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5章_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5章_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1页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5章_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2页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5章_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4 分 ,共计60分 , )

    1. 洁厕灵和84消毒液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毒气体是SO2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核D.3种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若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9g
    B.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
    C.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21g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3. 现有一定质量的CuO、CuOH2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 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B.16g

    4. 如图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5.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工业炼铁:3CO+Fe2O3=​=​=​2Fe+3CO2
    B.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 CaCO3=​=​=高温CaO+H2O
    C.正常雨水略显酸性的原因: CO2+H2O=H2CO3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 2Fe+6HCl=2FeCl3+3H2↑

    6.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2C+O2=​=​=​=点燃CO
    B.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C.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HNO3
    D.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Fe2O3+CO​=​=​=高温2Fe+CO2

    7.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速率

    8. 如图是四位同学讨论某个化学方程式的场景.
    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4P+5O2=​=​=​=​=​=点燃2P2O5
    B.C+O2=​=​=​=​=​=点燃CO2
    C.S+O2=​=​=​=​=​=点燃SO2
    D.2H2+O2=​=​=​=​=​=点燃2H2O

    9. 2013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震后灾区人民的饮用水可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制取原理为:2Cl2+xCa(OH)2=CaCl2+Ca(ClO)2+2H2O,此反应中x的数值为( )
    A.1B.2C.3D.4

    10. 使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反应中应选择( )

    A.6HCl+2Al(OH)3=2AlCl3+6H2O
    B.CO2+H2O=H2CO3
    C.NH4Cl+NaOH=NaCl+NH3↑+H2O
    D.4P+5O2=​=​=​=点燃2P2O5

    11.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B.
    C.D.

    12. 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如图是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生成物中丙、丁的质量比为22:9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银和银:元素种类相同
    B.碘酒和白酒:溶剂相同
    C.羊毛和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D.干冰和冰:分子种类相同

    14. 现有如下反应:2CO2+6H2 ​​​X+4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CH4B.C2H2C.C2H4D.C2H4O

    15.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丁质量比为3:2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6 分 ,共计18分 , )

    16.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MnO22H2O+O2↑,填写下表:

    17. 过氧化钠 Na2O2可用作防毒面具等的供氧剂,其原理是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CO2和O2的混合气体34.4g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质量增加了5.6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

    18. 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作用重大,拉瓦锡根据定量实验于1779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后来又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以下是学生们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实验片段,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不相等;猜想二: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请写出甲组同学实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锥形瓶底部放细沙的作用________。
    【反思评价】同学们发现乙组实验结束后天平指针偏右,所以他们认为猜想1是正确的。这种观点正确吗?理由是________。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乙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_______。
    【得岀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6 分 ,共计18分 , )

    19. 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是工业制取盐酸的反应原理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物质类别上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区别是:两种反应物都属于________,而生成物属于________。
    ④从粒子构成上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雨过后的森林里空气特别清新,空气中的氧元素会以O2、O3(臭氧)和O2−等形式存在,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
    ①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臭氧为蓝色、有特殊气味的气体,极不稳定,易分解为氧气。这两种气体从宏观看________相同,从微观看________不同。
    ②空气中含有O2−会使空气变的非常清新,被称为空气“维生素”,从微观看O2和O2−的区别是________。

    20. 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上,新丝绸之路又一次使我国的悠久文化、先进技术走向世界。
    (1)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丝”指的是蚕丝,蚕丝化学成分与动物毛发相似,则蚕丝富含________(填序号)。
    A.无机盐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

    (2)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实现无缝焊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某同学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t1时的溶液质量________t2的溶液质量。(填“=”、“”)

    (2)取t2时的溶液,若浸入一根铁丝,铁丝表面有紫红色固体生成,则t2时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

