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6 阶段重点突破练(一)习题第1页
    专题6 阶段重点突破练(一)习题第2页
    专题6 阶段重点突破练(一)习题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本单元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本单元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判定,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19·阜阳校级期末)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l,在前10 s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l·L-1·s-1,则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1.6 ml B.2.8 ml
    C.2.4 ml D.1.2 ml
    答案 B
    解析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v(B)=0.5v(A)=0.5×0.12 ml·L-1·s-1=0.06 ml·L-1·s-1,则Δc(B)=0.06 ml·L-1·s-1×10 s=0.6 ml·L-1,Δn(B)=0.6 ml·L-1×2 L=1.2 ml,故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4 ml-1.2 ml=2.8 ml。
    2.(2019·成都航天中学高一期末)在2A(g)+B(g)3C(g)+4D(g)反应中,下列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B)=0.3 ml·L-1·s-1
    B.v(A)=0.5 ml·L-1·min-1
    C.v(C)=0.8 ml·L-1·s-1
    D.v(D)=1 ml·L-1·min-1
    答案 A
    解析 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项,eq \f(vB,1)=eq \f(0.3 ml·L-1·s-1,1)=0.3 ml·L-1·s-1;B项,eq \f(vA,2)=eq \f(0.5 ml·L-1·min-1,2)=0.25 ml·L-1·min-1≈0.004 2 ml·L-1·s-1;C项,eq \f(vC,3)=eq \f(0.8 ml·L-1·s-1,3)≈0.27 ml·L-1·s-1;D项,eq \f(vD,4)=eq \f(1 ml·L-1·min-1,4)=0.25 ml·L-1·min-1≈0.004 2 ml·L-1·s-1。显然选项A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
    3.把0.6 ml X气体和0.6 ml Y气体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5 min末生成0.2 m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l·L-1·min-1,则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为( )
    A.1 B.2 C.3 D.4
    答案 A
    解析 5 min内W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W)=eq \f(\f(0.2 ml,2 L),5 min)=0.02 ml·L-1·min-1,利用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l·L-1·min-1,则v(Z)∶v(W)=0.01 ml·L-1·min-1∶0.02 ml·L-1·min-1=n∶2,所以n=1,选项A正确。
    4.(2019·江西吉安期末)把2.5 ml A和 2.5 ml B混合放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 5 s反应达平衡,在此5 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l·L-1·s-1,同时生成1 ml D,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x=4
    B.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之比为6∶5
    C.5 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v(B)=0.05 ml·L-1·s-1
    D.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50%
    答案 D
    解析 根据C的平均反应速率可以算出5 s内C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2 ml。根据“三段式”法进行分析:
    3A(g)+B(g)xC(g)+2D(g)
    起始量/ml 2.5 2.5 0 0
    转化量/ml 1.5 0.5 0.5x 1
    平衡量/ml 1 2 2 1
    根据C和D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为2∶1,可以确定x=4,A项正确;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起始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5 mL,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6 ml,所以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之比为6∶5,B项正确;5 s内物质B消耗了0.5 ml,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eq \f(0.5 ml,2 L×5 s)=0.05 ml·L-1·s-1,C项正确;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eq \f(1.5 ml,2.5 ml)×100%=60%,D项错误。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实验探究
    5.(2019·河北滦州一中高一下期中)下列措施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用Zn和2 ml·L-1 H2SO4溶液反应制取H2时,放在热水浴中反应
    B.日常生活中,将食物贮藏在冰箱中
    C.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添加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D.用相同质量的锌粉替代锌粒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制氢气
    答案 B
    解析 将食物贮藏在冰箱里,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B正确;在H2O2分解反应中MnO2起到催化剂作用,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加快,C错误;用锌粉替代锌粒,固体与酸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错误。
    6.(2019·江苏海安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快的是( )
    答案 C
    解析 硝酸和锌反应不生成氢气,排除A选项。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锌与酸的反应速率比铁快,因此生成H2的速率:C>B。在相同的条件下,氢离子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因此生成H2的速率:C>D,故选C。
    7.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增加铁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对于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来说,增大压强、增大浓度、升高温度以及增大固体的表面积,都可增大反应速率。①Fe为固体,增加铁的量,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气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故选D。
    8.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C.增大c(HCl),v(Br2)增大
    D.增大c(Br2),v(Br2)增大
    答案 D
    解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以及催化剂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本题中溴作为反应物,其浓度越大,物质的量越多,其颜色消失的时间会越长,另外可从表中数据判断出,实验①④中CH3COCH3、HCl的浓度是相同的,而④中Br2比①中的大,所以时间变长,速率变慢,故D错误;对比①②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故A正确;比较实验②和③数据,Br2的浓度相等,溴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也相等,溴的反应速率是相等的,故B正确;比较①③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HCl),v(Br2)增大,故C正确。
    9.(2019·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将浓度均为0.01 ml·L-1的H2O2、H2SO4、KI、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资料: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为H2O2+2S2Oeq \\al(2-,3)+2H+===S4Oeq \\al(2-,6)+2H2O。
    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为H2O2+2I-+2H+===I2+2H2O,反应B为……
    (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
    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Na2S2O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试剂X是________。
    (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0.01 ml·L-1)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30 min、实验Ⅲ是40 min。
    ①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_______。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Ⅳ。(溶液浓度均为0.01 ml·L-1)
    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
    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Ⅳ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I2+2S2Oeq \\al(2-,3)===2I-+S4Oeq \\al(2-,6) 催化剂
    (2)淀粉、碘化钾
    (3)①8、3、2 ②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氢离子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4)由于n(H2O2)∶n(Na2S2O3)

    相关试卷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乙醇,糖类,常见有机物的检验,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烃的成键特点与结构,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应用,常见烃的性质及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氮及其氧化物重要性质及相关计算,氨及铵盐,硝酸的性质和计算,氮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