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 松鼠 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819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 松鼠 部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819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 松鼠 部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819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松鼠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松鼠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关注文本内容:《松鼠》这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文),非常适合学生阅读与理解。这篇文章以生动形象的描写及准确简练的说明,向我们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型、驯良的性格和乖巧的行为,突出表现了松鼠讨人喜欢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关注语文要素:本文作为前一篇说明文《太阳》的延伸与发展,在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太阳》截然不同。从表达方法来看,《太阳》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为了说明抽象的“太阳”,分别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等说明方法;而《松鼠》一文侧重于直接描述,适当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来看,《太阳》一文语言平实;而《松鼠》的语言生动活泼,曼妙多姿,引人入胜,极具文学色彩。
关注策略指导:《松鼠》一文兼具说明的准确性与描写的形象性一体,因此,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交流资料、默读自学,从课文准确的说明、生动的描写中了解松鼠的外形、习性、行动特点,感受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练笔拓展等方式,学习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手法。
关注学法指导:学习本文,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提取与处理主要信息的能力,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与文本对话之中,懂得围绕事物的主要特点,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学习分段介绍事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字,会写“松鼠、乖巧”等13个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3.与《太阳》一文进行比较,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2.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字,正确读写“松鼠、乖巧”等13个词语。
2.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简介作者
1.师:今天,我们再来猜一则谜语,认识一种动物。(课件出示1:身上穿着灰皮袄,玲珑面孔体态娇。尾巴作伞树下跳,松树林中乐逍遥。)
这是什么动物?
(生:松鼠。)
松鼠的外形小巧玲珑,动作敏捷,蹦蹦跳跳别提有多可爱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学习作者是怎样介绍松鼠的可爱之处的。(板书:松鼠)
2. 简介作者布封: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自然史》的文学价值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其富于艺术性。在布封的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它们具有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可以说,《自然史》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有很强的人文性。
3.师过渡:这位伟大的天才是怎样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松鼠的一幅幅画面的呢?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趣味谜语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作者的资料介绍更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教师检测学生对会认字的学习情况。
(3)课件出示会认字,指生认读,同桌互测。
教师提示:
“鼠”的四点不要丢掉。
“玲”最后一笔点不要丢掉。
“珑”右侧是“龙”,不是“尤”。
教师范写“鼠、歇、窝”,学生随教师书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学习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该设计让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合作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又为下文自主阅读做好准备。)
2.师:看来大家对课文中生字词已经没有问题了,现在请大家默读思考,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预设:
生1: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师:你们同意他找到的这句话吗?那么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生1:漂亮、驯良、乖巧。(板书:漂亮、驯良、乖巧)
师:真聪明,谁来说一说这些关键词写出了松鼠的什么?
生2:写出了松鼠的特点。
3.师:这句话抓住了松鼠的特点来写的。接下来,请同桌之间讨论:如果把课文分成四部分,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全班交流,总结。
预设:
生1: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先总写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再分别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进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介绍松鼠的形体特征。
第二部分是第二自然段:主要从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是第三、四自然段:从松鼠的行动、储备食物过冬和搭窝写出了松鼠聪明、警觉、乖巧的特点。
第四部分(5):介绍了松鼠的繁殖、换毛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
小结:根据松鼠的不同特点,作者向我们说明了松鼠的方方面面。
三、梳理文本,提取信息
1.师:我们先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聚焦松鼠的外形。作者通过哪些方面写出了松鼠的“漂亮”?
