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21页。
1. 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环绕地球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当它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 )
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B.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2. 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对篮球没有做功的过程是( )
A.运球B.扣篮C.擦板D.跳投
3. 中国选手张湘祥在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62kg级冠军,挺举成绩是176kg,图为他比赛时的照片.他在挺举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最接近( )
A.600JB.1200JC.1800JD.3400J
4. 在一次攀岩比赛中,甲、乙两个运动员的质量之比是5:6,甲用20min完成比赛,乙用15min完成比赛,则甲、乙两人攀岩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之比是( )
A.1:1B. 10:9C.5:8D.5:6
5. 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A、FB,所做功分别为WA、WB,则( )
A.FA=FB,WA=WBB.FABC,把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斜面AC、BC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推上顶端,推力分别为F1、F2,功率分别为P1、P2,则( )
A.F1BC,所以物体沿AC运动时推力较小,即F1W2,根据P=Wt=Fst=Fv可知,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即P1>P2,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8分 )
22.
【答案】
360
【考点】
功的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已知子弹在枪膛里受到的气体作用力为600N,枪膛长为60cm=0.6m,
气体在枪膛里对子弹做的功:W=Fs=600N×0.6m=360J.
23.
【答案】
运动速度,木块移动距离
木块将一直运动下去
【考点】
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
(1)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要利用控制变量法去研究。
(2)物体A动能的大小是通过物体B被撞后移动的距离来体现的。
【解答】
由图可知,质量相同的铁球从不同的斜面高度滚下,铁球到达平面时的速度是不同的,通过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的长短来比较动能的大小;所以探究的是动能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那么,物体B被碰撞后就会永远运动下去,无法比较运动距离的远近,就无法比较物体A动能的大小,达不到探究的目的。
24.
【答案】
挖土机,挖土机,相同时间内做功多少
【考点】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解析】
(1)物体做功快慢的影响因素: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
(2)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采用控制变量法,相同的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或完成相同的功比较时间的长短.
【解答】
解:比较挖掘机与人力挖土做功的快慢,我们可以采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挖土多少;由于挖土机在相同时间内,挖的土多,所以挖土机的做功快,功率大.
故答案为:挖土机;挖土机;相同时间内做功多少.
25.
【答案】
100,70%
【考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功率的计算
【解析】
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功率的计算.
【解答】
解:由题意知,拉力做的功为W总=Fs=Fnh=500N×2×1m=1000J,
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拉力的功率是P=W总t=1000J10s=100W;
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W有=Gh=700N×1m=700J,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η=W有W总×100%=700J1000J×100%=70%.
三、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7 分 ,共计28分 )
26.
【答案】
(1)30
(2)15
【考点】
功的计算
力与运动的关系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功的计算.
(2)本题考查的是力与运动的关系和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解答】
解:(1)由题意知:物体A、B所受的水平推力为F=10N,在水平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3m,则推力对物体A、B所做的功为W=Fs=10N×3m=30J.
(2)由题意知:物体A、B在F=15N的推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和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15N,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有关,当推力增大到20N时,物体A、B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不变,与水平面间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物体A、B所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即为15N.
27.
【答案】
(1)木块运动的距离
(2)速度,质量
(3)甲
(4)在速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考点】
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
(1)让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使钢球获得动能;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若物体做的功越多就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在研究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速度相同是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3)由图知是控制速度相同时,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动能的大小通过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表现出来的;
(4)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相同高度落下时的速度是相同的,与质量无关.
根据实验内容,来推断还可以改变的条件。
通过小球滑行的距离可以直观的观察出质量与动能的关系.
【解答】
解:(1)让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使钢球获得动能;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体现出来的,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就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
(2)使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的高度摆下,可使钢球到达竖直位置时速度相同,从而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3)三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所以第3次实验应保证木块的质量、钢球下摆的高度都不变,因此只能改变木板的长度,所以应采用甲的建议.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在钢球下摆高度一定,即速度一定时,钢球质量越大,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在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8.
【答案】
(1)B
(2)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和动能
(3)B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
(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弹性形变程度。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3)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解答】
解:(1)小明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先是重力大于弹力,做加速运动,最后是重力小于弹力,做减速运动.因此,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时,运动员的速度达到最大,即速度最大的位置在B点;
(2)在从O点到A点运动过程中,小明不受弹性绳弹力的作用,只有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小明的机械能守恒,小明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在从B点到C点运动过程中,小明受弹性绳弹力的作用,小明与弹性绳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小明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小明的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化为弹性绳的弹性势能.
(3)因为在B点小明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所以小明经历多次振荡后,最终将停在B点.
29.
【答案】
(1)0.2
(2)要克服动滑轮重和摩擦做额外功.
【考点】
功的原理的探究实验
【解析】
(1)杠杆实验中,根据W=Gh计算物体被提高度;
(2)在不考虑动滑轮和摩擦的理想情况下才重物做功和动力做功才相等,在实际实验中,动滑轮的物重和摩擦是客观存在的.
【解答】
解:(1)由表格可知,用杠杆实验时提升重物做功W=2J,物重G=10N,
由W=Gh可得,物体被提起的高度:
h=WG=2J10N=0.2m.
(2)利用动滑轮实验时,不仅要将重物提起,还要将动滑轮提起,要克服摩擦阻力做一部分额外功,所以重物做功和动力做功在动滑轮实验中不相等.
记录
提升重物做功
动力做功
实验
物重(牛)
高度(米)
功(焦)
动力(牛)
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米)
功(焦)
杠杆实验
10
________
2
4
0.5
2
动滑轮实验
4
0.3
1.2
2.2
0.6
1.3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1 功单元测试同步训练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第11课时功和机械能习题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