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优秀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优秀学案,共4页。
1. 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在a、b两种物质中,___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
(1)(2)
2. 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时.
(1)密闭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如图所示.仔细观察,会看到碘颗粒________,同时玻璃泡内弥漫了紫色的________,碘的这个物态变化叫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__..这种加热的方法叫作_________法.
(2)将碘锤从开水中取出,在冷却过程中仔细观察,看到玻璃泡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_热.
3. 如图所示是分别用温度计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__℃.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下雪后,雪要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会使我们感到冷.
(3)(4)
4. 省油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由上、下两个碗状容器组成,夹层有一小孔与外部相连,如图所示.“上部盛水、夹层盛油”能够省油主要是减慢了油的__________,请你写出一个能够省油的原因:__________.
5.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6. 在晴朗的冬日,气温骤降,雪花飘飞,道路维护者迅速行动,撒盐除冰(如图),这种除冰的原理是降低_________.某同学上网搜索“盐水浓度与凝固点的关系”如表所示.
分析数据得出简要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影《泰坦尼克号》较真实地还原了该邮轮在大海上撞到冰山后沉没的场景,该海域的海水可以看成4.3%的盐水,难怪许多落水者无法忍受寒冷,因为那里的海水温度约为________.
7. 如图甲,这是一支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__________℃;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
(7)(9)(10)
8. 手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等量的100℃开水烫伤会更严重,这是因为__________。但是实际中被开水烫伤的现象经常遇见,而被水蒸气烫伤的现象却很罕见,原因是__________。
9. 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瞬间会出现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情景,可以确定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火焰熄灭前的情景。
10.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______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若将该装置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________℃。
(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会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答: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
11.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教室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窗上,水珠会出现在玻璃的__________、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1)(12)
12. 如图,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这个现象说明了水蒸气__________时要__________热量。
13. 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它还说明了冰是种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根据对联可知冰和水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__________。
14. 液体沸腾的必备条件是:①温度达到__________;②继续给液体__________。用纸盒可以把水烧开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的温度保持不变,且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15.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过程中,下面列出了有关的实验操作:
A.选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D.过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E.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读数;
F.对温度计进行读数;
G.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以上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应把它剔除;剔除不正确的操作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为__________。
16. 在东北,人们冬季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是豆腐里的水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而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7.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
①蜡烛“流泪”
②白糖加入水中后化成糖水
③树叶上的露珠
④春天到了,冰雪消融
⑤湿衣服晾干
⑥炼铁炉中铁化为“铁水”
18. 如图所示的是加热固态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态碘吸热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紫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原因,生活中__________(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18)(20)(21)
19. 香蕉也能钉钉子,在香蕉上浇上适量的液氮,液氮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从香蕉中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导致香蕉中的水凝固,坚硬无比,就能够钉钉子了。
20. 气锅鸡是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1. 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烧杯甲和试管乙内都装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甲烧杯中水沸腾,若不断加热,乙试管中水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因为__________。
22. 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画出了“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第10min10min时处于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2)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1 光的折射导学案,共4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优秀学案,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