器的超重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必修 第一册1 质点 参考系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1 质点 参考系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物体和质点,参考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