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过关检测卷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单元过关检测卷(二)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单元过关检测卷(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单元,写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阅读理解(60分)
(一)现代文(28分)
两张纸条(13分)
那天,我妈骑三轮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说,她遇着好人了。
坐在沙发上,还自顾自絮叨起米。
当我听见那人把我的三轮碰歪了,我这才把头转向母亲,发现她衣服上粘满尘土。我妈却仿佛捡了大便宜似的,仍滔滔不绝。
马路上一一个人也没有,他却制住车子,跑过来扶我,问我摔坏了没有。我踢蹬踢蹬腿,再甩甩胳膊,说,没事儿。他仍然不走,非让我走几步。确定我真的没事后,又把我搀到车上,说,骑上去试试,看车摔坏了没有。
你说一个大男人家怎么婆婆妈妈的,于是,我推开他说,快走吧,我也该回家做饭了。我蹬起三轮就走了。哪曾想,他又追了上来,塞给我一张纸条,说是他的手机号......
这时,我忙不迭地问我妈,纸条呢?我妈说扔了。说完,站起身来就往厨房走。我妈突然哎哟-声。我问怎么了,她朝我摆摆手说,没事儿。可是,第二天,我妈就起不来床了。
我把我妈送进医院。当我把做B超,CT等检查单拿蛤医生时,医生说得马上做手术。我在办理住院手续时不停地抱怨母亲,狠狠地想,一定把那个好人找出来。面对一-笔不菲的费用,我用命令的语气对妈说,你再好好想想那条。我妈迟迟疑疑地说,想不起来了,一边不停地在各个衣克里摸来摸去。我妈突然颤抖着声音喊,找着了。真是老天有眼。
我用发颤的手指按下那个号码。关机。一连几天, 都是这两个字。这就是您老人家遇见的好人!
我妈却仍然辩护说,兴许人家手机没电了呢。但明显没了底气。
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娟,我心里就有多阴晦。但我不敢再埋怨我妈。这件事情以后,她在我面前像个债务人似的,一天到晚大气都不敢喘,让人心疼。
出院后一天,我家门铃响了,我开门一看,一位头发花白,脊背略为佝偻的大叔,手里拎着一口袋水果,拘谨地站在我家门前。木等我开口,母亲急慌着把他让进屋里。
他吞吞吐吐地说,家里出了点事,一直脱不开身
我明白了,打断他说,您啥也别说了,十万元的住院费。
我妈连忙打圆场;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他说,那天悠走后,我不放心,悄悄跟着,您进了家门才离开。他忽而把头转向我说,您请假照顾大娘,单位要扣钱的吧,一并算到我头上。
我妈接过去说,这可使不得,要不这样吧,十万,咱们一人摊一半。再说,那天要不是我急着回家做饭,也不会
他说,这钱怎么能让您拿呢?稍作犹豫,他不好意思地接着说,我一下拿不出这么多,我先给您打个欠条行不行?您放心,我一定尽快还清。
我没好气地说,又来一张没用的纸条?
他的脸腾地红了,说,对不起,那天我手机丢了,换了新号。
说完,他一癀一拐地走向书来,准备蛤我打欠条。他注意到,我有意无意看着他不太自然的走姿,于是,提起裤脚,坦然地说,两条假腿,车祸中没的,撞他的人跑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节)
1.文章中,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心理发生了五次变化,请根据示例进行概括。(3分)
冷淡→ → → → 纠结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4分)
(1)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媚,我心里就有多阴晦。
(2)一位头发花白,脊背略为佝偻的大叔,手里拎着一口袋水果,拘谨地站在我家门前。
3.从全文看,以“两张纸条”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分)
4.小说以省略号结尾,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如果将情节补充完整,你认为“我”还会要求大叔还钱吗?请作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烟火里的疼爱(15分)
①那日回到家时,天色已晚,舟车劳顿的我很没精神。原想吃点水泡饭就得了,洗洗便睡。
②母亲不同意,她说知道我要回来,白天就买好了饺子皮,下午剁肉做馅儿,晚上包好了就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饺子,空着肚子的人哪能睡一场好觉?于是,她让我歇着,自己开始忙活。
③虽然一身倦意,但我看着清瘦的母亲端来菜肉馅儿,拿出圆筛子,放上一碗水,摊开了饺子皮,熟练无声地包着饺子,我不再好阻止。灶台旁放着的花茶,那是我过年时带回家给她泡着喝的,常听她说受凉嗓子疼,想着花茶会润喉滋脾。我过去打开一看,还有很多包,就问:“怎么没泡呢?”