(1)出示第一自然段,提炼关键信息:“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
(2)出示表格,填写信息。
预设:
生1:松鼠的面容是清秀的,所以我再表格里填的是“清秀”这个词。
师:同学们,文中对松鼠外形特征的介绍,都是以句子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我们梳理信息的时候,要抓住对应的信息,提取最关键的词来填写,这样提取出来的信息就比较准确、清晰。
生2:松鼠的眼睛是闪闪发光的,所以,我填写的是“闪闪发光”。
生3:身体部分,我填的是“身体矫健”。
……
2.师小结:同学们,因为作者为了向我们说明松鼠的外形特征,而介绍了松鼠的很多方面,所以,就要求我们梳理清楚与松鼠相关的信息。作者还介绍了松鼠的其他方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学习这篇课文剩余部分,分条梳理生活习性方面的信息。
(1)小组汇报,相互补充。
(2)归纳讨论,总结提升。
预设:
小组自主设计记录单,交流、完善记录的内容,力求信息准确、全面。
提示:除了表格,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或其他方式进行梳理。以上表格只作范例,不具体展开学生梳理课文过程。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梳理的信息很全面,这么多的信息,把它们放在表格里,让大家一目了然。
3.师:同学们,我们思考一下,课文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写松鼠的?
预设:
生:作者是先总说了松鼠的特点,然后再从不同的特点来一一写的。
师:是的,作者是按照先总说——再分说,总——分的顺序来对松鼠进行说明的。(板书:总——分)
(设计意图:通过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写作脉络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为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四、课堂小结
1.小组内读课文,讨论:文中的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全班汇报
预设:
生1:我觉得松鼠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小动物,我也很想养一只松鼠。
生2:作者介绍的松鼠很全面,我对松鼠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
3.教师小结:短短的一篇文章让大家对这个新朋友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又能从课文中得到关于这位朋友的哪些信息呢,我们课下可以先思考一下,也可以在书中画一画、写一写。
板书设计:
松鼠
漂亮、驯良、乖巧
总——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抓住松鼠的特点进行说明的具体方法。
2.通过对比,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法国作家布封的《松鼠》,齐读课题。
生:松鼠。
2.师:谁能帮我们大家回忆一下,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生: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板书:漂亮 驯良 乖巧)
过渡: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松鼠的很多特点,为了说明这些特点,作者又从方方面面对这些特点进行了说明。
3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围绕松鼠的三个特点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分条写在书上。
学生默读课文,整理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课文的中心句,整体了解文章写作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得学生既能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又练习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二、精读课文,习得方法
1.师:请同学们仔细思考刚才自己获取的这些信息,课文中有很多生动的描述,选择你喜欢的内容画下来并在旁边做批注。完成后可以自己先读读,然后与你的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叶圣陶老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汇报的时候也按照课文顺序汇报好吗?
提示: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汇报,体味这样写的好处。教师加以引导。
预设写松鼠漂亮时:
生1:介绍松鼠漂亮的外表时,用“清秀”“玲珑”“漂亮”,感觉就像写人一样,觉得松鼠非常美丽。
师追问:仔细默读描写松鼠外形的语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语言来写松鼠的尾巴?
生1:因为松鼠的尾巴是松鼠这个动物身上最大的特点。
师:是呀,如果想用一个打比方的方法写,你会怎么写?
学生充分想象,用打比方的方法介绍松鼠的尾巴特点。
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加以引导或评价:多漂亮的松鼠啊,你们的语言也和布封一样生动形象。
师:作者为了写出它的美丽,不仅具体写出了它最有特征的尾巴,还注意了介绍时的条理,我们把这段既生动又有条理的语言读出来。
生读。
预设写松鼠的驯良时:
师:我喜欢松鼠“住在树顶上”“喜欢满树林跑”,它们叫着、跳着、追逐着玩耍这些部分,作者把松鼠当成一个个调皮可爱的孩子来写,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师:读了这些句子,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与同桌说一说。
生1:我仿佛看到了两只松鼠在树上嬉戏打闹,就像两个顽皮的孩子。
生2:松鼠虽然在打闹,但是我觉得松鼠是在是太可爱了。
师:谁来带着这份情不自禁的喜爱之情,读出这群顽皮可爱的小松鼠。
指名读。
预设写松鼠的乖巧时:
生1:我从“舒适”“宽”“带着儿女住在里面”等可以体会到松搭窝的本领很高。
生2:从“光光溜溜、干干净净”可以生动地体会到松鼠很爱干净,它的这些生活习性让我们读后不得不爱上松鼠。
师追问:你觉得这样写松鼠的乖巧有什么好处?
