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
数学
课题
加减法估算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
2、 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 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1、 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2、 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个人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去过超市吗?我们在超市里购物时经常要看商品的价格,出示各种商 品:
牙刷(1.9 元)篮球(31 元)
书包(39.9 元) 圆珠笔(2.2 元)
老师指出:有时我们在买东西时并不需要算得很精确,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 数就可以了,比如说,我们可以说牙刷大约是 2 元。你能说出其他几件商品的价格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今天我们就要用这方面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板书 课题:加减法估算。
二、新授。
1、教学例 4。
(1)出示:妈妈带 100 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
暖水瓶 28 元烧水壶 43 元被子 24 元妈妈带的钱够吗?
师:要判断妈妈带的钱够不够,需要精确的计算吗?
小组合作讨论: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妈妈带的钱够吗?”学生在组内讨论交 流后进行反馈。
方案一: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 30 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 40 元,水杯的价格
大约是 20 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 90 元,因此,100 元够了。
要让学生明确:要判断妈妈带的钱够不够,不需要精确的计算, 只要大致估计出大约的
30+40+20=90(元)9024
法,我们把它
方案三: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 70 元,还剩 30 元,买水杯够了。
叫做估算,生
30+40=70(元)100-70=30(元)30>24
活中许多地
方案四:买热水瓶后大约剩 70 元,买水杯后大约还剩 50 元,买烧水壶够了。
方都能用到
100-30-20=50(元)50>43
估算。
……
对学生发现的不同想法只要正确,老师都要给予肯定。
(2)验证。
同学们通过估算的出妈妈带 100 元买这三种物品够了,那么这三种物品到底一
共多少钱呢?
学生列式计算:28+45+24=97(元)
师:经过计算得出的结果和同学们估算的结果是一样的,说明刚才你们估算的
方法是正确的。
(3)小结。
在你们刚才的判断估算中,有的用到了加法,有的用到了减法,有的用到了连
加,有的用到了连减的估算,估算的方法多样,思路不同,最后的判断结果都
一样,妈妈带的钱够。总之估算的方法多样,要根据具体题目去选择合适的方
法。
估算时,有的
2、练习。
把接近整十
指导完成课本第 31 页“做一做”。
数的看成整
独立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估算的。
十数去估算,
三、巩固练习。
有的只要把
指导完成练习六第 1-3 题。
这几个接近
1、第 1 题。
整十数的去
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进行判断的。
连加、连减,
2、第 2 题。
就能进行判
让学生说说从情景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理解题意后列式计算。最后让学
断了,
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3、第 3 题。
汇报时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就可以用今天学习的估算方法 来解决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了。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激情导入 揭示目标,自主学习 获取新知,展示交流 点拨归纳1,巩固练习 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