④她抬头望了我一眼,继续低头包饺子。“白开水就行了,冲茶多麻烦啊。”“那包饺子不麻烦吗?白开水泡点饭不是更省事吗?”我对她的这种矛盾说法不依不饶。
⑤母亲回道:“你回来了做什么都不麻烦,我一个人哪怕是喝茶都觉得费工夫。”我没有答话,实在不知道如何回应这份她觉得理所当然的疼爱,我既心暖又心疼。
⑥平日她一人在家的时候,若不是过节的日子,很少煮肉烧鱼,常常是炒点自家长的蔬菜,烧一个汤便能完成一日三餐。耗费时间精力的,如包饺子、擀面、烙饼之类,她更是不愿意忙的。
⑦可我回来了,她必然是要大肆在油烟里做各种吃的,从不怕麻烦。回到家的第二个晚上,她捧出田里留的最老的南瓜,切开,打算烙南瓜饼。她笑意浓浓,拍着南瓜给我看:“南瓜越老越香,特意给你留着,做南瓜饼的手艺可是从你外婆那里学来了。”听她得意的语气,我真觉得她好像一个等着被夸的孩子。然而我知道,做南瓜饼耗时货力,光站在灶台边一个个煎就需一两个钟头。
⑧母亲愿意用整晚的时光去为我做南瓜饼,她说每次吃都会想起外婆,每次微出来都会想是否和外婆曾经为她做的一样。我知道,她是想我以后吃到南瓜饼也会想到她,吃不到就会深深想念,她想将她做的味道烙进我的生命里,念念不忘。
⑨我看着母亲用勺子一点点将南瓜肉刮下来,那逐渐堆砌的南瓜肉儿卷着边,在瓷盆里精致得很,仿佛是艺术品。再将鸡蛋打在南瓜肉里,放上切好的一堆碎葱,然后撒上盐、倒上豆油、添点味精。这时去看瓷盆里的南瓜,大片的黄配上新鲜的绿色,没有被破坏的鸡蛋就像娃娃躺在上面,单单去看,我就觉得世界的幸福应该都汇聚在那里了。
⑩母亲让我起火热锅,她则将面粉散落在南瓜肉里,和配料搅拌在一起。“我们一会儿就可以尝到香喷喷的南瓜饼了,明天中秋节,还可以盛两个放盘子里祭月亮母亲站在灶边等着锅热,往窗外看着那轮已经渐圆的月亮,她应该是挺开心的,这个中秋不再是一个人过了。
⑪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刻,母亲在锅边用勺子一个个烙着,锅里的南瓜裘着面粉一点点变得金黄,散发出沁人的香,她的脸上有着满足的笑容,说着一些寻常的话。我添着柴火,时不时跑到她身边,眼馋着锅里的南瓜饼,嗅一鼻子的南瓜香,体会着油烟里的她的快乐。外面的月亮就安静地照着屋内的我们。
⑫待第一锅的饼熟了出锅,母亲就用筷子夹了一块让我张嘴尝。她常说“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眼里始终是孩子”,所以我就真像一个孩子接受着她的宠溺。母亲做的南瓜饼,有着整个秋天的味道,带着烟火里的深情,无声无息就入了生命里。
⑬月亮已经升至树梢,皎洁圆润,安静地照着屋内的我们,村子里一片宁静和清凉。满满一盆的南瓜饼在屋内散发着清香,我们边烙边吃,早就吃不下了。全部烙好后,母亲收拾碗筷,洗刷锅盆,这才发现刮南瓜肉的时候太过用力,手指都划出了小口子,沾水了会隐隐作疼。我说:“给你吹吹吧,再贴上创口贴,怎么那么不小心呢?”
