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善用法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善用法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公民 第3课时 善用法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依法维权意识,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教学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阅读材料,导入新课1、 什么是违法行为?按照情节的轻重,和危害大小,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种?2、 犯罪有什么特征?一般违法和犯罪有何共同之处?师: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我们除了积极预防外,如何正确应对呢?这节我们就共同学习和探讨这个问题——第三框 《善用法律》(教师重点指出“用”和“善用”)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恰当过度。) 学生阅读教材P57“运用你的经验”1.思考: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过渡:保安的行为是侵犯小华权利的表现。我如果是小华的朋友,可以告诉他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知目标导学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一)依法维权活动一:不同的方式 不同的结果(学生阅读教材P58“探究与分享”)1.思考: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什么村民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你从这两则事例中明白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交流发言。教师点拨 :王某纠集他人将打伤自己弟弟的李某打成重伤,违反了法律,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村民们依照法律规定同村干部论理、论法,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由此可以看出,非法维权受惩罚,依法维权终受益。教师小结:我们应学会依法维权。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师板书: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1、维权的武器——法律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使了解生活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掌握重要的维权武器——法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活动二:诉讼维权最权威(学生阅读教材P59“探究与分享”)思考: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你了解这种维权方式吗?学生探究后得出:小峰通过诉讼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原文收获相关知识:(什么是诉讼?)(1)含义: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2)特点: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3)使用情况: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非诉讼的几种方式下册书有详解) 教师同时板书 2、维权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3、维权的方式:⑴非诉讼:调解、协商、仲裁⑵诉讼:(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最后的屏障)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的探究和学习,使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掌握多种维权方式,掌握并明确诉讼的重要作用。) 教师运用过渡语:“大家知道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正在进行的违法犯罪我们又该怎么做呢?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有勇有谋!”引出目标导学二 “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教师板书:(二)有勇有谋 活动三:见义勇为是责任(展示材料)小周是小区保安。一天,他为抓抢劫犯罪嫌疑人,被摩托车撞伤,他忍住剧痛将犯罪嫌疑人制服,并将其交给民警。因此,他被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观点一:小周的做法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观点二:如果他在与歹徒搏斗时把歹徒撞伤了,他就不会获得光荣称号了。思考与讨论:请你对这两个观点发表看法。学生讨论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小周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图片展示)。小周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是可以获得“见义勇为”称号的。活动四:智勇双全斗歹徒(展示材料)材料一:在武汉,有一个10岁女孩被3名歹徒劫持后,利用歹徒吃夜宵之机,趁歹徒不备,一面向饭店老板暗指3名歹徒,一面表情痛苦地用双手卡自己的脖子,老板明白后立即设法报警,几分钟后,3名歹徒被民警抓获。P60,材料1.思考: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2.面对歹徒行凶,你会怎么做?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教师讲述:(课本60-61)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③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师板书:二、面对违法犯罪 有勇有谋 1、有勇——敢于 2、有谋——善于师生共同讨论面对侵害智斗的巧方法(幻灯展示)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通过案例学习使学生能有效的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使学生懂得作为未成年人面对不法侵害,做到有勇有谋,) 三、课堂总结(由学生按板书内容总结,然后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了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懂得了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再次特别强调“用法”“善用法”) 结束语:我们青少年,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和坚定捍卫者!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四、拓展提升,巩固训练(一)P62页材料问:你认为小倩可以通过那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提示:1、小倩可以和叔叔协商,要求继承小倩父亲的遗产;2、也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寻求法律救助的正确途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训练《课堂点睛》40页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增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能力。)板书设计 5、3善用法律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1、维权的武器——法律2、维权的法律服务机构;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3、维权的法律手段:①非诉讼手段(协商,调解,仲裁等)②诉讼手段:(最正规,最有效,最权威的手段)二、面对违法犯罪 有勇有谋 1、有勇——敢于2、有谋——善于 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案例和情境为背景,设置问题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均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直接呈现给学生关于诉讼的特点和运用的时机,未免有些生硬,应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善用法律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自助餐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善用法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善用法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