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粤教版第一节 农业课后作业题
展开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农业 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农业是我们的衣食来源、生存之本,无农不稳”这些都形象的说明农业( )
A. 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B. 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
C. 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 D. 我国农业还比较薄弱
2.制约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
A. 科技条件 B. 地形条件 C. 光照条件 D. 水源条件
3.如图是我国某地气候类型图。不适宜在该地种植的农作物是:
A. 小麦 B. 青稞 C. 棉花 D. 玉米
4.关于我国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导产业
B. 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大体上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C. 我国糖料作物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D. 我国四大牧区是按照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来命名的
5.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家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作,但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B. 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
C. 我家在内蒙古草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D. 我家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展好,瓜果特别甜
6.某区域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因地制宜适合发展( )
A. 畜牧业 B. 林业 C. 渔业 D. 种植业
7.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A. 东部平原及丘陵地区 B. 东部平原及中部盆地 C. 西部高原及盆地 D. 中部高原及盆地
8.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 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发展水稻种植业
B. 在半干旱地区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C. 在地势低洼的南方地区,挖泥养鱼,池塘周围种桑树或甘蔗
D. 在坡陡的山区种植树草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9.造成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水源
二、填空题(共4题;共11分)
10.我国北方居民的主食是________,南方居民的主食是________。
11.我国农业用地利用类型包括________、林地、________。
12.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农业以________业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则以________业为主.
13.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是________ . 北方耕地类型是________ , 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南方耕地类型是________ , 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
三、综合题(共2题;共17分)
14.读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最北段大致与________(山脉)相吻合,该线以西可利用土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农业以________业为主。
(2)东部地区的种植业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差异明显。从粮食作物看,以北主要种植________等,以南主要种植________等,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东北平原纬度较高,农作物一年________熟。
15.读材料和“中国区域图及南海诸岛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三沙市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为海南省第三个地级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据材料可知,三沙市所处的海域是________,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_。相邻国家A的名称是________。
(2)长期以来,我国南海海域受到周边国家的非法占有和掠夺。试从资源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________。
(3)图中B处山脉是________,其东北部平原主要种植________。
(4)C地区主要是________ 业。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填字母)。
A、甘蔗 B、水稻 C、油菜 D、青稞
(5)按照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海南岛属于________区,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除了可以发展种植业以外,还可以发展________业。
四、问答题(共1题;共5分)
16.列表比较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种植业上的区别。
项目 | 秦岭—淮河以北(北方地区) | 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地区) |
耕地类型 |
|
|
耕作制度 |
|
|
粮食作物 |
|
|
油料作物 |
|
|
糖料作物 |
|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故A不符合题意;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故B符合题意;
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但题干未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
我国农业还比较薄弱,但题干未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本题考查农业的地位,理解答题即可。
2.【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新疆的地理环境来解答此题.
【解答】新疆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干旱是本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城市主要集中在盆地边缘的绿洲,所以说制约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就是水源不足.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对照地图理解记忆即可.
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适宜种植小麦、棉花、玉米等农作物;青稞主要生长在高原气候分布的青藏地区.根据题意.
故选:B.
4.【答案】A
【解析】【分析】在国民经济中,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而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故A错误,BCD正确。
故选:A
【点评】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D
【解析】【分析】A、与平原相比,山区不太适宜发展农业,但某些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山区,具有发展林业和牧业的有利条件。故A不符合题意。B、因气候关系,我国东北平原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故B不符合题意。C、我家在内蒙古草原,分布有大面积的肥美草原,夏秋时节千里绿海,牛羊如云。是我国重要的牧区。故C不符合题意。D、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瓜果产自于沙漠绿洲。比起其他地方,新疆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个头大,糖分高,香味浓,质量好。新疆沙漠绿洲里生产的甜瓜(如哈密瓜)、西瓜、葡萄、无花果、桃、核桃、椰枣等,其品质要明显高于在海洋性气候下所产的瓜果。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应用题,需要一定的分析能力,考查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知识。
6.【答案】D
【解析】【分析】审题可知,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的耕种;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故选:D
【点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生产部门。由于发展各农业部门所需的自然条件不同,所以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学会审题,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7.【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结合题意,故选A.