⑭母亲憨憨地笑着:“忙着做好吃的,一点儿都没觉得。你回来了我高兴,一点儿都不疼。”她身上满满的南瓜香,还有岁月静好的味道,一并让回家的我感到心安。
⑮母亲在,家才是我日夜思念的地方,她做的所有饭菜,今生难忘。我会永远记得母亲在烟火里给我的疼爱,带着温暖走过日后的岁月。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6期,有删改)
5.文章围绕“我和母亲”写了三件事,阅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在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关的情节。(2分)
→ →“我”给母亲贴创可贴
6.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词句。(4分)
(1)母亲做的南瓜饼,有着整个秋天的味道,带着烟火里的深情,无声无息就入了生命里。(从词语含义的角度分析)
(2)月亮已经升至树梢,皎洁圆润,安静地照着屋内的我们,村子里一片宁静和清凉。(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7.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8. 文章标题“烟火里的疼爱”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9.文章写的是母亲,却多次提到了外婆,有什么作用?(3分)
(二)古诗文
10.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古诗词阅读(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唐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1. 【甲】【乙】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但他们写诗时的境况不同,【甲】诗所写之人羁旅在外,是旅人,【乙】诗所写之人是 “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 之情。(2分)
12.甲诗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试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文言文阅读(14分)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②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③,盍改之乎?不然,迨④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李生论善学者》)
【注释】①还:同“旋”,掉转身。②故:特意。③厌:满足④迨:等到。
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B.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C.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D.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学而时习之 学者之大忌
B. 人不知而不愠 王生益愠
C.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D. 温故而知新 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15.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3分)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 甲文只是强调学习要善于思考,乙文强调学习要不耻下问。
C. 甲文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乙文可以看出王生是一个知错能改,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的人。
D. 甲乙两文都主张虚心向优秀的人学习。
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17.甲乙两文,你认为哪些学习方法对你有很大的帮助?结合自身学习特点,谈谈感受。(3分)
(三)名著(8分)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8.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的两件事是 、 。(3分)
19.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 (地名)学医的生活,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 的想法。(2分)
20. 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故乡》 均选自这个集子。
B.《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C.《白洋淀纪事》收入的作品中,《荷花淀》《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最负盛名。
D. 《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创作于1934年初,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二、综合运用(10分)
2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离开人声鼎dǐng沸的城市,不用再面对那些来势汹汹的压力,来到芳草萋萋的森林,尽情享受那qìn人心脾的花香。
dǐng qìn
2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 ,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 “ 。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侄儿在安史之乱中义不从贼,全家惨遭杀害。颜真卿 ,写下《祭侄文稿》,其字笔画粗重,字字独立,痛切之情读之可感。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A.变幻莫测 别具一格 义正词严
B.变幻莫测 别有用心 义愤填膺
B.变化多端 别有用心 义正词严
D.变化多端 别具一格 义愤填膺
2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应城的城市特色。
B. 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D.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
24.综合性学习。(4分)
认识统编教材
【材料一】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说。
附:人教版和部编版教材部分内容对比
【材料二】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这一栏里经常会出现文言文,一年级下册已经要求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最明显的变化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
【材料三】正如大家所说,新版语文教材主治学生不读书的毛病。初中教材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教读课设计比较丰富,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自读” “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出部编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不同。(2分)
