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二节 醇酚导学案
展开掌握苯酚的组成、结构及性质应用
了解醇、酚的结构、性质差异,举例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重点:酚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难点:酚的结构和性质
任务一:苯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定义
酚: 跟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其官能团为 。苯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元酚。
2.结构
3.物理性质
苯酚俗称 ,纯净的苯酚是 晶体,有 气味, 苯酚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2 g,65 ℃以上与水 ,苯酚易溶于 。
[思考]
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该怎么处理?
放置时间较长的苯酚往往是粉红色的,其原因式什么?
任务二:实验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
【实验3-4】苯酚的酸性
[思考]
设计实验探究碳酸、苯酚、碳酸氢根酸性强弱
【实验3-5】苯酚与溴水的反应
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饱和溴水,边加边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化学方程式:
应用:
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实验3-6】
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应用:苯酚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利用此性质也可以检验苯酚的存在。酚类物质一般都可以与FeCl3作用显色,可用于检验其存在。
【学生活动】
、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它们的共性有哪些?对比总结醇和酚的共性和特性。
任务三:知识建构
对苯酚进行知识建构
【答案】
任务一:苯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定义
羟基 —OH
C6H6O 或
3.物理性质
石炭酸 无色 特殊 混溶 有机溶剂
[思考]
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冲洗,再用水冲洗。
放置时间较长的苯酚往往是粉红色的,这是部分苯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致。
任务二:实验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
【实验3-4】苯酚的酸性
[思考]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
①酸性:碳酸>苯酚>HCO3-
②苯酚钠溶液通入CO2生成NaHCO3,酸性比HCOeq \\al(-,3)强。
【实验3-5】苯酚与溴水的反应
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苯酚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实验3-6】
实验现象:产生紫色溶液
实验结论:苯酚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学生活动】
[提示]
(1) 弱酸性; 与Br2的取代反应; 显色反应; 氧化反应;与活泼金属(Na)反应;与羧酸的酯化反应;
(2) 与活泼金属(Na)反应;与羧酸的酯化反应;催化氧化为醛;被酸性KMnO4氧化为;与HX的取代反应;分子间的取代反应生成醚。
(3)均与活泼金属Na反应;均可以燃烧和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均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小结]醇和酚的化学性质比较
任务三:知识建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苯中少量的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使之生成三溴苯酚,再过滤除去
B. 苯酚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C. 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但可以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
D. 苯酚也可以和硝酸进行硝化反应
【答案】D
【解析】略
下面有关苯酚的叙述,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是有机化工原料; 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
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酸性比甲酸、乙酸、碳酸均弱;
不能和硝酸发生反应; 常温下易被空气氧化;
既可以和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纯净的苯酚是粉红色的晶体;
苯酚有毒,沾到皮肤上可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苯酚能与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沉淀.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苯酚能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故正确;
苯酚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错误;
苯酚水溶液呈弱酸性,具有一些酸的通性,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不能使指示剂变色,故错误;
苯酚的酸性比甲酸、乙酸、碳酸均弱,故正确;
苯酚能和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三硝基苯酚,故错误;
常温下苯酚易被空气氧化,呈粉红色,故正确;
苯酚既可以和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醇,又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故正确;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粉红色晶体,故错误;
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苯酚沾在皮肤上不能使用NaOH溶液洗涤,可使用酒精洗涤,故错误;
苯酚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但不是形成沉淀,故错误。
故选C。
下列有机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A. 属于醇类化合物B.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 属于脂环化合物D. 属于链状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A.该物质苯环上直接连着羟基,属于酚,不是醇,故A错误;
B.该物质不含苯环,不属于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B错误;
C.本物质含有苯环,不属于脂环化合物,属于芳香烃,故C错误;
D.该物质是甲基丙烷,烷烃同系物都是链状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A. 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 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 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 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B
【解析】
含有酚羟基,具有酚的性质,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A正确;
B.酚羟基的酸性比碳酸弱,则有机物与碳酸氢钠不反应,故B错误;
C.含有酚羟基,羟基邻位氢原子可被溴水取代,故C正确;
D.含有羟基,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B. 1m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发生加成反应
C. 既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
D. 既可以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溶液反应
【答案】B
【解析】
A.由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故A正确;
B.该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一个碳碳双键,1m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该化合物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所以既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故C正确;
D.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酚羟基,所以可以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与溶液反应生成,故D正确。
故选B。
分子式
结构简式
空间填充模型
球棍模型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1)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入2 mL蒸馏水,振荡试管
(2)向试管中逐滴加入5%NaOH溶液并振荡试管
( 3)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1)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入2 mL蒸馏水,振荡试管
得到浑浊溶液
苯酚没有完全溶解在水中
(2)向试管中逐滴加入5%NaOH溶液并振荡试管
溶液变得澄清
苯酚与NaOH反应
( 3)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出现浑浊
醇
酚
共性
①与Na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氧化反应(燃烧)和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特性
①某些醇消去反应
②某些醇催化氧化生成醛(或酮)
①显色反应(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②弱酸性
③与饱和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醇酚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醇酚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实验3-2,实验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卤代烃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卤代烃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卤代烃,卤代烃的物理性质,溴乙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节 芳香烃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节 芳香烃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苯的物理性质及应用,苯的化学性质,苯分子的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