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15)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0972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15)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0972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创设情景,探究新知,合作探究方法,小挑战,做一做,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
二单元
课题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掌握连加的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计算一百以内的连加计算题。
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面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计算 100 以内连加计算题
教学难点:利用竖式计算连加问题以及书写格式。
课前准备
口算题卡片
学习指导预案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看看谁计算的又快又准。
2+4+9=6+3+2=7+17+2=
6+8+5=12+3+10=6+9+8=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结果。
导入新课:同学们计算的都非常棒,今天我们就利用连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连加)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农民伯伯种的西瓜大丰收,他忙不过来了。想请你们帮忙摘西瓜,你们愿意去吗?
师展示 26 页主题图画以及表格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借助美丽图片提供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使计算从“枯燥”变得“丰
集体智慧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小 组 合 作 探究,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增强孩子探究思考交流能力。
28 个
34 个
23 个
师:同学们从图片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
全班反馈,说出你的问题和算式。预设:1.哪组摘西瓜最多?
第二组比第一组多多少?(一比三,二比三)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师:前几个问题大家很快解决了,最后一个该如何处理呢?下面我们和小同伴一起解决吧。
三、合作探究方法
小组内列出算式,讨论计算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小组派代表黑板展示
预设:生 1:28+34=62(个)62+23=85(个) 2862
+34+23
————
6285
生 2: 28+34+23=85(个)
2862
+34+23
————
6285
师:请小朋友们思考还可以怎样列式更简便呢?小组内交流
预设:我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师:你愿意给大家板书一下吗?
生板书:28
+34
———
62
+23
——
85
师:请同学观察两种竖式计算有什么不同,简便在哪,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和全班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小结:
我们可以把第三个加数直接写在第一个竖式所得和的
下面。对齐数位,写好两个加号。
师:谁能为大家再说说这种简便算法要注意的问题。四、小挑战,做一做
同学们刚才表现的真棒,现在老师就要检验一下大家了, 你们有信心吗?
基础练习 :26 页做一做
46+25+17=37+28+19=
学生黑班展示与练习本上计算同时进行
同学互评
教师总结,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2.游戏练习
师:小兔子开了一个玩具商店,飞机 22 元,汽车 35 元,
小熊 40 元。(黑班上贴上相应图片写上价钱数字)聪明的小朋友想把这三样玩具买回家,你该付给兔宝宝多少钱呢?
生自己思考解决,教师指名回答,总结。
对新知识的及时巩固,同学互评,加强竖式书写格式的掌握。
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复习。
五、作业
练习五第一题
板书设计
连加
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探究新知,方法应用,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及反思,共3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