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本章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本章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检测题 一、单选题1.《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说“最基本的生命分子中都有碳原子”。14C常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13C作为示踪原子对研究有机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更为方便。12C被用来作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标准。关于14C、13C、12C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与质量数相同 B.化学性质相似C.互为同素异形体 D.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2.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A.密度:Li<Na<K<Rb<Cs B.原子半径: Li<Na<K<Rb<CsC.熔点、沸点:Li<Na<K<Rb<Cs D.还原性:Li>Na>K>Rb>Cs3.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盐,由此可知WX YZ A.元素非金属性X强于Y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C.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Y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4.M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M形成+2价阳离子 B.Y形成-2价阴离子C.Z的化学式为MY2 D.Z的熔点较高5.按照树状分类法对Fe2O3、SiO2和CaO三种物质进行分类,其中正确的是A.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均属于金属氧化物C.均属于纯净物 D.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6.2020年2月24日,华为MateXs新款5G折叠屏手机开启线上预约销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硅B.用铜制作手机线路板利用了铜优良的导电性C.镁铝合金制成的手机外壳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D.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7.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爱情尚且如此,何况生活呢?做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接近生活、感受生活的方式,我们从做家务中也能体会到很多身边的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静置后的淘米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淘米水具有胶体的性质B.虽然淘洗土豆片后的水中含有淀粉,但往里面加入加碘盐还是不会变成蓝色C.漏网筛淘米利用的是过滤的原理来清洗大米的D.用小苏打浸泡蔬菜去除农药是利用的是萃取原理8.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无关的是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B.裂化汽油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醇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Fe(OH)3中加氢碘酸:Fe(OH)3+3H+=Fe3++3H2O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CO2+H2O=H2SiO3↓+COC.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SO2+H2O+ClO-=HClO+HSO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OH)2两溶液混合:HCO+Ba2++OH-=BaCO3↓+H2O10.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最外层比Z原子最外层多1个电子实验室可用Z的单质与烧碱反应制备少量气体X2,W的单质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的氢氧化物与Y、W的最高价含氧酸均能反应B.简单离子半径:Z<WC.Z、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工业上常用X、W的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制备XW11.下列微粒半径比较正确的是A.Na+ >Na B.Cl- >Cl C.Ca2+ >Cl- D.Mg >Na12.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Y<Z<M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大D.单质沸点:X>M>Y>Z13.如图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其中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X、Y、Z处于不同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单质沸点:B.Z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元弱酸D.该化合物中X、Y、Z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1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的原子半径数据见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M与T形成的化合物能和强酸、强碱反应且产物不同B.L、M的单质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时,M的单质反应更剧烈C.Q、T两元素的氢化物热稳定性比较: Q的氢化物大于T的氢化物D.L与T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溶于水生成强碱 二、填空题15.1803 年,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他认为一切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 1911 年,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 粒子( 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 轰击金箔时( 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79, 质量数为 197), 发现大多数 粒子能穿透金箔, 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但他还发现有一小部分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 甚至有极少数的 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笔直地弹了回来。(1)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中子数为_______;(2)按现在对原子、 分子的认识, 你认为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中不确切的地方, 请用“_______”划出, 并在下方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3)根据卢瑟福实验的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金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 试写出其中的三点:(i) ______;(ii) ________________;(iii) __________________。16.①绿矾化学式:_______;②共价化合物COCl2电子式:_______;③NH3与H2O的热稳定性由大到小顺序:_______④HF与HCl的沸点由低到高顺序:_______⑤硫酸氢钠溶液与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17.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微粒,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1)如果A、B、C、D均是10电子微粒,请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_。(2)如果A和C是18电子的微粒,B和D是10电子的微粒,请写出A与B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除特殊要求外用化学用语作答):IAIIAIIIAIVAVAVIAVIIA0一① 二 ②③④ 三⑤⑥⑦ ⑧⑨⑩四⑪ ⑫ (1)画出元素⑥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2)以上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3)在③、④、⑧三种元素各自形成的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氢化物是___________。