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位置与方向
教 学 设 计 | 补 充 说 明 |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 19 页,例 1 及“做一做”,练习五 1-3 题。 教学目标: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在由实物到绘制坐标图 的抽象过程中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家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场所吗?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生自由汇报) 师引导学生:怎样才能准确描述那些场所在你家的什么方向上呢?今天这节课一 起探讨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例1图片:同学们,这是昨晚的天气预报,你从天气预报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对天气预报内容进行修改,不给出方向和距离) 台风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那 么在得知这样的信息后,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呢?(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测算 到达时间) 要测算台风到达时间,首先要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怎样来确定台风中心的准确位 置呢? 1、确定方向。 (1) 加方向标。 师:加方向标的好处是什么?(容易说方向) 方向标加在哪里?(本市) 说说台风中心在什么位置?(在本市的东南方向) (2) 测量角度。 师:知道台风中心在本市的东南方向就可以确定了吗? 有学生提出质疑:不能,因为本市的东南方向范围很大,台风运动的路线不过明 确。 师适时追问:那怎么样才能准确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呢? 小组讨论:怎么样才能准确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呢?(学生汇报结果) 北
西 本市 东 30° |
| ||
|
|
|
100千米 南 台风中心生1:台风中心位于本市东偏南30°。
师:你是怎么量出这个角的度数的?说说你的方法。学生汇报量角的方法,梳理归纳:
(1) 点对点
(2) 线对线
(3) 读出夹角的度数。
师:这是他的方法,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2:台风中心位于本市南偏东60°。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都能描述台风中心的方向,但在生活中我们一般 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小)的方位。
2、确定距离。
师:我们确定了台风中心的方向,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 置吗?
生再次质疑,因为在本市的东偏南30°方向是一条射线,这条射线上的任何点都可 以说是在本市的东偏南30°方向。
师追问:那么怎么样才能确定的台风中心的准确位置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
生:我们只要知道台风中心与本市的距离就可以了。
(课件出示比例尺) 北
西 本市 东
100千米
南 台风中心
师:如果图中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00千米,你能知道台风中心在距离本市多远的地 方吗?现在
你能准确说出台风中心在什么位置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台风中心在本市东偏南30°的方向上,距离是600千米。 3、小结
师:回忆我们刚才是怎样确定台风中心位置的呢?
学生通过回顾梳理,明确描述物体所在位置需要方向(角度)和距离两个条件。 4、现在你能测算出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本市吗?
学生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计算。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2、教材第23页第2题。
3、拓展练习
出示问题:小强看小明在南偏西40度方向上,那么小明看小强在什么方向上? 四、回顾总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第 20 页,例 2 及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实例,能够根据描述,在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确定方向和距离。
教学准备:量角器,直尺、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感知新知。
1、谈话引入: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吗?
2、导入新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信息,请看,从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教材第20页例2(只出示图和对话)
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信息并汇报二、操作绘图,掌握方法。
1、提供相关信息,明确绘图步骤。课件出示收集到的关于台风的信息。
(1) B市位于本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本市200千米。
(2) C市在本市正北方,距离本市300千米。
2、师:要在平面图上准确地标出一个地方的位置,你认为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
3、师生共同梳理
A、先确定好平面图的中心。(板书:定中心)
B、确定方向和距离。(板书:定方向、距离) 4、自主操作,独立绘制平面图。
(1) 估一估:B市位于本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本市200千米。如果在这张图上标出来 ,你估计会在哪里?你怎么觉得在这里?教师指,学生完善。
(2) 画一画:如果要知道它的精确位置在哪里,怎么办?借助量角器和直尺来测量角度和距离。请大家在作业本上把B市在图上标出来。
5、指名展示交流,完善绘图过程。
(1) 学生展示绘制的图,并演示过程,其他同学评议补充。A、你确定的B市的位置在哪里?
B、是怎么确定的?
C、你是怎么量出北偏西30°方向的?量给大家看看?怎么想到量角器要这样摆? 有没有量角器不这样摆也能画出北偏西30°方向的?你又是怎么想的?
D、本市200千米又是怎么确定的?你为什么量出2厘米?其他的同学是不是量2厘米 的?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师总结:为了让大家知道你是表示了多少一般在图的左下角标清楚,这样就不会产 生分歧了,我们的这个平面图上已经表明了1厘米表示100千米,所以画2厘米的同学是正确的。
(2) 、展示绘图过程,明确绘图方法。
看来画图的过程有些复杂,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整个过程(板书:先确定起点, 再确定方向,最后确定距离)。
(3) 、出示:台风到达本市后移动的速度为40千米/时。 现在你能测算出台风小红星几小时到达B市了吗?
6、运用绘图方法,提高绘图技能。
请大家用这种方法,根据第二条信息,把C市的位置在图上标出来。
(1) 自主画图。
(2) 同桌检查(纠错)。
(3) 演示强化。7、拓展提高。
师:老师再增加一条信息, D市在B市的北偏东35°,距B市350千米,D市也受到了台风影响,你能在图上画出D市的位置吗?
(1) 生根据信息,独立画图。
(2) 生汇报画图步骤。
(3) 根据学生的汇报师在黑板上演示。
(4) 思考:请问D市在B市的北偏东35°方向上,那么B市在D市的什么方向上, 距离多少千米?
三、应用方法,解决问题。教材第2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现在你对画这样的图有什么心得了吗?谈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第 22 页,例 3 及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掌握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 路线图。通过绘制路线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量角器、直尺、题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巩固所学知识。
1、提问:我们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可以从哪两方面描述呢? 学生思考回答。 饭店
2、出示图片。
30 米
40°学校
提问:(1)你能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呢?
