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
展开
章末小结与提升
类型1 参照物的选择与判断
1.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 、 (均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
2.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卡车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
3.如图所示,如果判断正在下降的跳伞员是静止的,则下列选项中作为参照物的可能是( )
A.地面 B.降落伞
C.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D.正在上升的无人机
4.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图示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 )
类型2 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
5.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
6.请读出下列被测物体的长度并填在横线上。
甲: cm;乙: cm;
丙: cm;丁: cm。
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类型3 速度与平均速度
8.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后,扬州将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大桥主跨长为1120 m,一列长280 m的动车匀速通过大桥主跨的时间为70 s,则动车的速度为 m/s。
9.小明一家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km/h。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km/h。
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根据图像可以看出甲车做 直线运动;0~5 s内,乙车的速度是 m/s;第15 s时,甲、乙两车相距 m。
11.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1里=0.5公里=0.5 km),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据此可估算出船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
A.150 km/h B.100 km/h
C.50 km/h D.25 km/h
12.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 km/h跑完了其余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 km/h,则v1的值为( )
A.32 km/h B.345 km/h
C.56 km/h D.90 km/h
13.将带有滴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小车运动的时间是7t
C.小车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比全程的平均速度大
D.小车在任一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速度都比全程的平均速度小
14.甲、乙两同学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乘车,后一半时间内走路;而乙在前一半路程内乘车,后一半路程内走路。假设甲、乙两人所乘车辆的速度均为v1,走路的速度均为v2,其中v1>v2,试证明:甲比乙先到达。
章末小结与提升
类型1 参照物的选择与判断
1.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 船 、 榆堤 (均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
2.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卡车向 右 (选填“左”或“右”)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 左 (选填“左”或“右”)运动。
3.如图所示,如果判断正在下降的跳伞员是静止的,则下列选项中作为参照物的可能是( B )
A.地面 B.降落伞
C.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D.正在上升的无人机
4.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图示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 A )
类型2 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
5.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 2.70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
6.请读出下列被测物体的长度并填在横线上。
甲: 1.83(1.82~1.84均可) cm;乙: 1.8 cm;
丙: 1.60(1.59~1.61均可) cm;丁: 1.00 cm。
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A )
类型3 速度与平均速度
8.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后,扬州将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大桥主跨长为1120 m,一列长280 m的动车匀速通过大桥主跨的时间为70 s,则动车的速度为 20 m/s。
9.小明一家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80 km/h。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80 km/h。
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根据图像可以看出甲车做 匀速 直线运动;0~5 s内,乙车的速度是 4 m/s;第15 s时,甲、乙两车相距 10 m。
11.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1里=0.5公里=0.5 km),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据此可估算出船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C )
A.150 km/h B.100 km/h
C.50 km/h D.25 km/h
12.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 km/h跑完了其余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 km/h,则v1的值为( D )
A.32 km/h B.345 km/h
C.56 km/h D.90 km/h
13.将带有滴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小车运动的时间是7t
C.小车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比全程的平均速度大
D.小车在任一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速度都比全程的平均速度小
14.甲、乙两同学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乘车,后一半时间内走路;而乙在前一半路程内乘车,后一半路程内走路。假设甲、乙两人所乘车辆的速度均为v1,走路的速度均为v2,其中v1>v2,试证明:甲比乙先到达。
证明:设A地到B地的距离为2s,甲同学到达B用的时间是t1,由题意得知,2s=v1×t1
整理后可得t1=
设乙同学到达B地用的时间是t2,则
t2=
t2-t1=>0
则t2>t1即甲比乙先到达。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快与慢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快与慢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巩固练习,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三节 快与慢学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三节 快与慢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探究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运动的分类,速度公式的运用,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学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