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4练习题

    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4练习题第1页
    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4练习题第2页
    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4练习题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4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4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分)如图是某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人性别为男性
    B.其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X)条
    C.此人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 24 条
    D.这个细胞内有 23 对基因
    (2分)下列有关吸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增高B.吸烟者可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C.吸烟可提高兴奋性D.吸烟提高呼吸道的净化作用
    (2分)导盲犬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出行,当盲人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它会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下列有关导盲犬主要特征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体温恒定;②变温动物;③胎生、哺乳;④体表被毛;⑤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⑥导盲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⑦导盲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⑦D.②③④⑤⑦
    (2分)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变形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遗传物质B.能够独立生活
    C.需要摄入营养物质D.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2分)关于以下四种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形虫能进行取食、消化等生命活动
    B.衣藻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C.眼虫借助鞭毛这一运动器官运动
    D.细菌属于真核生物
    (2分)下列是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 器官是睾丸B.形成②的场所是输卵管
    C.①是卵细胞D.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胎儿
    (2分)有关生态平衡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B.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大致不变
    C.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比例大致不变
    D.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平共处,没有任何捕杀和争斗发生
    (2分)下图为染色体与 DNA 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① 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② 上不含遗传信息
    B.正常情况下,每种生物细胞内 ③ 的形态与数目都是恒定的
    C.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③ 的数量全部为 23 对
    D.细胞中 DNA 主要位于染色体上,说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分)如图是根毛细胞、小肠绒毛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式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这三种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细胞一侧的表面形成突起,有利于增大吸收的表面积
    C.这三种细胞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三种细胞内都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2分)“海带炖排骨,玉米炒松仁,蕨菜干炒腊肉”是我们舌尖上的美食,海带、玉米、松仁、蕨菜分别属于
    A.藻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
    C.藻类植物、被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
    D.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裸子植物、藻类植物
    (2分)下列关干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B.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C.先天性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D.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没有关系
    (2分)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模式图,B 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 、 C 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 B 为肺,则 A 中流动脉血,C 中流静脉血
    B.若 A 、 C 都流动脉血,则 B 是心脏的左心房和左心室
    C.若 B 为小肠,则 C 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含量都增加
    D.若 B 为脑部组织细胞,则 C 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不变,氧气含量减少
    (2分)下列四组实验装置中能证明“绿色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的组合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分)下列关于微生物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从放线菌中提取出了青霉素
    B.沼气的应用是人们充分利用甲烷细菌的结果
    C.酸奶的制作是通过酵母菌发酵获得的
    D.微生物应用和基因工程没有关系
    (2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细胞壁
    B.内含遗传物质的是细胞质
    C.所有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能量转换器
    D.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分)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B.躯体运动产生的过程是:神经传来的兴奋 → 骨骼肌收缩 → 牵引骨绕关节活动
    C.蚂蚁是靠“气味”进行信息交流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D.“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是否为先天性行为”用野外采集的成虫和新鲜菜叶作为实验材料
    (2分)雨后,蚯蚓会从洞穴跑到地面上来,这一现象主要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光照B.温度C.营养物质D.空气
    (2分)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光时应选用高倍物镜
    B.降低视野亮度应用反光镜的凹面
    C.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而且比实物大得多
    D. 10× 目镜和 40× 物镜组合,则物像被放大 50 倍
    (2分)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意义是
    A.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B.因为蚯蚓通过体表吸收水分
    C.维持蚯蚓体内水分的平衡D.有利于蚯蚓自由蠕动
    (2分)下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ac 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 b 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大于 n1 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大于 n2 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2分)将等量的唾液和清水分别滴入盛有等量馒头碎屑的试管 A 和试管 B 内,搅拌均匀,再将两支试管放在 37∘C 的温水中 10 分钟,取出试管并滴入碘液,发现 A 不变蓝、 B 变蓝。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唾液不能使淀粉发生变化B.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C.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葡萄糖D.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其他物质
    (2分)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2分)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风速快,水分蒸腾就快B.气温高,能促进蒸腾作用
    C.日照强,水分蒸腾就快D.空气湿度大,能促进蒸腾作用
    (2分)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
    A.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氧气
    B.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
    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
    D.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
    (2分)如图为人工培养的某种细胞中遗传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 A→B→C 完成一次细胞分裂
    B. A 过程完成细胞核中 DNA 复制
    C. B 过程细胞核分裂,细胞质不变
    D. C 过程完成后细胞的数量加倍
    (2分)下列关于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虾、蟹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
    B.虹鳟鱼鳃丝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C.家鸽体内有许多气囊,能减轻身体的比重和辅助呼吸
    D.鳄鱼为变温动物,陆地产大型硬壳卵,生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2分) 2019 年 3 月 22 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 2019 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关于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水在调节体温、排泄废物方面有重要作用
    B.水约占体重的 60%∼70%
    C.水也可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D.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2分)下图 (a) 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对材料处理的示意图,(b) 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湿棉絮包裹鳃盖和躯干部维持其正常呼吸
    B.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C.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 ② 是毛细血管
    D.图中血管 ① 和血管 ③ 分别属于静脉和动脉
    (2分)下列有关近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晶状体曲度过小B.眼球前后径过短
    C.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D.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分)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A.B.
    C.D.
    二、综合题(40分)
    (20分)下列图 1 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 2 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示意图,图 3 是尿的形成示意图。仔细观察,据图回答问题。([ ] 填序号,横线填名称。)
    (1) 图 2 的 A 过程发生在图 1 中的[ ] 处,氧由 细胞运载,沿 (选填:体循环/肺循环)回到心脏的[ ] 。通过 B 过程,氧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的生理活动是 。
    (2) 图 3 示意的生理过程发生在图中的[⑩] 处。D 中的液体成分与[ C ] (结构名称)中的液体相比,少了蛋白质、 等物质。
    (20分)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 和分解者。
    (2) 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写出图中最长的食物链 。食物网中有竞争关系的生物为 。(写出一对)。
    (3) 该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无限制的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4) 当某种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 体内积累的最多。为防止人类生产和生活对该生态系统造成更多的影响,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 【答案】A
