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精品课件ppt
展开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不变,即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运转。
赤道面:地球自转的轨道形成的平面即赤道所在的平面
黄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形成的平面
黄道面与赤道面所形成的夹角就是黄赤交角。为23°26′。
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3.昼夜长短的变化4.四季的形成5.五带的形成
假设地轴不倾斜,黄赤交角多大?太阳始终直射哪里?
地轴不倾斜,黄赤交角为零,太阳始终直射赤道。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
1.移动范围?2.移动规律?
北回归线 23°26′N
南回归线 23°26′S
(1) 地表各点一年中接受阳光直射的次数:
① 南、北回归线上的各点一年中有 ___ 次太阳直射现象。
②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各点一年中有 ___ 次太阳直射现象。
③ 南回归线以南和北回归线以北的各点 ___ 太阳直射现象?
1.标出各节气的位置及日期2.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
( (2) 判断下列日期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① 北半球夏至日至秋分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北半球冬至日至春分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逐渐减慢,然后再逐渐加快
先逐渐加快,然后再逐渐减慢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太阳直射点能到达的最北、最南纬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黄道面和地轴的夹角为( ) A. 黄赤交角 B. 23°26′ C. 66°34′ D. 90°下列四天中,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在北移,但仍在南半球”这一事实的是( ) A. 元旦 B. 国际劳动节 C. 国际儿童节 D. 中国国庆节从五一劳动节到八一建军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A. 先向北后向南 B. 向北移 C. 向南移 D. 先向南后向北火星的自转轴倾角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火星表面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23°26′N至23°26′SB.22°54′N至22°54′S C.23°58′N至23°58′SD.23°31′N至23°31′S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示意图”,完成5~7题。5.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7.确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依据( ) A. 日地距离 B. 黄赤交角 C. 地球自转周期D. 地球公转速度
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的速度,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1.3地球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1.3地球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教案,文件包含浙江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课件ppt、浙江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活动探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晨昏线,东十二区,西十二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