生2:我觉得这样写比较生动,就像家里的人一样,一下子我就读懂了。
师小结:是啊,通过作者一系列生动的描述,松鼠这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一下子就让我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交流、补充,学生从作者描写松鼠的各个方面体会这个小动物的可爱之处。引导学生抓住细节,从多角度理解松鼠形象特点。)
三、对比阅读,体悟表达方法
1.出示描写“松鼠”的其他段落,对比阅读。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1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以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三句话,对比原文思考你更喜欢哪一种写法,为什么?
预设:
生1:我更喜欢原文中的松鼠,因为原文的语言很活泼,我很喜欢读。
生2:我也喜欢原文,因为描写很生动。
生3:我喜欢这段话,比较严谨、简洁。
(板书:语言活泼 描写生动 条理清晰……)
师小结并追问:本文正是有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让我们对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深为喜爱。但作为说明文来说,它主要是用来向人们介绍某种事物的,这就要求说明要有分寸,所以对说明语言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准确。
(3)现在请大家翻到《太阳》这一课,和我们刚刚学习的《松鼠》课文做对比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
生1:《太阳》这篇文章的语言比较平实,《松鼠》的语言比较活泼。
生2:《太阳》在表达上用了很多的说明方法来对太阳进行说明,《松鼠》是抓住了松鼠的特点来进行描述。
师总结:说明文无论怎样写,都要把事物的特点准确表达出来。《太阳》属于“常识性说明文”。而今天的《松鼠》我们称为“文艺性说明文”。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不仅丰富了学生对于松鼠的认识,而且在对比阅读中能够更加生动的体会作者写风格的不同,从而明晰作者笔调的与众不同。)
四、迁移运用,学习写法
出示初试身手2: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散文《白鹭》,你能把它改写成一片说明文吗?可以尝试以往写作不同的语言风格,要求准确、清楚、有一定调理。
(设计意图:习得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运用。高年级的学生课上不仅要学习作者的布局谋篇还要从作者的写作风格中受到启发,最终应用到学生个人的写作中。这一步是学生从识记到辨析再到运用的过程。)
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说明性文章原来也可以这么有意思。习作时,我们可以根据要介绍的事物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表达方法,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来写。
板书设计:
松鼠
漂亮 驯良 乖巧
语言活泼 描写生动 条理清晰
【课后反思】
《松鼠》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本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文章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1、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本课前,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松鼠的有关知识,所以学生一下就猜出来了,积极性很高。然后课件显示松鼠的图片:栩栩如生的松鼠形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既直观地显示了松鼠的特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自主识字,合作共赢。
这节课出现的生字新词比较多,所以在自读环节给足了充分读书的时间。在借助拼音读书时,让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进行自主识字。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生帮生,让学生们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自读自悟,深刻领悟。
课件出示主旨性问题:本文写了松鼠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先引导理清文章脉络。再出示相关问题,比如:“请用几个词语概括松鼠的特点”“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喜欢松鼠”“松鼠怎么活动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发现松鼠的特点:机灵。从“没地方住了,没东西吃了”,让学生走近松鼠的内心,体会到着急、担心、害怕的情感,再带着这种情感有滋有味地读课文,语言和朗读两方面均有所提升。
4、对比阅读,感悟写法。
读完本文后,引导学生回顾《太阳》一文,通过对比阅读来探究不同的说明方法,体会不同说明文语言的风格、叙述角度。松鼠
相关信息
外形特点
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尾巴美丽;直竖着身子坐,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活动范围和生活规律
常在高出活动;在夜间活动
行为特征
警觉;敏捷;秋天贮藏冬天的食物
筑巢垒窝
选址:树枝分叉的地方
搭窝过程:搬木片,干苔藓编扎,挤紧、踏平
窝的特点:干净、暖和、舒适、安全
窝口的特点:朝上、端正、狭窄,有圆锥形的盖
其他习性
胎生,每胎三四个;小松鼠过冬会换毛;爱干净,用爪子和牙齿梳理毛发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松鼠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再读课文,弄清思路,细读第1自然段,了解外形,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松鼠教案及反思,共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