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 法不可违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 法不可违 教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 法不可违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将知识的传授过程转变为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生成和构建过程中,积极思考,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和政治素养紧扣时代特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知识探究、能力培养和法治教育有机统一,力求实现三维目标学习目标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尊严,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2、  能力目标:提高自觉按照社会规范要求自己活动的能力。3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教学重点】违法行为及其分类【教学难点】自觉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教学活动一、   激发思维,引入课题1故事赏析《不要以为我是总理》(学生对此发表个人看法)2、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引导归纳,让学生体会“”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这一观点,并引出本课课题:法不可违。二、合作探究,构建知识1、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学生自学课文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本P4652,完成下面的思考问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1请同学们回忆“法律”的含义?2法律有怎样的作用? 3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有哪些类型? 4          认识民事活动、民法、民事权利、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及其关系?5认识行政违法行为、行政制裁及其关系?6如何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新课讲授1)结合课本P46探究与分享“小勤的例子“”  学生思考回答: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教师引导归纳:法律意识淡薄,不知法、不懂法,致使在不经意间犯了法。(评价:想自立自强没有错,也不是主观故意,但这种行为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属违法行为,应予归还,并吸取经验教训。)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教师引导归纳: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等。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法律的概念,明确法律的作用学生交流归纳违法无小事。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它包括道德、纪律和法律。法律是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底线。法律明确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那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它对我们的行为起着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3)结合课本P47探究与分享 三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回答:《物权法》——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刑法》——刑事违法行为(犯罪)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完成知识表格      教师具体解释: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行政制裁4生活启示,深化知识①结合P49探究与分享“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学生讨论交流: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教师归纳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例子: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散布谣言、违反交通规则、旅游不文明行为、破坏公物等时事链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属于哪种违法行为:经税务部门查实,范冰冰偷漏税2.5亿,补缴2.88亿和6亿罚款。——行政违法行为③结合P50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引导学生思考:上述行为违法吗?为什么?教师点拨民事权利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它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包括物机、债权、继承权等。 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④时事链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属于哪种违法行为:演员吴亦凡诉新浪微博用户王某某名誉权纠纷案。——民事违法行为教师小结:有些人实施了这些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了;有的人受到类似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所以,我们要学法懂法尊法用法,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时刻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5)观看视频“全民守法公益广告”学生思考: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教师归纳: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三、拓展延伸,提升自我结合教材第52“拓展空间”,思考: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处罚小王?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小王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扰乱了他人的正常生活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要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四、课堂练习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最高可判处死刑。这体现出我国法律(   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各种纠纷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B.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有效方法    C.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2.201748日凌晨,安徽男子徐某醉酒闹事,不但谩骂前来处置的特警队员,被带到派出所后还将民警打伤,最终被依法行政拘留十五日。徐某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3. 初中学生李某,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照料,养成了我行我素的坏习惯。他还和社会上的“哥们儿”学会了小偷小摸。虽然他因此受到了公安机关的教育和处罚,但他还是改不了这个毛病。后来,李某又发展到和“哥们儿”一起抢劫路人,最终李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说明(  A.一般违法行为有可能发展为犯罪     B.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关系     C.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导致犯罪     D.犯罪不一定违法 五、课堂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知识,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六、布置作业:学生李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他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别人的东西,打架斗殴,受到学校的多次教育。但他不思悔改,又经常在社会上偷盗财物,还参加赌博等,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仍屡教不改,后因持刀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法院审理,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李某的行为哪些属于违纪?哪些属于违法?哪些属于犯罪?(2)李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 板书设计:法不可违一、违法无小事1.违法行为的含义2.违法行为的种类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行政违法行为表现2.民事违法行为表现3.遵章守法

    相关教案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感,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