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2 直线运动习题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图表示某地刚刚建成的高速公路网,外围成矩形,A 、 B 、 C 、 D 是四个车站,各车站之间均有运营线路相连,可以认为线路是平直的,矩形的长和宽之比为 sAB:sBC=4:3(注: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度的平方,这叫做勾股定理)。甲、乙两车分别从 A 站和 D 站出发,沿图中所示的路线开向 B 站,乙发车的时间为 14 时 20 分,甲发车的时间为 14 时 30 分,甲、乙两车的运动都是匀速运动,速度分别为 v甲 、 v乙,结果两车于 15 时 20 分同时到达 B 站。那么可以判定
A. v甲>v乙B. v甲
2.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
C.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3. 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A. B.
C. D.
4. 下面列举的物体运动,哪种运动可以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A.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
B. 汽车进站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
C. 跳伞运动员下降过程中接近地面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
D. 物体释放后自由下落的运动
5. 2015年田径世锦赛在北京举行,如图是男子 100 米决赛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
A. 可知博尔特跑得最快
B. 可排出各选手的最终名次
C. 不能求出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
D. 可知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
6. 据报道,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 17 m/s,下列哪项运动速度比这个速度快
A. 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分钟 66 m
B.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驶 72 km
C. 乌龟每小时爬行 40 m 左右
D. 奥运冠军刘翔用 12 秒 91 跑完 110 m 栏
7. 汽车速度是 36 km/h,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 10 m/s,自行车 1 min 通过 0.6 km 的路程,则
A. 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 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 汽车速度最大D. 三者速度一样大
8. 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6 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4 m/s,则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A. 5 m/sB. 4.8 m/sC. 4.6 m/sD. 4.5 m/s
9. 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A. 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B.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C. 小球被竖直向上抛出D. 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
10. 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 s-t 图象,则下列图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的是
A. B.
C. D.
11. 《 龟兔赛跑 》 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 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 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12. 在学校达标运动会上,小明百米测试时,前 50 m 平均速度是 8 m/s,后 50 m 的平均速度是 6.3 m/s。小明百米测试的平均速度为
A. 6.3 m/sB. 7.1 m/sC. 7.3 m/sD. 8.3 m/s
13. 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建议每天行走 6000 步。陈老师喜爱环绕白云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 6000 步,路程约 4 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A. 6 km/h,65 cm B. 1.5 km/h,1.2 m
C. 6 km/h,20 cm D. 15 km/h,0.6 m
14. 匀速前进的队伍长为 40 米,通讯员以恒定速度从队尾走到队首,然后保持速度大小不变回到队尾,此时队伍走过的路程为 30 米,则通讯员走过的路程为
A. 70 米B. 80 米C. 90 米D. 100 米
15.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年轻时有一次访问德国,当地一名数学家在电车上给他出了一道题:甲、乙两人相对而行,相距 50 千米。甲每小时走 3 千米,乙每小时走 2 千米,甲带一条狗,狗每小时走 4 千米,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
A. 50 千米B. 40 千米C. 30 千米D. 20 千米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30分)
16.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 表示。
17. 一辆汽车先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走完 60 km 的路程,用了 40 min,后来进入普通公路,走完 8 km,用了 20 min,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
18. 小娟在探究物体竖直下落的运动时,通过仪器测量出物体下落的时间和下落的距离如表格所示:
下落时间t/ 下落距离s/ cm1560135240375x
物体下落时 (选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由表格数据可以推理得知表中 x 为 cm。
19. 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示例: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
信息二: 。
20. 甲乙丙三位同学百米赛跑,成绩如表所示.由表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
甲乙丙成绩
21. 甲,乙两车相距 s,甲在前,速度为 v甲,乙在后面追,速度为 v乙。若同时运动,则乙追上甲所需的时间 t= ,若甲,乙两车相距 s 相向运动,相遇时间 t= 。
三、计算题(共1小题;共10分)
22. 小林家门口到小寨赛格国际购物中心的公交路线全长 9 km,周末,小林从家门口的公车站乘坐公共汽车用时 60 min 到达小寨公车站与同学汇合。求:
(1)公共汽车从小林家门口的公车站到小寨公车站的平均速度 v1 是多少 km/h?合多少 m/s?