    (3)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g,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的锌的质量为ng,则m:n=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5章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4 分 ,共计60分 )
    1.
    【答案】
    C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钠、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3、1、2,反应后的生成物
    中钠、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1、1、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有毒气体的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
    ,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物有两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所以一个分子中共含有3个原子核,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生成物中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
    【答案】
    D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
    本题可分析先X、Y、Q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Z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
    【解答】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8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g;同理可以确定Y是生成物,生成的Y的质量为11g;Q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2g;由质量守恒定律,Z是生成物,且生成的Z的质量为9g,故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1g+9g=10g;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12;由题意知,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8g:12g=2:3。
    3.
    【答案】
    B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根据硫酸根质量守恒计算解答。
    【解答】
    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铜,设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铜质量为x。
    H2SO4 ∼ CuSO4
    98 160
    100g×9.8% x
    98160=100g×9.8%x
    x=16g,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
    【答案】
    A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
    由题目中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为化合反应;只要反应则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否为氧化物,则不一定;化学反应中,分子变化,原子不变。
    【解答】
    由题意可知,结合微观示意图,则:
    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正确;
    ②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如果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就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③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未发生变化,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
    ④化学反应中,分子变化,原子不变,故错误;
    ⑤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正确;
    故选A。
    5.
    【答案】
    C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A.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注明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
    B.化学方程式中的生成物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
    C.正常雨水略显酸性的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
    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解答】
    A.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注明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故A错误;
    B.化学方程式中的生成物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故B错误;
    C.正常雨水略显酸性的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C正确;
    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D错误;
    故选C。
    6.
    【答案】
    B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点燃CO2,故A错误;
    B.澄清石灰水为Ca(OH)2水溶液,Ca(OH)2与CO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B正确;
    C.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缺少沉淀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故C错误;
    D.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D错误;
    故选B。
    7.
    【答案】
    D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判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主要有四点:①表示反应物,②表示生成物,③表示反应条件,④反映各物质间量的关系.
    【解答】
    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故不符合题意;
    B、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之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所以不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发生所需的条件.故不符合题意;
    D、在化学方程式中,反映不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所以符合题意.
    故选D.
    8.
    【答案】
    C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解答】
    解:A、不符合反应物质量比为1:1这个特点,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1,生成物会污染环境,再燃放鞭炮时有二氧化硫生成,故C正确;
    D、不符合反应物质量比为1:1,且二氧化碳也不是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C.
    9.
    【答案】
    B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由反应前后钙原子个数相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反应前后钙原子个数相等,则x=1+1,x=2。
    10.
    【答案】
    A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观察图形,我们可以看到实验装置为一开放性装置.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说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和,所以要求,凡是对于应用有气体、烟雾参加或有气体、烟雾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都要求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否则因无法将所有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都计算在内而无法验证.
    【解答】
    解: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没有气体或者烟雾,故可以在开放性实验装置中反应,A正确;
    B.反应物中有气体二氧化碳,不宜在开放性实验装置中反应,B不正确;
    C.生成物中有氨气生成,不宜在开放性实验装置中反应,C不正确;
    D.反应物中有氧气参加,有白烟(即P2O5)生成,不宜在开放性实验装置中反应,D不正确;
    故选A。
    11.
    【答案】
    D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在烧杯中;
    B、密闭容器,反应物没有逸出;
    C、整个装置为密闭容器,生成的气体仍在装置中;
    D、没有密闭容器,反应物氢氧化钠溶液和外界的二氧化碳也能反应.
    【解答】
    A.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在烧杯中;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B.密闭容器,白磷燃烧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C.整个装置为密闭容器,生成的气体没有逸出,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D.滴加氢氧化钠时需要打开上面的活塞,没有密闭容器,反应物氢氧化钠溶液和外界的二氧化碳也能反应,不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D。
