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友谊之树常青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友谊之树常青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设计课名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章节第五课第一节课时第 1课时年级七年级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和持续行动。②懂得友谊需要精心呵护。2、能力目标:①能够掌握建立友谊的方法,呵护自己的友谊。②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与冲突。③学会正确处理交友中受到的伤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愿意开放自己并付出行动去建立友谊。②正确对待与朋友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三、学习者分析对于刚上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面对新的环境,他们渴望交到新的朋友,与同学建立起新友谊,希望友谊能够持久。但是由于年龄、生活阅历等方面的限制,面对友谊的变故,他们常常不知所措。本课教学将帮助学生掌握建立友谊及呵护友谊的方法,培养他们树立交友信心和积极呵护友谊的意识,为中学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呵护友谊”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在突出重点方面,教师在充分依托教材的基础上,用白板再现相关知识点,对重点内容进行强化。同时在课堂小结的时候以补充板书的形式让学生再次感知重点内容。在突破难点方面,教师采用自主设置情境与教材的“探究与分享”活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简单明了的对话设计表明深刻道理,化难为易。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 导入新课1’-2’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播放歌曲《我找你找了好久》听歌曲千千音乐,播放MV,学生通过视听情境的感受形成对友谊的渴望!学习新课2’-4’感知教材,初步了解所学内容。 阅读教材 5’-15’让学生感受拥有友谊的幸福感。通过谈友谊的建立过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懂得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和持续行动的道理,掌握建立友谊的方法。1、建立友谊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行动。1、在大屏幕的友谊之树上写上自己和朋友的名字或符号。2、介绍自己与朋友建立友谊的过程。3、学习白板演示的“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白板课件的使用实现了师生互动。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一棵小树的图片进行无限克隆,然后在学生上黑板的时候拖拽复制。学生在教师拖拽出的小树上用白板笔写上自己和同学的名字或符号。媒体的使用增加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学习新课16’-33’通过用友谊的小船设置朋友间漠不关心的情境、需要保持距离的情境、朋友间发生冲突的情境,以及再现教材P53页的“探究与分享”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呵护友谊的方法。2、呵护友谊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②呵护友谊需要尊重对方。③呵护友谊需要正确处理冲突。④呵护友谊需要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1、感受大仲马关于友谊的名言。2、观察教师设定的“友谊的小船能不能翻”的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探讨友谊的小船翻或不翻的可能。体会并学习呵护友谊的方法。白板课件的拖拉遮盖垃圾桶等功能,可以实现在一个页面上的多次操作,在一个页面上可以完成对多个知识点的讲解,知识点可以按顺序在屏幕上呈现,能够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课堂小结34’-36’总结概括知识点,升华情感教育①师生共同回顾知识点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重点知识点。②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回顾所学主要内容。增强建立友谊并让友谊之树常青的信心。 课堂练习37’-39’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及运用情况。出示练习及思考题完成练习展示习题。课后作业39’-40’拓展空间有人说:“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和同学分享彼此的看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友谊之树常青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友谊之树常青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