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
1. 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2. 透过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
3. 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1.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2.透过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藤野先生,大家齐读课题!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难以忘怀的一位老师,说到难忘,我想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一定也有自已难忘的老师,对吗?你用一两句话能评价一下他吗?这位教师是谁?你给他什么样的评价?大家用了不同的词汇来评价自已的老师,很好。大家看屏幕,屏幕上的这位就是藤野先生,他是鲁迅在青年时期在日本求学时的一位老师,那么 20 多年后的中年鲁迅在回忆起这位老师的时候是如何评价他的呢?我们一起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鲁迅先生用了这样一个词来评价他的老师,——伟大。那么在你的印象中一提起伟大一词,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哪些人物形象?(革命烈士、母亲、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非常好。这些都非常地自然呀!老师提到这个词地时候,脑子里想到地也是这样地形象。但是,藤野先生仅仅是日本一个普通地医学专门学校地普通地老师,鲁迅先生和藤野仅仅是有两年地师生情谊,而且后来鲁迅也弃医从文,那么二十多年后地鲁迅,为什么要用“伟大”来赞美自己地老师呢?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探究鲁迅和藤野先生之间是怎样交往的。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的第 11-23 自然段,思考课文选取了“我”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几件事典型的事例?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好,开始。
生:(默读,自主学习)师(提醒):注意批注地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
师:好了吗?哪位同学先说一说第一个问题:选取了那几件典型地事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那么你从这些事中读到了一个怎样地藤野先生?
生 1:我从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我读到了他是一个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老师;从纠正我地解剖图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老师;从关心我地解剖实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老师;由他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地习俗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探索研究精神、实事求是的老师。
师:你回答地真精炼。你能不能从你分析的这些中精选一处,然后结合里边地一两个句子或者词语,具体地来讲一讲?
生 1:就是第一个,课文中说他在我把讲义拿去,然后我拿回来的时候,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不但增加了许多脱落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一一订正了。这个老师他是一位医学老师,然后他不仅把讲义上我忘记抄地东西都加上去,而且连文法错误也一起改正了,所以可以看出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师:他认真负责到什么程度,你能不能再点一点?
生:
师:你刚才提到他是一位医学老师
生:可是他连他和文法错误也一起改正了。
师:对了。连文法地错误也都一一订正,你是意思是说,这一点好像不是
生:跟这一点没有关系,文法跟他教地医学没有关系,但是为了让他能够提高,他还是给他改正过来了。
师:对呀,这个老师负责吧?太负责了!如果要说增加了许多脱漏和地方,还是一个医学教授地职责和话,那么文法地错误就不是他分内地职责了。那应该是哪一方面的职责了?
生:语文老师。
师:哎,对了。应该是语文老师的问题了是吧?应该是他日语基础的问题了。是不是?好请其他同学继续来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好,你来。
生:我从第二件事,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读出了他是一个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的老师。因为他只是因为我将血管移了一点点的位置,他就为我认真改正了。
师:这个同学注意到了 17 段当中地一个词
生:一点
师:哎,一点。而且你为了强调这个移地位置小,你又加了一个字,一点点,这个移动的位置就很小了,对不对,但是藤野先生注意到了,好,你请坐。阅读非常得细致。还有没有?好,你来。
生: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我觉得这个老师是个循循善诱、教导有方的老师。虽然我就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他都把我错误的画图给我纠正过来,可见他非常得循循善诱。
师:你说地这一点好像是严格,那么他地循循善诱的“善”,体现在什么地方?生:第 16 段。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在下臂地血管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
师:下边这段话,第 17 段,我请你和蔼地读一遍。好不好?
生:你看,你将这条应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地确比较得好看些,然而解剖图本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地,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地画。
师:嗯,你的这个句子里面,哪个地方体体现他地和蔼?或者你刚才说得循循善诱?
生:额
师:老师把这个句子给你改一改,好不好?“看,你将这条应管移了一点位置了。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地画。”这样修改你同意么?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他说他和蔼地说道:这样一移,地确比较得好看些。比较委婉,那么,鲁迅听起来呢?
