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 测量综合与测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 测量综合与测试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教学吨的认识,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物体 1 吨重的观念,知道 1 吨=1000 千克。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空:9 千米=()米 1 千克=()克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二、教学吨的认识
1.出示教材第 68 页的直观图。
引导学生说出两幅图的图意。(教师可以把图放大贴出。) 请学生说说计量这类较重物品用什么作单位。
再请学生说一说你在哪里看到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2.认识千克与吨的关系。
教师把教材第 68 页的直观图制成卡片,每张卡片上画着一袋大米。教师将卡片逐一贴出,学生
根据教师的演示,一袋一袋地数数。(即 100 千克、100 千克地数数)每袋 100 千克,10 袋是 1000 千克。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吨”这个质量单位。
引导学生认识千克与吨的关系。
1000 千克是 1 吨,提问学生:1 吨等于多少千克?
1 吨=1000 千克
教师将上面的关系式用方框框起来。
3.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 1 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然后提问大约
有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才够 1 吨重。使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和推算,初步建立 1 吨重的观念。三、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5 吨=()千克
引导学生进行推算。(不要求写出推算过程)启发学生想出:因为 1 吨是 1000 千克,5 吨是
5 个 1000 千克,5 个 1000 千克是 5000 千克,所以,5 吨是 5000 千克。
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1 吨是 1000 千克,大约有 40 个同学的体重。为了计算需要,常常要把吨变换成千克,把千克变换成吨。进行千克和吨的互换,要根据
单位之间的进率直接推算出得数,推算过程不必写出来。 四、课堂练习
练习十八的第 1~4 题。五、课外作业
练习十八的第 5 题。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68 页的吨的认识。教学目的:
⒈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 1 吨重的观念,知道 1 吨=1000 千克。
⒉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⒊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重 100 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 1 克与 1 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填空。
1 千克=()克 3 千克=()克
1000 克=()千克 5000 克=()千克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 20()小兰体重约 25()
一个鸡蛋约重 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 8()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1.教学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 5 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
提问:那么 1 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 25 千克,10 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 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 25 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
受一下。)像这样 40 个同学的体重约是 1000 千克,也是 1 吨。(板书:1 吨=1000 千克)
提问:每袋水泥重 50 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 1 吨?
一桶油重 100 千克,几桶油重 1 吨?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40 个同学的体重、20 袋水泥的重量以及 10 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 1 吨。
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 吨就是……的重量”。
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 1 吨的物品。
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3 吨=()千克 8000 千克=()吨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2)师强调:因为 1 吨是 1000 千克,3 吨是 3 个 1000 千克,3 个 1000 千克就是 3000 千克,
所以 3 吨=3000 千克。因为 1000 千克是 1 吨,8000 千克里有 8 个 1000 千克,所以 8000 千克是 8 吨。
(3)练习质疑,“做一做”中的第 1、2 题,订正时说出想的过程。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
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l 吨=1000 千克,l 千克=1000 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 吨=1000000 克。
五、巩固与反思
练习十八的 1~5 题。
第 1 题,日常生活中用吨做重量单位的东西有很多,写出或说出几个主要的就行。
第 2 题,右边两图引导学生用乘法推算。
第 3 题,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差生说一说推理过程。
第 4 题,让学生口算出答案便可。
第 5 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书上画的都是什么东西,然后把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括号里。教师还可以再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说出合适的单位名称。
用一辆载重 6 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
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 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
重量 2500 千克 4 吨 6 吨 9 吨 2500 千克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 1 吨的概念,知道 1 吨=1000 千克. (二)会进行“吨”与“千克”的换算.
(三)培养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建立吨的概念.
(二)难点:“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填空:①9 千米=()米
②1 千克=()克2.教师谈话:
同学们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
(30 千克、35 千克、50 千克、40 千克……)
如果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像汽车(出示汽车图)、火车(出示火车图)时,就要用到一个比千克还要大的重量单位“吨”.1 吨的重量有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吨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教师出示题和图.
大米每袋 100 千克、10 袋多少千克? 列式:100×10=1000(千克)
答:10 袋大米重 1000 千克.
老师指着算式说:千克与吨都是重量单位,每 1000 千克是 1 吨.板书:eq\x(1 吨=1000 千克)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 10 袋大米重 1 吨.
请几个体重比较接近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着走两步,来感受一下重量.然后 提问:有几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大约有 1 吨重?(使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粗略的推算出 1 吨大约有
多重,初步建立 1 吨的概念)
提问:你知道哪些物品用吨做计量单位吗?(载重卡车、大象的体重、河马的体重、火车的车 厢……)
引导学生进行推算:
谁知道一头象的体重是 6 吨,合多少千克?
(大象体重是 6000 千克) 问:为什么?
(因为 1 吨=1000 千克,6 吨就是 6 个 1000 千克,1000×6=6000,所以 6 吨=6000 千克)
3 吨等于多少千克?为什么?
(3 吨=3000 千克,因为 1 吨=1000 千克,3 吨就是 3 个 1000 千克,1000×3=3000 千克)
5000 千克是几吨?为什么?
(5000 千克是 5 吨,因为 1000 千克是 1 吨,5000 千克里有 5 个 1000 千克,5000÷1000=5(吨)
所以 5000 千克是 5 吨) (三)巩固反馈
1.(用投影打出放大了的图)老师提出要求:想一想:每幅图旁边的括号里填上什么数它的重量 是 1 吨.
一位同学做在投影片上,其余同学做在书上.集体订正.(2 头牛、10 桶油、20 袋水泥、40 袋面粉)
做下面各题,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同桌互相说)
2 吨=()千克 5 千克=()克
7000 千克=()吨 9000 克=()千克
用投影仪打出图,要求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在○里填上“>”、“<”或“=”(全班动手,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4 米○1500 米 910 克○1 千克
3 吨○4050 千克 5 时○300 分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题目,再指名回答.
工人叔叔把 4 台机器装在载重 4 吨的卡车上,每台机器重 900 千克,这些机器的重量超过这辆卡车的载重量了吗?
答:这些机器的重量没有超过这辆卡车的载重量.因为:4 吨=4000 千克4 台机器的重量是 900×4=3600(千克)
4000 千克>3600 千克(四)课堂小结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为了计算方便和实际需要,常常要把吨改写成以千克作单位的数,或者把千克数改写成以吨作单位的数,进行千克与吨的互化要根据单位间的进率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可以不必写出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建立吨的概念,会进行吨与千克的互化.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通过载重汽车与火车的实物图,告诉学生:计量大宗或比较重的物品的重量,会用到一个较大的重量单位——吨.
使学生初步知道“吨”是一个比较大的重量单位,通过计算大米的重量,知道了吨与千克的关系.又通过互相背一背来体会一个同学的重量,算一算几个这么重大约是 1 吨,较好地建立了 1 吨的概念.
通过看图填重量单位的练习,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对事物重量的估计能力.通过填空的练习,巩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互化.最后练习的一道应用题,意在激发学生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条理性.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 测量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3 测量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 测量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小常识,自主练习,课后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