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1、使用工具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使用工具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聚焦,拓展,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分析
《使用工具》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而本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及其中蕴含的机械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多角度的评价,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使用过的工具;第二部分,选用什么工具好。这两部分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是,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发言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①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②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③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科学探究】
①尝试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
②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科学态度】
①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
②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
教学重点
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记录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等。
5.教学实施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聚焦
1.出示谜底为螺丝刀、扳手、锄头的谜语。
2.工具改变生活,生活离不开工具,引出课题。
生猜。
通过猜谜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引出课题。
探究
活动(一)
回忆曾经使用过的工具。
窗花由什么工具做成?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还能做什么?
你曾经用过哪些工具?它帮你做了什么事情?
4.这些工具你认识么?
生自由回答。
生交流,完成记录表。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经验,考虑工具的性能,如: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对工具进行客观评价。
活动(二)
选择恰当的工具。
取钉子,用哪种工具合适?
实验验证。
汇报交流。
生观察木板,思考:可能会用到哪种?说明理由。
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习,促进思维的深度参与。
三、研讨
为以下活动选择合适的工具。(升国旗、搬油桶、挪石块)
说明选择理由。
生思考交流。
生讨论交流,指名反馈。
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拓展
视频:厨房创意小工具、现代清扫工具。
生观看视频,谈感受。
使学生意识到科技的发展、工具的使用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的便利。
五、总结
1.机械、简单机械的定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使用工具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应用,能力提升,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使用工具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1、使用工具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使用工具和材料拼装小物件,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