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探究新知,联系生活,拓展应用,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关系的过程,初步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
2.初步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意识及能力,初步学会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初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应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2、游戏:看样子游戏中也有学问,这中间也有规律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3、揭题:找规律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规律
1、观察排列规律
(出示主题图)
观察兔子乐园里都有哪些发现?
生说:一个夹子一块手帕……
师根据学生回答,指出这种排列的方法就是一一间隔排列。
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现在你能具体的再来说说,图中都是谁和谁一一间隔排列的呀?
你们刚才提到的一一间隔排列中,都有几种物体?
生可能说:两种物体。
指出: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
2、比较发现规律
这两种物体在数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有一张活动单,一起看。
同桌合作学习,数一数物体个数,并将数据填入下表,观察数据,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反馈。你们有什么发现?
初步发现:两端物体个数多1,中间物体个数少1。
(2)进一步感知规律
拿出任意数量的○和△分别表示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摆成一排,要求每两个○中间画1个△。数数○和△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通过多组不同数据进行反馈。
(3)小结规律
两端物体相同,那么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三、联系生活。
1、抢答游戏:列举个别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求两端物体数量和中间物体数量各两题。)
2、学生举一些生活中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
3、课件出示一些一一间隔排列的图片。
四、拓展应用。
1、广告牌
如果马路边有25根电线杆,你知道有( )个广告牌。如果有30个广告牌,那又会有( )根电线杆。
①指名列式:25-1=24(个) 30+1=31(根)
②大家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之间的关系?
得到:两端物体-1=中间物体 中间物体+1=两端物体
2、锯木头
课件出示锯木头情景图,
(1)把一段木料锯 3 次,能锯成( )段。
(2)把一段木料锯成 6 段,需要锯( )次。
①运用今天发现的规律解决提出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②探索木头段数与锯的次数的关系。
得到:木头段数比锯的次数多1,锯的次数比木头段数少1。
3、河堤种树
学生独立完成。
4、拓展延伸
当两种间隔排列的物体围成一圈时,这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规律?
课件演示,
现在树的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数量相等)
(课件出示)规律变化:一一间隔封闭摆列,两种物体个数相同。
比较上面两题有什么不同?
说明:当两种树间隔栽成一排时,夹在中间的桃树比柳树少1棵;当两种树间隔栽成一圈时,桃树和柳树的棵树相同。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是怎样发现的?你认为这个规律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板书设计:
找规律
两端物体 中间物体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10 9 两端物体相同,那么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
8 7 多1。
13 12
多1 少1两端物体
个数
中间物体
个数
第一组
夹子
手帕
第二组
兔子
蘑菇
第三组
木桩
篱笆
我发现的规律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优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三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多少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周长是多少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接导入,探索周长是多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