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7 长方形和正方形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7 长方形和正方形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2页。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复习简单的单位换算;
2、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1、回顾整理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的比较,面积与周长的比较;
2、关于周长与面积公式的优化: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还是运用自己原来经常运用的方法,既“自己喜欢的方法”,这是可以的。在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及几个问题解决之后,要对几种方法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对于长方形周长来讲,不管是四条边长分别相加还是
(长+宽)×2 这种方法,都能把长方形的周长求出来。但有一点不利因
素:长时间这样运用公式不利于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其实(长+ 宽)×2 本身就是数学抽象以后的公式,是乘法分配率在长方形周长计算过程中的应用。
3、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强化训练的,可以采取集中训练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一味地计算,要寻求更好的办法, 如对比辨析进行训练就是好的办法,如:
5 米=()分米,5 平方米=()平方分米
就是对比辨析的办法。这就是一个整合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同样也是建构的需要。
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7 长方形和正方形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7 长方形和正方形综合与测试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创设情境,感知周长, 动手操作, 前后呼应, 全课小结, 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7 长方形和正方形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活动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