    【知识点】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2. 【答案】A
    【解析】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成正比例的关系,吸烟数量越多,发病率越高;可见大量吸烟使肺癌的发病率增高,A正确;吸烟会降低记忆力,分散注意力,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的学习,B错误;吸烟不能提高兴奋性,C错误;吸烟损伤呼吸道,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D错误。
    【知识点】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
    3. 【答案】C
    【解析】导盲犬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导盲犬靠四肢行走,带领盲人安全地出行是学习行为。故选C。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4. 【答案】D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5. 【答案】A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6. 【答案】D
    【解析】A选项: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故A正确;
    BC选项: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能产生①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紊,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②受精卵,故B正确,故C正确;
    D选项: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故D错误;
    故选D。
    【知识点】人的生殖和发育
    7.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是稳定的,是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调节能力越强;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的数量不仅比草食动物多,而且还要维持一定的比例,如三颗草和两只羊,虽然草比羊多,但是不能保持稳定,因此还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同样草食动物要比肉食动物多,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如果人类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人类要遵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规律,不要超过它自身的限度,否则,将来大自然必将报复我们人类。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对生态系统生产性的作用,二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性的作用。
    故选:D。
    【知识点】生态平衡
    8.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9. 【答案】B
    【知识点】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0. 【答案】A
    【知识点】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1. 【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
    12.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
    13. 【答案】C
    【知识点】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14. 【答案】B
    【知识点】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
    15. 【答案】D
    【解析】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故A错误;
    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DNA,故B错误;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所有的活细胞都有线粒体。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如叶片;但有的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如洋葱表皮细胞,故C错误;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故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16. 【答案】D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
    17. 【答案】D
    【解析】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大雨过后,由于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塞满,导致土壤中的氧减少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出洞穴,故D正确。
    【知识点】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18. 【答案】C
    【解析】A.使用显微镜对光时,要把低倍物镜和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止,A错误;
    B.降低视野亮度应用反光镜的平面镜,B错误;
    C.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而且比实物大得多,C正确;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 目镜和 40× 物镜组合,则物像被放大 10×40=400 倍,D错误。故选: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9. 【答案】A
    【解析】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昰空气中的氧气。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润的棉球轻擦蚯蚓身体的表面,其目的是保持蚯蚓体表湿润,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因此,“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意义是“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
    故选A。
    【知识点】观察和解剖蚯蚓
    20. 【答案】A
    【解析】A、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多,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从图示可以看出,在 ac 段,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说明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故符合题意。
    B、 b 点表示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故不符合题意。
    C、植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直进行呼吸作用,在光线较弱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少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此出现图示中 ab 段的情况。故不符合题意。
    D、当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植物体为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关闭了部分气孔,使进入叶片内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并不是不进行光合作用了;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
    21. 【答案】D
    【知识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2. 【答案】B
    【知识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23. 【答案】B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气孔(主要在叶片)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风速加大,蒸腾作用加快,气温升高,日照增强,气孔开放,促使蒸腾作用加快,使空气湿度增大,蒸腾作用减弱。
    故选B。
    【知识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24. 【答案】D
    【解析】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即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所以二氧化碳会依次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进而被呼出;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氧气由肺泡进入血。
    故选D。
    【知识点】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5.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分裂
    26. 【答案】A
    【解析】A.只有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而虾、蟹是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纲,身体都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A错误;
    B.虹鳟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鰓丝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B正确;
    C.家鸽体内有许多气囊,气囊能减轻身体的比重和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C正确;
    D.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为变温动物,陆地产大型硬壳卵,生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D正确。
    故选:A。
    【知识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7. 【答案】C
    【解析】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知识点】水的作用
    28. 【答案】D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29. 【答案】D
    【解析】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所以青少年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造成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凸度过大。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因此选项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近视、远视的形成原因
    30. 【答案】C
    【解析】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在这几幅图中,只有C在外界环境不断受干扰的过程中曲线趋于平缓,这就是说明了,这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高,故C正确;
    故选C。
    【知识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特征
    二、综合题(40分)
    31. 【答案】
    (1) ②;肺;红;肺循环;⑦;左心房;呀吸作用
    (2) 肾脏;肾小囊;葡萄糖
    【知识点】肺循环的途径
    32. 【答案】
    (1) 非生物部分
    (2) 草 → 鼠 → 蛇 → 鹰;兔和鼠
    (3) 太阳能;自动调节能力
    (4) 猫头鹰;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
    (1)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 图中食物链有:草 → 兔 → 鹰;草 → 田鼠 → 鹰;草 → 鼠 → 蛇 → 鹰。其中最长的一条是:草 → 鼠 → 蛇 → 鹰。兔和鼠都以草为食,属于竞争关系;猫头鹰和蛇都以鼠为食,属于竞争关系。
    (3) 该生态系统中草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无限制的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4) 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积越多,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所以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猫头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知识点】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富集、生物部分、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非生物部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

    相关试卷

    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5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5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3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3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6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6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