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预防犯罪教案设计
展开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课题 | 第五课第二框 《预防犯罪》 | 单元 |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级 | 八年级上册 | |||
学习 目标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 | ||||
能力目标 | 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会发展为犯罪。 | |||||
知识目标 | 1、了解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了解刑罚的含义和种类 3、理解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加强自我防范。 | |||||
重点 | 犯罪的三个特征 | |||||
难点 | 如何预防犯罪 | |||||
学法 | 情景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 教法 | 讲授法 |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展示目标 | 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本框的学习目标
| 学生观看 | 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自己的学习目标。 | ||||||||||||||||||||
自主研学
合作解疑
展示提升
课堂反馈 | 学生自主学习书本P52-P56,完成学案的自主研学内容: 1、什么是刑法? 2、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刑罚?刑罚分为哪两大类?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探究(一)-----预防犯罪(学生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分享”)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教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法院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二万元。 小组思考与讨论: 1、陈某的最终行为(是 否)犯罪行为。因为行为(符合 不符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 ② ③
2、陈某最终受到了 的处罚。 主刑是 附加刑是
2、根据陈某的走上犯罪道路的行为表现来填写下表,体会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
| 自主学习。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各小组代表展示本组调查成果。教师评价、给各小组评分。
学生动笔完成练习
|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可以通过阅读了解的知识点的内容。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适当予以点拨和拓展,引导学生感受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通过小品的演绎,活跃课堂气氛,小品的主人公“小强”与学生同龄。使学生通过身边的事例理解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四道防线,并能进行辨别和区分。最后两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了本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权利,运用法律保护自我。
通过让学生走出去体验,一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把我们的课堂延伸到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并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做社会的“有心人”,我希望学生的知识不但是听老师说,更多的是自己亲眼看、亲手记录、自己思考的,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公共参与和法治意识的核心素养。
教学效果当堂反馈,提高课堂时效性。 | ||||||||||||||||||||
板书设计 | 法律为我们护航 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原因:1、身心发育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 2、事关人类的未来 二、感受法的关爱 1、专门法律 2、四道防线 3、我们要珍惜权利,履行义务 |
|
| ||||||||||||||||||||
课后反思
| 本框书的教学,我能根据新课改理念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按照“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合作、展示为呈现形式,通过小品演绎、社会调查让学生在课外动起来,在课堂上动起来。全员参与社会调查,不但在课堂上听老师讲,看课本学,更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提高公众参与和法治意识两大学科素养,并在课堂上学生自己展示调查成果。大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我相信学生们在这次社会调查中收获很大。 本节课充分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除了分小组进行社会调查,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还给予小组评价,包括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进步,交流意见,通过教师评价引导各小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互相竞争。各个小组无论是进行调查还是课堂讨论和展示都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整堂课我的设想是立足于学生的“学”,将学法作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研学、自主合作探究,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小品的演绎,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小强的故事”,在笑声中感悟四大防线的保护,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让学生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所以小品的设计不纯粹是为了形式,更多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发的在思考中达成教学目标,而不是强制的灌输。 整节课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师扮演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而主体是“学生的学”。通过这节课我发现放手给学生,学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道德课更应该多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道德和法律认知,这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本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知识过渡较生硬。2、课堂内容较多,时间有些赶,对学生发言的点评匆匆掠过,最后缺乏对知识的梳理和课堂小结。3、学生的调查分析较肤浅,目的不太明确,教师要在调查前给予一定的指导。4、在学生合作讨论中,教师启发语言过多,而且没有融入进去。5、对整节课的内容和时间调控有所欠缺,有的教学环节没有按我的预设时间进行,致使部分已经准备好的学生丧失表现的机会。 通过这节课,更让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喜欢的事物,分析他们的心理,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把教学内容和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获得体验和感受。 |
|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幻灯片出示课题,师生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备理念,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