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1,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收集装置,收集的气体较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复习:1、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哪些反应:
KCl O2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2MnO4 MnO2
H2O2 H2O + O2
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比较高锰酸钾制氧气和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制取装置有什么不同?
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反应不需要加热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反应
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反应
归纳:选择收集气体方法的依据
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及其与空气的密度大小关系,可以选择什么样的收集方法?
___________(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点: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 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判断: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思考:如果装置不漏气,放开手后有何现象?
二、氧气制取的实验操作
1、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 防止加热时产生的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2、导气管应与橡皮塞齐平。 有利于排出试管内的空气
3、导气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4、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5、药品应平铺于管底,用外焰加热。
6、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2/3。 防止引发火灾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及步骤:
1、试管口应_______________,防止产生的水珠倒流使灼热的试管底炸裂。
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__________处。
3、伸入试管中的导管____________,以免气体不易导出。
4、试管口放置蓬松的________,防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药品应____________于试管底。
2、酒精灯内酒精不能超过其体积的____________。
1、实验前先_____________再装入药品。
2、加热时应该先_______加热,再______________。
3、待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
4、结束时,先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以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集好氧气的集气瓶,盖上_________,______放在实验台上。
水倒吸,使灼热的试管炸裂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4、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
(1)查(装置气密性)(2)装(装药品,塞紧单孔塞)(3)定(固定试管,先下后上、先左后右)(4)点(酒精灯加热药品)(5)收(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6)离(导管离开水槽)(7)熄(灭酒精灯)
思考:实验完毕后为什么要先移导管后灭酒精灯?
思考:1、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开始产生气体就收集会有什么后果? 收集的气体中含有空气而不纯
答: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例:如图是小涵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指出图中错在哪里?
试管口未放一团蓬松的棉花
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相比有何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______________,但本身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无需加热,清洁,可控制产生氧气的量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粉末来制取氧气时,主要有以下操作:⑴ 放药品 ⑵检查气密性 ⑶集气 ⑷加热 ⑸停止加热 ⑹导管移出水面,其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⑵ ⑴ ⑷ ⑶ ⑹ ⑸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2.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3.为什么要塞一团棉花?为什么试管口要向下倾斜?
答:刚开始有气泡冒出的气泡是空气,收集的气体不纯;当气泡连续并均匀冒出时方可收集。
6.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答:防止加热过程中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污染水槽中的水;防止试管口生成的水倒流进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4.为什么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4.为什么要正放在桌子上?
答:水槽的水倒吸进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用无水的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反应装置中,加热后产生甲烷气体。甲烷的物理性质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1、本实验的气体发生装置可选用————— (高锰酸钾制氧、过氧化氢制氧)装置。2、甲烷气体可用 方法收集。
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______端进气
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______端进气
将上述装置装满水,可以代替排水法的装置,应该从________端进气。
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室制取氧气,5收集氧气装置,仪器名称,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自我诊断检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备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实验分析,木条不复燃,氧气产生很少,产生了大量氧气,木条复燃,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如何理解催化剂,表示AB→A+B,分解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为什么呢,实验步骤是,实验步骤,5收集气体,7后熄灭酒精灯,气体收集装置,使药品受热均匀,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