生:心里舒服。
师:对呀,心里舒服,是不是啊,你们也希望听到这样的话,对不对啊?这是委婉地批评,这就叫循循善诱。好,请坐,同学们来看大屏幕,按照你对藤野先生的理解,你觉得屏幕上的这些话,哪一句是藤野先生说地?听说中国人是很迷信鬼的。听说中国人是很相信鬼的。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好,请你说。
生:我觉得第三句话是藤野先生说地。因为这句话表现了对中国人地尊重。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
师:那这样就能表现出对中国人地尊重是么?对一句话
生:是很迷信鬼地,就觉得中国人很封建。
师:好,请坐。其他同学继续来。好,你说。
生:我觉得封建有点贬义的意思。相信只是单纯地相信,敬重程度比相信更深一点,但是藤野先生说话是很委婉的,所以我觉得是第三句话。
师:好,请坐,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意见要表达?刚才这两位同学都注意到了这三个词的感情色彩。第一个词“迷信”是一个贬义词,第二个词“相信”是个中性词,第三个“敬重”是个褒义词。藤野先生没有用贬义词、中性词,而选择了一个褒义词。好,请你再来补充。
生:我认为就是藤野先生和鲁迅的关系是很不错地,所以他跟中国人关系应该是相当不错地。所以他用敬重可以表现出他对鲁迅的尊重和对中国人的尊重。
师:我问你,藤野先生作为一个医学教授,他知道不知道鬼并不存在?
生:知道。
师:他是知道地。从科学地角度,如果我们相信了鬼的存在,实际上这是一种什么?
生:迷信。
师:这是一种迷信。但是藤野先生为什么不直接讲“迷信”呢?
生:因为鲁迅先生是他的学生,他很尊重他。
师:如果他说了鲁迅迷信鬼,那么鲁迅听了会怎样?
生:心里就会觉得很不舒服。
师:很不舒服。很尴尬,是不是?好,藤野先生作为一个医学教授,他自然知道鬼神是迷信的,但是为了出于对鲁迅的尊重,对中国人的尊重,对中国文化地尊重,他选择了一个褒义词。即使这种文化对一个医学教授来讲他是愚昧的,甚至是落后的,即使是这样,藤野先生还是选择了一个褒义词。所以说这不仅仅是词的差别,这是人格的差别。藤野先生就是一个这样的热情诚恳、毫无民族偏见老师。
好同学们,这是刚才我们的总结,我们从鲁迅与藤野先生的这些典型事例中感受到了藤野先生的这些高尚品质,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所以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分别后他感激地说道:一起读!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好,请问我们分析到这里,我们找到藤野先生伟大的全部原因了吗?你觉得我们现在学的这四件事是不是藤野先生伟大的全部原因?正像这位同学所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藤野先生虽然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如果仅凭这样几件事,就让鲁迅先生念念不忘,以至于以“伟大”相称,是不是还有点勉强?——因为这实在不过是一个教师,最多是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本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位藤野先生非常了不起,但这还不全是鲁迅眼里和心里那伟大地一位老师地前部的原因。
下面我们合作探究,体味一段境遇
合作探究:
1.第 1-5 段:在东京、到仙台地鲁迅心情或境遇怎样?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2.第 24-31 段:鲁迅是怀着什么心情回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的?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我左手边地同学,重点着手讨论第一个问题,我右手边地同学,你们侧重讨论第二个问题。好,下面开始。
师:先看第 1-3 段,鲁迅先生的心情,好这边地同学可以回答,好不好?
生:我觉得第 1-3 段写地是作者感到非常地愤懑。因为从第 1 段地最后一句话,“中国清国留学生,戴着油光可鉴的辫子”这个是清国留学生的一个标志,而且他们油光可鉴,表现了中国人精心打扮。从后面扭几扭。表现了他们非常得意。最后一句话“实在标致极了”是鲁迅先生地反语,表现非常地愤懑。
师:非常愤懑!“实在标志极了”,这个东西还读出了反语,从这个反语中还读出了愤懑。非常好!请坐。第 1-3段中有一句话集中地反映了、表现了鲁迅先生这种情感,请问是哪一句话?好,这位同学好像找到了,来。
生:“到别地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师:好,请坐。哎呀,我要离开这了。还有一句话,比这句话更集中、更典型、更能够反应鲁迅先生对东京地态度。好,你来说
生:第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师:这里面有什么情感。刚才这位同学说了,愤懑。这里面有没有愤懑、鄙夷、不屑师:“无非”地意思是只不过,那么“也”字从何而来呢?同学来看屏幕,在《藤野先生》地前一篇《琐记》中他这样写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这抱定希望远涉重洋的鲁迅又怎样呢?“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只消这一句,失望和厌恶之情就跃然纸上了。这个也字表明,并没有因为我到了东京,我地失望和厌恶之情就烟消云散,是不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乌烟瘴气,找不到我要寻求地学问。失望、愤怒,这种情感复杂而沉重于是鲁迅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东京,去了不大地小市镇:仙台。那么到了仙台以后,鲁迅又怎样呢?大家看第 4.5 段,鲁迅地心情和境遇又怎样?哪位同学想好了?
生:我觉得鲁迅很寂寞。
师:很寂寞,从哪里读出来地?