在元素③与元素⑧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高的是___________,请用文字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4)请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⑥与元素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5)除元素⑩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第三周期元素的单核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6)元素②与元素⑤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写出该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19.某实验小组同学欲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并比较碳和硅的非金属性,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C实验装置(各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酸性:H2SO3>H2CO3。
(1)实验一:制备SO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实验二:研究SO2的性质:将A与B相连,待产生SO2后,可见B1中溴水逐渐褪色。B1中溴水褪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3)实验三:比较碳、硅的非金属性①C2中试剂是_______。②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II.学习小组又设计了如下装置,检验SO2在无氧干扰时,是否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所配制的溶液均使用无氧蒸馏水)
(4)加入碳酸钠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5)当淀粉-碘溶液蓝色褪去时,氯化钡溶液中没有沉淀出现,说明_______,此时滴加双氧水,出现了白色沉淀。(6)结合实验目的分析装置中选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20.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工业上可用焦炭与石英砂(SiO2)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与氯气反应生成SiCl4和CO,SiCl4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 SiCl4的装置示意图:实验过程中,石英砂中的铁、铝等杂质也能转化为相应氯化物,SiCl4、AlCl3、FeCl3遇水均易水解,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物质SiCl4AlCl3FeCl3沸点/℃57.7—315熔点/℃-70.0——升华温度/℃—180300 (1)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装置 D 中制备SiCl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 D、E 间导管短且粗的作用是______。(3)G中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中肯定存在OH-、Cl-和SO4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酸根离子(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提出假设)假设1:只有SO32-;假设2:既无SO32-也无ClO-;假设3:______。(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试剂有:3 mol/L H2SO4、1 mol/L NaOH、0.01 mol/LKMnO4、溴水、淀粉-KI、品红等溶液。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 3 mol/L H2SO4 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c三支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请完成下表:序号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①向a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假设1成立若溶液不褪色则假设2或3成立②向b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假设1或3成立若溶液不褪色假设2成立③向c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溶液_____假设3成立 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22.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则35Cl和37Cl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由Na、35Cl和37C构成的11.7g氯化钠中含35Cl的质量是___g;11.7g该晶体刚好能和某200mL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则该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mol/L。23.按要求回答问题。Ⅰ.(1)硅酸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组成各异,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其组成,则KAlSi3O8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2Si2O5(OH)4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0.2mol钠和铝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盐酸中,产生3136mL(标准状况下)氢气,则钠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写出钠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将3.8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62 g。求:(1)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___________。(2)若将等质量的混合物与含有1.46 gHCl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的质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B 3.A 4.B 5.C 6.D 7.D 8.A 9.D 10.B 11.B 12.B 13.C 14.A 15.79 118 一切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 “一切”改为“有些”; “不可分割”改为“可分”; “实心球”改为“由质子、 中子等构成”; 每一个原子都有一个体积极小、极密实的核 原子核占有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原子质量 原子核被一个体积很大几乎什么也没有的核外空间包围着;原子核外空间里极稀疏地散布着电子,其总电荷数恰好等于原子核内的正电荷数 16. H2O>NH3 HCl<HF 17.NH4+/HF H2O H2S+OH-=HS-+H2O(H2S+2OH-=S2-+2H2O) 18. 第二周期第ⅤA族 HClO4 H2S H2O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H Al3+ Na3N+4H2O=3NaOH+NH3·H2O 19.Cu+2H2SO4(浓)CuSO4+SO2↑+2H2O Br2+SO2+2H2O=2HBr+H2SO4 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2中溶液未全部褪色,C3中溶液变浑浊 产生二氧化碳,排除装置中的氧气 氯化钡溶液与二氧化硫不反应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0.饱和食盐水 SiO2+2C+2Cl2SiCl4+2CO 防止生成物中的AlCl3,FeCl3等杂质凝结成固体堵塞导管 只有ClO- 0.01 mol/L KMnO4溶液(或溴水) 品红 淀粉-KI 若溶液变为蓝色 21.强酸制弱酸 稀硝酸 碳酸钙 硅酸钠溶液 CaCO3+2H+=Ca2++2CO2↑+H2O 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2I-+Cl2=2Cl-+I2 22.3∶1 5.25 1 23.K2O∙Al2O3∙6SiO2 Al2O3∙2SiO2∙2H2O 4:1 2Na +2HCl =2NaCl +H2↑ 1.68 g 0.968 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期末复习】高一化学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共12页。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精品第1课时课后作业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