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0《雾在哪里》学案-共2课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0《雾在哪里》学案-共2课时第1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0《雾在哪里》学案-共2课时第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0《雾在哪里》学案-共2课时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0 雾在哪里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0 雾在哪里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日清作业,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内容分析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除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外,更重要的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比较乐于阅读童话类文本,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也是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雾在哪里》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有部分生字会造成阅读障碍,同时,二年级新课程标准要求“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二年级的学生在写话上表达还不清晰,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为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和写话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积累“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欢快、消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二)过程和方法
    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所了解。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13个生字,积累“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欢快、消失”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二)教学难点
    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四、教学方法
    (一)比较法。
    通过对相似句子的比较让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相似之处,并以此引出仿写句式。
    (二)情境教学法
    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
    (三)诵读品味
    理解课文,体会文章主旨。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辅助环节)
    (一)板题导入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 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积累“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欢快、消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初步认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第一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
    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词。
    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直到读熟练。
    5分钟后交流
    (一)个人自学
    1.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篇课文。
    (二)小组纠错
    和小组内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轮流读生字词,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三)班内质疑
    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如果他读对了,大家和他一起读,如果他读的不对,大家帮他指正后,再齐读。
    雾 淘 顽 于 岸 暗 街
    梁 甚 至 切 躲 消
    2.指名读,去拼音读,小组比赛读等方式进行拼读。
    (1)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
    云雾 淘气 顽皮 于是 岸边
    变暗 街道 桥梁 甚至 一切
    (2)课件出示:多音字
    藏 空 只 行
    3.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无论:表示连词:不管;不论。
    霎时: 极短的时间,片刻。
    悠闲: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
    散步:为了锻炼或娱乐而随便走走。
    三、读通课文,理清脉络(第二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一)自学自测
    学生自学,认真朗读课文,尝试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小组纠错
    小组轮流朗读课文,互说课文主要内容,互相纠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错。
    2.教师重点指导攻克难读的长句子。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明确:本文写了雾藏住大海、天空、海岸、城市和自己后出现的景象。
    四、识记生字,描摹临写(第三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
    1.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和笔画,注意易错笔画、笔顺。
    2.完成课后题“用铅笔描红”。
    (一)自学自测
    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结构及笔画笔顺等,自主书写生字,老师强调书写姿势。
    (二)小组纠错
    同桌互相评议生字,指出优缺点。
    (三)质疑拓展
    出示生字:于 论 岸 屋
    1.师生交流易错字和易错笔画笔顺。
    “于”:独体字结构,上横要短,竖钩为左向钩。
    “论”:注意右边仑字下面是匕字,与仓字不同。
    “岸”:三部分都要扁一些,下边是干字,上横要短。
    “屋”:尸字左框要扁,撇要长,至字第二笔撇折上有一点。
    2.出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比较好差。重点评不规范的字,激励书写水平高的同学,教师可范写。
    3.让学生每个字再练写一遍,同桌互批,订正。
    4.师生共同评议。
    五、归纳总结: 本文写了雾藏住大海、天空、海岸、城市和自己后出现的景象,说明了雾很大、很浓,变化很快的特点,突出了它的淘气又调皮,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
    六、达标训练
    1.根据拼音写词语。
    yú shì wú lùn fánɡ wū bù jiǔ
    ( ) ( ) ( )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雾是一个又( )又( )的孩子,他把( ) 、( ) 、 ( )、( )、( ) 藏了起来。
    七、日清作业,拓展延伸
    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板题导入
    谈话导入,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雾在哪里》(学生读),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一起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 出示目标
    (1)会写后4个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象练习说话;练习听写短句。
    (3)通过阅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所了解。
    二、精读感悟,感情朗读(第四次先学后教)
    (一)个人自学
    1.出示自学指导 :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看能分为几个部分并思考每一部分都写了什么?
    2.生自学。(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二)小组纠错
    小组内交流:互相讨论。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雾调皮又淘气。写雾的性格特点。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雾藏事物的过程。详细具体,写出了雾把各种事物藏起来以后,出现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太阳出来,雾散了。
    (三)班内质疑——课文内容分析
    学生提出不会的或不清楚的问题,老师予以解决。
    1.雾究竟把什么给藏了起来?
    明确:雾把大海、天空、太阳、海岸、城市、自己藏起了起来。
    2.雾飞到海上时把什么藏起来了?出现了什么景象?
    明确:把大海藏起来了。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3.雾把自己藏起来后,出现了什么景象?
    明确:雾把自己藏起来以后,很短的时间内,所有的事物都出来了。
    4.从雾的变化和活动可以看出,雾有什么特点?
    明确:雾具有覆盖范围大,变化快,浓度大的特点。
    5.“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把雾比作是一个孩子。“又淘气又调皮”写出了雾的性格特点。这也是本文的中心句,它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6.品析句子:“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霎时,四周黑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明确:这是一个拟人句。“霎时”表示时间很短,说明雾变化很快。“把天空和太阳一块藏起来”表现雾浓度大。
    7.“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思考:雾到哪里去了呢?
    明确:当太阳出来后,地面的温度逐渐升高,雾滴就会蒸发掉。雾就消失了。
    8.文章主旨:本文写了雾藏住大海、天空、海岸、城市和自己后出现的景象,说明了雾很大、很浓,变化很快的特点,突出了它的淘气又调皮,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
    三、识记生字,描摹临写(第五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
    1.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和笔画,注意易错笔画、笔顺。
    2.完成课后题“用铅笔描红”。
    (一)自学自测
    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结构及笔画笔顺等,自主书写生字,老师强调书写姿势。
    (二)小组纠错
    同桌互相评议生字,指出优缺点。
    (三)质疑拓展
    出示生字: 切 久 散 步
    1.师生交流易错字和易错笔画笔顺。
    “切”:左窄右宽,左边第二笔是竖提。
    “久”:第一笔的撇要短,横撇要长,捺与上撇不相连。
    “散”:上下两个中竖线为两笔,下面少字少一点。
    “步”:上下两个中竖线为两笔,下面少字少一点。
    2.出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比较好差。重点评不规范的字,激励书写水平高的同学,教师可范写。
    3.让学生每个字再练写一遍,同桌互批,订正。
    四、归纳总结: 本文写了雾藏住大海、天空、海岸、城市和自己后出现的景象,说明了雾很大、很浓,变化很快的特点,突出了它的淘气又调皮,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听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更加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五、达标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
    fánɡ wū sàn bù xiā shī
    ( ) ( ) ( )
    2.读句子,写出带点词的反义词。
    (1)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
    (2)霎时,四周变暗了。( )
    (3)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
    六、日清作业,拓展延伸
    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会出现什么情况?

    相关学案

    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精品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现代文阅读,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0 雾在哪里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0 雾在哪里学案,共3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1 雪孩子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1 雪孩子学案及答案,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