8.【答案】B
【解析】【分析】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种植业,符合因地制宜的做法。
在半干旱地区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会造成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现象,不符合因地制宜的做法;
在地势低洼的南方地区,挖池养鱼,鱼塘周围种植桑树或甘蔗,符合因地制宜的做法;
在坡陡的山区种植树草,适宜发展发展林业和畜牧业,符合因地制宜的做法。依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题考查农业的发展,理解因地制宜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异,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种类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
二、填空题
10.【答案】面食;米饭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所以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南方居民的主食是米饭。
【点评】多了解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
11.【答案】草地;耕地
【解析】【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故答案为:草地;耕地。
【点评】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要理解记忆。
12.【答案】种植;牧
【解析】【分析】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北方和南方的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畜牧业分布在西北和青藏地区.
故答案为:种植;牧.
【点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北方和南方的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畜牧业分布在西北和青藏地区.
13.【答案】秦岭﹣淮河一线;旱地;小麦;水田;水稻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旱地南方是水田;北方的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故答案为:秦岭﹣淮河一线;旱地;小麦;水田;水稻.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
三、综合题
14.【答案】(1)大兴安岭;草地;畜牧
(2)小麦、玉米;水稻;气候(气温和降水)
(3)一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最北段大致与大兴安岭相吻合,该线以西可利用土地类型以草地为主,农业以畜牧业为主。(2)东部地区的种植业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差异明显。从粮食作物看,以北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以南主要种植水稻等,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3)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成为了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故答案为:(1)大兴安岭;草地;畜牧;(2)小麦、玉米;水稻;气候(气温和降水);(3)一。
【点评】400毫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耕作制度的地区差异;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也是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它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东南半壁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西北半壁地处内陆,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本题考查了我国的地理概况,理解记忆并读图解答。
15.【答案】(1)南海;琼;越南
(2)南海海域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3)大兴安岭;小麦、玉米、大豆
(4)畜牧;D
(5)湿润;旅游
【解析】【分析】(1)据材料可知,三沙市所处的海域是南海,属于海南省管辖,该省简称“琼”,相邻国家A是越南。
(2)长期以来,我国南海海域受到周边国家的非法占有和掠夺,这是由于南海海域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3)图中B处山脉是大兴安岭,其东北部主要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
(4)C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这里主要是畜牧业,主要农作物是青稞。
(5)按照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海南岛属于湿润区,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除了可以发展种植业以外,还可以发展旅游业,因为这里有热带海岛风光。
故答案为:(1)南海;琼;越南(2)南海海域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3)大兴安岭;小麦、玉米、大豆;(4)畜牧;D(5)湿润 旅游
【点评】南海海域牵涉到许多国家的利益,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区.从雷州半岛往南,渡过琼州海峡,就来到我国最年轻的省份--海南省.海南省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省境除海南岛外,还包括散布在广阔南海中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
四、问答题
16.【答案】
项目 | 秦岭—淮河以北(北方地区) | 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地区) |
耕地类型 | 旱地 | 水田 |
耕作制度 |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 | 淮河以南:一年两熟 |
粮食作物 | 小麦 | 水稻 |
油料作物 | 花生 | 油菜 |
糖料作物 | 甜菜 | 甘蔗
|
【解析】【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划分大致界限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是我国冬季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也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区。正因为这样的差异,导致这里的耕地类型在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而南方地区则以水田为主。耕作制度上也有差异:北方地区因为冬季气温低,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南方地区因为冬季温和,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因为自然环境上的差异,也导致了作物上的不同:北方作物以耐凉、耐旱为主;南方则以耐水、耐热为主。
【点评】此题是通过对比了解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在种植上的差异。
初中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一节 农业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一节 农业精品当堂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工业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工业课时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水资源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水资源同步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