生:从第 4 段最后一句话,“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地厉害,还没有中国地学生”。
师:很寂寞。说地真好。还没有一个中国地留学生。那除了很寂寞,你读地这句话里面,还有能表明鲁迅境况地话吗?比如说“冬天冷地厉害
生:寒气。
师:寒气逼人。是这意思吗?非常寒冷。鲁迅地老家是哪里,你知道吗?不是山东。他是浙江绍兴人,是江南人。江南人到了一个这么冷地地方,他受地了吗?受不了。非常艰苦。好,继续。
生:我觉得鲁迅先生很痛苦。从最后一句,“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下难以下咽地芋梗汤。”我觉得可见他很痛苦,他不愿意喝下芋梗汤,可是每天都要喝下。可见他痛苦。
师:吃地很差,很痛苦。好,请坐下,
生:因为虽然那边蚊子很多,非常冷,但是他睡地时候蚊子无从插嘴师:蚊子无从插嘴。在这样地情况下,他也能睡得着,可见鲁迅地精神非常让人感动,他这种刻苦求学地精神让人感动。虽然别人对他很好,免交学费,还为他地食宿操心,他把这种原因归结为什么呢?
生:“大概是物以稀为贵!”
师:非常辛酸地一个总结啊!那么独处异国他乡,鲁迅在失望、孤独、艰苦、辛酸中苦苦追求啊!那么这些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呢?好,你来。
生:因为从仙台地种种孤独处境,进而写到藤野先生对我地关怀备至,从而更加反衬出藤野先生地形象。
师:那么正是在这样地境遇之下,藤野先生就闯入了鲁迅先生地生活,然后给了他最急需地帮助,如果前面地鲁迅有点山穷水尽地话,后面地鲁迅就突然变得有点,柳暗花明。那现在藤野先生地到来让鲁迅先生有了一种雪中送碳地感觉,好!让我们一起齐读这句话。
屏幕展示第 37 段。
师:现在请刚才讨论第 2 个问题地同学来回答“鲁迅师怀着什么样地心情来写这两件事地?这和写藤野有什么关系?”
生:我觉得鲁迅地心情是愤慨地。
师:为什么?
生:因为当时鲁迅先生是通过自己地努力获得好成绩,但是那些人却认为是藤野先生透露了题目才使得他获得好成绩,他付出过了。但是却被别人误会,当时一定是很愤慨,难受的。
师:那这些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呢?
生:这些是为衬托藤野先生地形象作服务的。因为当时这些日本人对鲁迅先生是不尊敬的,和那些人相比,藤野先生却截然不同,他对鲁迅先生非常好,非常关心他,没有民族阶级歧视。
师:很好。没有狭隘地民族歧视。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你来。
生:我觉得鲁迅地心情还有耻辱之情。在第 31 段,“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地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地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师:他感觉到受到了屈辱。那这些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生:这也是为了反衬藤野先生的形象,写出鲁迅和藤野先生惜别时的情谊浓厚。师:那么这样来看,这一部分的作用有两个。第一个,这两件事是鲁迅和藤野先生分别的直接原因,第二,这两件事为藤野先生提供了一个反面的衬托。也就是说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有着特殊的背景。是什么样地背景呢?是鲁迅在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受辱的时候,是在日本举国都瞧不起中国人,是在中国人自己都麻木不仁的时候。藤野先生说过这样的话:
屏幕展示:周树人君地时候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很可悲地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地时候,所以同级生中也有这样地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相待。——藤野先生《谨忆周树人君》
原来藤野先生对鲁迅地关心是发生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啊!难怪二十多年后,在孤独中战斗地鲁迅从这段温馨、温暖地回忆中汲取到了无穷无尽地力量啊! 一起读“但不知怎地——”(学生朗读第 37 段)
师: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曾经怎样的鲁迅,在一个怎样的境遇之下遇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让我们一起读“但不知怎地——”
(学生朗读第 37 段)
师:(配乐总结)在鲁迅先生离开仙台之后,就与藤野先生失去了联系,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这位异国的恩师,日本有一家出版社,曾经打算出版一套鲁迅选集,专门派人到中国征求鲁迅先生的意见。鲁迅先生说“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选入进去”。
一个偶然地机会,已经在乡野居住地藤野先生,得到了一套别人送来的《鲁迅全集》,他得知昔日的学生已经成了中国的大文豪,他异常的惊喜,但是不久,鲁迅先生就去世了,师生再也没能见上一面。当得知鲁迅逝世的消息。藤野先生严九郎正襟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饱沾毛笔,提笔写了“谨忆周树人君”。
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句话“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师: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这些人与我的关系是怎样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导入新课,教学新课,品味亮点词语,感悟精彩句子,分析主体形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藤野先生教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