(2)结合【材料三】谈谈新教材对孩子们学习语文有什么帮助。(2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5.请你以“你____的样子真美”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全,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600字以上,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七年级语文(上)单元过关检测卷(二)
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主观题应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和语言表达方式,意对即可,不要求语言表达一致。
1.(3分)焦急; 埋怨(抱怨);愤怒(生气)
2.(4分)(1)运用反衬或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我”在母亲车祸后,既心疼母亲,又愤怒被人欺骗的郁闷心情。(2分)
(2)通过肖像(或外貌)描写,表现大叔生活困难,处境不如意,暗示他诚信、善良的性格特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分)
3.(3分)① “纸条”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由失号码条到得号码条,最后打欠条,使文章结构连贯,一步推动情节的发展。②刻画人物形象,正是通过这两张纸条的展示,揭示大叔诚信、善良的性格。③深化文章主题,大叔作为车祸的受害者,反而始终坚守诚信的美德,发人深省。
4.(3分)示例一:不会。结尾处既点出了大叔同样是车祸受害者、生活十分困难的事实,也通过“有意无意”这一神态描写,暗示了“我”态度的变化。“我”放弃让大叔还钱情节的补充,更能表现出对善良、诚信美德的褒扬。
示例二:会。从全文来看,“我”的家庭并不富裕,十万元并不是个小数目,情节中也有母亲一人摊一半的暗示,而且“我”的态度一直比较恶劣。通过要求还钱这一结尾的补充,更能流露出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日益沦丧的忧虑与反思。
(能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阐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2分)
5.(2分)A 母亲为“我”包饺子
B母亲为“我”烙南瓜饼
6.(4分)(1)“无声无息”是“没有声音和气息,形容没有动静或没有什么影响”的意思,文中指南瓜饼中承载的母亲深沉无私的爱默默地融入了“我”的生命中,不求回报。(2分)
(2)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描写了月色的美丽皎洁,营造舒适宁静和谐的氛围,烘托出“我”和母亲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情景。(2分)
7.(3分)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1分)结构上,照应了文题,总结全文;(1分)内容上,点明主旨,抒发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1分)
8.(3分)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母亲是通过做饭来表现对“我”的疼爱;(1分)“疼爱”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歌颂了母爱以及对母亲的感恩;(1分)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9.(3分)从侧面表现了母亲想像外婆一样通过做饭来表达自己对儿女的爱,丰富了母亲的人物形象,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即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都对自己苛刻,对儿女却无私奉献,愿意倾其所有。
10.(6分)略
11. (2分) 征人 思乡
12. (2分)从“炼字”角度和诗句蕴含的事理角度答题都可以。
13. (2分) C
14. (2分)B
15. (3分)B
16. (4分)(1)略
(2)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是希望听到真理啊!
17.(3分)略(言之有理即可)
18. (3分)《藤野先生》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19. (2分) 仙台 弃医从文
20. (3分)A
21.(2分)鼎 沁
22.(2分)D
23.(2分)B
24.(4分)(1)示例:部编教材增加革命传统教育内容;部编教材增加传统文化内容;部编教材对学生理解、背诵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每点1分,至少答出两点。共2分)
(2)示例:新教材将初中教材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治学生不读书的毛病,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走进绚丽美妙的语文世界。(2分)
25.作文评分标准参见下表:
评分要求:1.本题满分50分,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3项4个等级给分。发展等级中有一 项突出可得6分;
2.整体把握,以4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题 号
一
(60分)
二
(10分)
三
(50分)
总分
(120分)
得 分
学 段
优 秀 古
诗 文
占所有选篇比率
革命传统教育
小学1至6年级(12册)
124篇
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20篇/年级】
小学40(篇)
初中7至9年级(6册)
124篇
51.7%【40篇/年级】
初中29篇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
字
基
础
等
级
(44分)
内容
(20分)
一等(20—18分)
二等(17—15分)
三等(14—12分)
四等(11—0分)
切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符合题意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离题
无中心
无内容
表达
(24分)
一等(24—21分)
二等(20—17分)
三等(16—12分)
四等(11—0分)
语言通顺流畅
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语言较通顺
结构完整
层次较分明
语言不通顺
结构欠完整
层次不分明
语病较多
结构不完整
层次混乱
发展等级
(6分)
1.见解深刻 2.描写细致 3.感情真挚 4.构思新颖
5.有文采,有个性 6.书写工整,文面整洁,标点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单元过关检测卷(六),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理解,综合运用,写作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单元过关检测卷(五),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理解,综合实践,写作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单元过关检测卷(四),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五单元,阅读理解,综合运用,写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