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_轴对称图形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0871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_轴对称图形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0871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感受“对称”现象,动手操作,感知“轴对称图形”,巩固深化,感悟“轴对称图形”,链接生活,体会对称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本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不涉及“对称轴”的概念揭示,可是让学生从“对称”直接过渡“轴对称”时显得别扭,如何与四年级的教材进行有效衔接。
磨课要点:
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第三节,主要内容为初步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深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教材从物体的对称现象引出轴对称图形,具体形象地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首先利用常见的具有对称性的物体,让学生感悟“对称”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学轴对称图形,突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然后通过画画、剪剪,做出轴对称图形,深入体验“轴对称”的含义。本节课内容既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又为后面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及学习其他的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学习抽象的图形知识时,需要直观形象支撑。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很容易看到对称的物体,因此从生活中对称的物体出发教学轴对称图形,学生接受“轴对称”概念的难度会小一些。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也让学生在生动的活动中更加深刻地感受轴对称。学生对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很感兴趣,把一些对称现象的图片做成课件供学生欣赏,使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更能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策略:
(1)提供素材,激发兴趣。通过游戏猜猜看,让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合作探究,共同进步。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6页例3、例4和相应的“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5题,“动手做”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并获得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识别、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用对折、观察的方法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感受获得图形特征的基本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识别、欣赏、制作等活动中,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轴对称蕴含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 号信封:天安门图形、蝴蝶图形、飞机图形、水杯图形、钥匙图形;2 号信封: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一般三角形纸片。
学生准备:剪刀,手工纸、文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对称”现象。
1.游戏导入:猜猜我是谁。
2.引发思考,理解“对称”。
(1)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两边,注意它们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说说生活总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这样对称的特征?感受对称现象的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还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充分了解。)
二、动手操作,感知“轴对称图形”。
1、同桌合作,分组操作。
师:这些图形你是怎么分类的?这些图形就藏在大家桌上的1号信封里,请大家小组合作,拿出1号信封中的图形来折一折,分一分,再互相说一说你的发现。
(1)学生分组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a、引导学生交流分类的标准,突出对折的需要。
b、引导两种重合的对比,凸显完全重合。
2、揭示课题:像这些图形这样,上下、左右或者斜着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内容就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认识轴对称图形,是概念的学习。建立概念的过程,是感知和完成概念本质属性认识和抽象、概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积累数学经验。由物体的对称到图形的对称这一过渡相当重要,因为要研究的是平面图形的轴对称。通过让学生分一分,正确区分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初步感知图形的对称性,再通过对折后的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的比较,深刻理解“完全重合”,揭示出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
动脑创造,体验“轴对称图形”。
师:看来轴对称图形真是无处不在,你想自己动手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明确要求,理解对折原理。
2.自主创作,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分小组,进行剪一剪创作出轴对称图形。
教师巡视,陆续指导学生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3.想象图形,培养空间能力。
师:剪下图形后有一些材料剩余,老师想知道剩余的材料和哪些图形宝宝是好朋友,你愿意帮它们找朋友吗?
长方形和正方形。
A、引导学生想象剪出平面图形的模样,并验证。
B 、引导学生明确平面图形只要沿着一个方向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2)三角形
师:(举起不对称的三角形)为什么不是这一个三角形?看来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关于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在以后会继续学习。
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通过多次对折验证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动手创作轴对称图形的活动,把学生的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理解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为平面图形“找朋友”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完整的图形,同时可以通过对折验证,进一步巩固轴对称的概念。)
四、巩固深化,感悟“轴对称图形”。
辨一辨
2.找一找
找轴对称的英文字母。
(设计意图:练习分为两个层次,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第一层次练习,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感受判断轴对称要注意形状、图案和里面的文字。第二层次是从英文单词中找出轴对称的字母,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判断。将紫荆花图案,字母N、S等容易引起争议的图形或图案预先画在纸上剪下来,教学时相机提供给学生,以便学生操作沿着,既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也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路深入。)
五、链接生活,体会对称美。
1.欣赏轴对称创造的美丽生活。
2.回顾交流,总结提升。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对称的现象,不仅能体会到对称在生活中的作用,也能进一步感受到对称的美。)
3、实践作业,拓展延伸。
自主阅读书本85页“动手做”,试着创作一个更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收集一些轴对称标识,分类整理后,与同学一起分享、交流。
所用教材内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感知运动,观察表示,认识平移,迁移同化,认识旋转,回顾反思,课中总结,巩固练习,夯实基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活出发,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直观演示,巧妙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反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