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苏科版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设计
展开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课时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了解倒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能运用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
【重难点】
重点:会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前面所学的知识.计算:(-2)+(-2)+(-2).
教师:你们知道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吗?小学学习的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非负数)
学生讨论并发言.
教师:那么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所学的运算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符号问题)
学生讨论并发言.
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的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测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如图,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 cm,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 cm,4天后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
教师: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来解决呢?
如果我们用正号表示水位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下降,那么4天后甲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3+3+3+3=3×4=12(cm);
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3)+(-3)+(-3)+(-3)=(-3)×4=?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下面我们来计算下列几个式子(课本P49议一议):
(1)(-3)×4= ;
(2)(-3)×3= ;
(3)(-3)×2= ;
(4)(-3)×1= ;
(5)(-3)×0= .
学生在草纸上演算,教师提示:可以给几个式子都附上实际意义,如(-3)×4表示4天后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3)×3表示3天后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3)×2表示2天后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3)×1表示1天后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3)×0表示现在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
完成五个算式的计算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一列算式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当第二个因数减少1时,积增大3.
教师提问:大家猜想一下,如果第二个因数从0减少为-1时,积会怎么变化?要是减少为-2,-3等呢?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只要有学生回答出第二个因数从0减少为-1时,积从0增大为3,第二个因数从-1减少为-2时,积从3增大为6,第二个因数从-2减少为-3时,积从6增大为9等,就一定要加以肯定.
教师找学生口答下列几个式子的值:
(-3)×(-1)= ,
(-3)×(-2)= ,
(-3)×(-3)= ,
(-3)×(-4)= .
教师提问:通过上边几个式子的计算,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两个有理数相乘时,它的符号和绝对值有什么变化规律?
学生思考、回答:同号两数相乘,积为正数,异号两数相乘,积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绝对值的积.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次提问:那有理数和0相乘,结果如何呢?
学生:有理数与0相乘,结果为0.
教师总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活动三: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
教师总结: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
2.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为0;反之若积为0,则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
注:①在有理数乘法中,每一个乘数都叫做因数;
②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先根据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
活动四:例题讲解
例1 计算:
(1)(-4)×5;(2)(-5)×(-7);
(3)×;(4)(-3)×.
解:(1)(-4)×5
=-(4×5)(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20.
(2)(-5)×(-7)
=+(5×7)(同号得正,绝对值相乘)
=35.
(3)×=+×=1.
(4)(-3)×=+3×=1.
建议:学生板演,教师点评.教师提问:观察本题中的(3)(4)两式,类比小学学过的“两数乘积为1,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同学们能给出有理数互为倒数的概念吗?
倒数:如果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1,那么称其中的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倒数,也称这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例如,3与互为倒数.
注意倒数与相反数的区别:两数互为倒数,积为1,它们一定同号;两数互为相反数,和为0,它们是异号(0除外).另外,0没有倒数,0的相反数为0.
教师提问:数a(a≠0)的倒数是什么?
提示:1除以一个数(0除外)得这个数的倒数,所以a(a≠0)的倒数为.
上面我们研究了两个有理数相乘,那么多个有理数相乘如何计算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个例题.
例2 计算:
(1)(-4)×5×(-0.25);
(2)-35×-56×(-2).
解:(1)(-4)×5×(-0.25)
=[-(4×5)]×(-0.25)
=(-20)×(-0.25)
=+(20×0.25)
=5.
(2)-35×-56×(-2)
=+35×56×(-2)
=12×(-2)
=-1.
观察(1)发现,式子中有两个负因数,积为正数;观察(2)发现,式子中有三个负因数,积为负数.
教师提问: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有关吗?让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
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数还是负数?
(1)2×3×4×(-5);
(2)2×3×4×(-4)×(-5);
(3)2×(-3)×(-4)×(-5);
(4)(-2)×(-3)×(-4)×(-5).
易得出:(1)(3)两式积为负数,(2)(4)两式积为正数.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有关.
活动五:探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计算:和.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派代表展示结果.
教师指出,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有理数的乘法也同样满足交换律.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交换律:ab=ba.
2.计算:和.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派代表展示结果.
教师指出,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有理数的乘法也同样满足结合律.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三个有理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ab)c=a(bc).
3.计算:和.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派代表展示结果.
教师指出,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有理数的乘法也同样满足分配律.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一个数与两个数的积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乘法分配律:a(b+c)= ab+ac.
【当堂反馈】
1.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小于0,和大于0,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符号相反
B.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
C.符号相反,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D.符号相反,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2.如果ab>0,那么a,b( ).
A.都为正 B.都为负
C.异号 D.同号
3.计算:(1)(-25)×(+4);(2)(-0.125)×(-8);
(3)0.1×(-100)×(-0.1);(4)-(-12)×( -)×2;
(5)(+-)×(-36).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要注意在运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时,要仔细审题,看看能否用运算律简便而准确地化简式子,可以将式子进行适当变形,也可用逆向分配律,学会运用技巧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归纳,实践应用,交流反思,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归纳,实践应用,交流反思,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苏科版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