(2) 追问:那你能说说学校在饭店的什么位置吗?
(3) 试着说一说从学校到饭店怎么走?从饭店到学校又该怎样走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出示教材第 22 页例 3 情境图。1、观察图片,提取信息。
提问:观察图片,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课件展示:经过几个路段?简要描述台风的移动过程。
(1) 、小组合作,分段描述路线。
(2) 、汇报交流
课件展示:以谁为观察点,什么方向,距离多少。
①第一段:台风生成以后,向西移动 540 千米。说说你是怎么确定方向的?
课件展示:出发点即为观测点,在观测点画十字方向标。
②第二段:台风生成以后,向正西移动 540 千米,然后向西偏北 30°方向移动600 千米到 A 市。
课件展示:你们是怎么判断方向和距离的?以谁为观测点。
以 540 千米处为观测点,画十字方向标,A 市在西偏北 30°方向距离 600 千米。
③第三段:从 A 市向北偏西 30°移动 200 千米到达 B 市。课件展示:你们是怎么判断方向和距离的?以谁为观察点?
以 A 市为观察点,画十字方向标,B 市在北偏西 30°方向 200 千米处。
④第四段:从 B 市向正西方向移动 100 千米。
课件展示:你们是怎么判断方向、和距离?以谁为观察点? 以 B 市为观察点,画十字方向标,正西方向距离 100 千米处。2、总结提升。
通过分段描述台风的路线,你发现什么?(移动过程中观测点发生了变化) 追问:观察点发生了变化,我们怎样来确定方向和距离呢?
3、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整个移动的过程。
提示:三看:一看起点在哪里。二看方向向哪里偏。三看长度,看看有几个长 度单位。
(二)、学画线路图。
提问:如何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出示教材第 22 页“做一做”。 1、先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要画出路线示意图,应先确定什么?组织学生议一议,使学生明确:先确定你出发 时的位置,1 厘米代表多少距离。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画一画。
3、展示各个小组画出的路线表示示意图,全班评价。
4、小结绘制路线图的步骤和方法:
(1) 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度。
(2) 确定起点的位置。
(3) 根据描述,从起点出发,找好方向和距离,一段一段地画。除第一段(以起点 为观测点)外,其余每段都要以前一段的终点为观测点。
(4) 以谁为观测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十字”方向标,然后判断下一点的方向和 距离。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根据所给越野路线填空。 2
350 千米 20° 200 千米
终点 25° 1
350 千米
40° 起点
从起点出发,先向( )偏( )( )方向走( )千米到 1 号点,再向( ) 偏( )( )
方向走( )千米到 2 号点,最后向( )偏( )( )方向走( ) 千米到终点。
2、教材第 26 页第 8 题。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画一画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对各知识点的整理与复习。教学难点:如何有序的整理知识。
教学准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师:同学们,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刚学习的第二单元 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谁能说一说第二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1、小组交流。
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学生说板书。
描述物体的位置
位置与方向
确定物体的位置 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描述及绘制路线图
确定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观测点,再确定方向,最后确定距离。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向上,距离是 千米;
向上,距离是 千米。
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艇现在在 A 处。请在平面图上确定船只的位置。
在我潜水艇西偏北35°方向上,约 1500 米处发现一艘船只。
3、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出示问题:小强看小林在( ),小林看小强在( )。A、北偏东 50° B、东偏北 50° C、西偏南 40°
4、描述路线图,绘制路线图。出示问题:沙漠驱车越野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A、在起点的东偏北 40°方向距离 350 千米的地方是点 1。B、在点 1 的西偏北 25°方向距离 200 千米的地方是点 2。C、终点在点 2 的西偏南 20 °方向距离它 300 千米的地方
(1) 点 1 的西北方是 ,终点在起点的 方向,点 2 在起点的 方向。
(2) 说出具体路线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填一填。(小黑板出示图)
(1) 以车站为观测点,学校的位置是( )偏( )( )度,距离车站
( )米。
(2)银行的位置是( | )偏( | )( | )度,距离车站( | )米。 |
(3)邮局的位置是( | )偏( | )( | )度,距离车站( | )米。 |
2、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建筑物的位置。(用 1 厘米代表 100 米)
(1) 超市在百货大楼的正北方向 200 米处。
(2) 医院在百货大楼的南偏西 30 度方向 250 米处。
(3) 书店在百货大楼的东偏北 40 度方向 150 米处。
(4) 小萍家在百货大楼北偏西 45 度方向 200 米处。
(5) 小梅家在百货大楼东偏南 20 度方向 100 米处。3、看图完成问题。
(1) 体 育 场 在 广 场 的 偏 的 方向上,距离约是 米;广场在体育场的 偏的方向上。
(2) 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请写下来。
4、师:用你喜欢的游乐项目设计一个“开心游 乐园”好吗?并描述各个游乐项目的位置。相信你一定是个富有创意的设计师。
(1)学生自己创设。(2)汇报交流:学生作品展示。 四、小结质疑。
谁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 哪些地方?
板书设计: 描述物体的位置
位置与方向
确定物体的位置 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描述及绘制路线图
确定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观测点,再确定方向,最后确定距离。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课,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在统一位置中导入新课,抽象情境,在活动中认识数对,矛盾冲突,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课堂总结,在回顾中反思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2 位置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2 位置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从具体情境中引出“数对” 1,抽象出方格纸用数对表示位置,巩固练习深化数对的认识,例举实例感受数对服务于生活,了解数对源于生活,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