    12.
    【答案】
    C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物质的元素组成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计算解答。
    【解答】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点燃3CO2+4H2O。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
    B.由微观示意图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乙为氧气、丙为二氧化碳,乙和丙的元素组成不相同,故B错误;
    C.甲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9:2,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正确;
    D.生成物中丙、丁的质量比为(3×44):(4×18)=11:6,故D错误;
    故选C。
    13.
    【答案】
    C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性质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物质的元素组成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解析】
    【解答】
    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汞元素组成的;银是由银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B.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中的溶剂是酒精;白酒是酒精的水溶液,其中的溶剂是水,选项说法错误;
    C.羊毛和棉花均属于天然纤维,选项说法正确;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冰是固态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4.
    【答案】
    C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解答】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1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4。
    15.
    【答案】
    D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6 分 ,共计18分 )
    16.
    【答案】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2:2:1,17:9:8
    【考点】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由化学方程式2H2O2=​=​=​=​=MnO22H2O+O2↑可知,反应条件是: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反应物和生成物微观粒子个数比=化学计量数之比=2:2:1;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之比,即过氧化氢、水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之比,具体数值为:68:36:32=17:9:8。
    17.
    【答案】
    2Na2O2+2CO2=​=​=​=2Na2CO3+O2,11:32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设CO2质量为x。
    2Na2O2+2CO2=​=​=​=2Na2CO3+O2 固体质量增大
    156 88 212 (212−156)
    x 5.6g
    88x=212−1565.6g,解得x=8.8g,
    则原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8.8g:(34.4g−8.8g)=11:32。
    18.
    【答案】
    4P+502​​​2P2O5,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不正确,天平指针偏右,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B,A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满气球,使整个装置受空气浮力增大或C中反应太快,橡皮塞容易弹出,①③⑤⑥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解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
    【实验探究】
    甲组同学实验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02​​​2P2O5,锥形瓶底部放细沙的作用是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
    故填:4P+502​​​2P2O5;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
    【反思评价】
    这种观点不正确,理由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故填:不正确,天平指针偏右,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优化装置】
    最佳装置是B,A不足之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满气球,使整个装置受空气浮力增大,C不足之处:反应太快,橡皮塞容易弹出。
    故填:B;A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满气球,使整个装置受空气浮力增大或C中反应太快,橡皮塞容易弹出。
    【得岀结论】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原子数目、元素种类、原子种类、物质总质量。
    故填:①③⑤⑥。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6 分 ,共计18分 )
    19.
    【答案】
    (1)①H2+Cl2=​=​=​=点燃2HCl,②氢分子分裂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裂成氯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的重新组合,③单质,化合物,④都是由2个原子构成
    (2)①组成元素,分子构成,②电子数不同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化学反应的实质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物质的元素组成
    物质的微粒性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性质
    【解析】
    (1)①根据反应示意图可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结合化学方程式的是书写解答;
    ②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解答;
    ③根据两种反应物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生成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解答;
    ④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的共同点是1个分子都是由2个原子构成解答。
    (2)①根据氧气的化学式为O2,臭氧的化学式为O3解答;
    ②根据O2−比O2多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解答。
    【解答】
    (1)①由反应示意图可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点燃2HCl;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氢分子分裂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裂成氯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的重新组合;
    ③从物质类别上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区别是:两种反应物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而生成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④从粒子构成上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的共同点是:1个分子都是由2个原子构成。
    (2)①氧气的化学式为O2,臭氧的化学式为O3,这两种气体从宏观看组成元素相同,从微观看分子构成不同;
    ②空气中含有O2−会使空气变的非常清新,被称为空气“维生素”,从微观看O2−比O2多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所以O2和O2−的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20.
    【答案】
    (1)B
    (2)2Al+Fe2O3=​=​=​=高温2Fe+Al2O3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
    (1)蚕丝中富含蛋白质。
    (2)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高温2Fe+Al2O3。
    【解答】
    (1)蚕丝中富含蛋白质;
    故选B。
    (2)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高温2Fe+Al2O3;
    故答案为:2Al+Fe2O3=​=​=​=高温2Fe+Al2O3。
    21.
    【答案】
    (1)

    相关试卷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提升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提升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提升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提升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5页。

    初中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