(2)小寨公车站到西大新区的公交路线全长 6 km,则小林和同学从小寨公车站乘坐公共汽车到西大新区公车站需要用多长时间(假定此公共汽车的速度 v2 与 v1 相同)?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C
【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小,物体运动越慢;
速度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与物体的路程、与物体的运动时间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
3. C
【解析】相机拍照间隔的时间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逐渐变大,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由照片中小球的运动轨迹可知,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故图ABD不合题意,图C符合题意。
4. C
5. A
6. B
【解析】苍蝇的飞行速度 v=st=66 cm60 s=1.1 m/s<17 m/s,A不符合题意;
汽车行驶速度 v=st=72000 m3600 s=20 m/s>17 m/s,B符合题意;
乌龟爬行速度 v=st=40 m3600 s≈0.01 m/s<17 m/s,C不符合题意;
刘翔跨栏速度 v=st=110 m12.91 s≈8.52 m/s<17 m/s,D不符合题意。
7. D
【解析】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 m/s=3.6 km/h,故运动员速度 10 m/s=36 km/h;
1 min=160 h;自行车速度为:v=st=0.6 km160 h=36 km/h;
故三者的速度都等于 36 km/h;大小相等。A、B 、C错误,D正确。
8. B
【解析】假设总路程为 s,根据速度公式可的前后半程各用的时间 t1 、 t2,t1=s2v1=s2v1,t2=s2v2=s2v2,则全程所用时间为:t=t1+t2=s2v1+s2v2,则平均速度:v=st=ss2v1+s2v2=2v1v2v1+v2=2×4 m/s×6 m/s4 m/s+6 m/s=4.8 m/s,故ACD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
9. C
【解析】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变小、后变大;
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物体将加速下落,故A不符合题意;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小球被竖直向上抛出,先是向上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C符合题意;
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10. C
【解析】由题图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A选项的 v-t 图象,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
B选项的 v-t 图象,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
C选项的 v-t 图象,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D选项的 v-t 图象,不能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
所以,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的C。
11. D
【解析】在兔子睡觉之前,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少,所以兔子跑的快;
在兔子睡觉之后,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长,所以乌龟跑的快;
在整个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乌龟用的时间短,所以乌龟运动的快。
12. B
【解析】由 v=st 可得,前 50 m 所用时间 t1=s1v1=50 m8 m/s=6.25 s,
后 50 m 所用时间 t2=s2v2=50 m6.3 m/s≈7.94 s,
百米全程用时:t=t1+t2=6.25 s+7.94 s=14.19 s;
则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 v=st=100 m14.19 s≈7.05 m/s。与B选项比较接近。
13. A
【解析】 t=40 min=23 h,s=4 km=4×105 cm,
则陈老师行走的速度:
v=st=4 km23 h=6 km/h,
一步的长度为 4×105 cm6000步≈66.7 cm/步,最接近于 65 cm。
14. C
15. B
第二部分
16. 米 / 秒; m/s
【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 / 秒,读作米每秒,符号是 m/s。
17. 68
18. 不是;540
19. 两人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0. 丙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三位同学通过的路程相同,丙用的时间最少,所以跑得最快的是丙同学.
21. sv乙-v甲;sv乙+v甲
第三部分
22. (1) 9 km/h;2.5 m/s
【解析】公共汽车从小林家门口的公车站小寨公车站的平均速度:
v1=s1t1=9 km60×160 h=9 km/h,
9 km/h=9×13.6 m/s=2.5 m/s。
(2) 40 min
【解析】假定此公车速度 v2 与 v1 相同,由 v=st 可得,
从小寨公车站到西大新区公车站需要的时间:
t2=s2v2=6 km9 km/s=23 h=40 min。
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2 光的折射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2 光的折射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2.3 透镜成像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2.3 透镜成像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4 光的色散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4 光的色散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