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第1页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第2页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作者简介, 诗句赏析,精读课文,深入感悟,课堂总结,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野望》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王绩的生平创作,积累文学知识;   2、了解五言律诗这一体裁;   3、积累名句;   4、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人的孤独和苦闷   5、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6、完成背诵。过程与方法:     情景感染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拓展     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惆怅、孤寂的情怀,感受汉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  情趣。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训练,了解诗的内容;借助品读、想象,感受诗人孤独仰郁的心情,感受汉语言的美;积累名句。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领悟诗中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幅山中秋景画--《野望》吧!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自告奋勇背诵这首诗歌。  2、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3、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翻译,并注意提醒校正。       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      徙倚(xǐyǐ):徘徊,来回的走。      依:归依。      落晖:落日。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薇是一种植物。    4、学生自由选择两句诗文来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对诗句。 傍晚时分诗人站在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归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集体诵读这首诗歌,感受一下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本诗通过对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当时孤寂、苦闷的心情。三、作者简介:    王绩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首诗呢,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呢?让我们来一起走近作者。   王绩【jì】(585—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河津市)人。其兄王通亦是当时名医,绩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以医药济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初唐时,以原官待召门下省,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其《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     这首诗歌是作者仕途不得志,而天下大乱,故托病辞官归田而作,借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四、 诗句赏析。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作者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这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五、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让学生描述一下诗中的场景,想象一下诗人创作的意境。    把我们想象成作者:“你”在自己忧愁无依的时候,一个人在水边的高地上,耳边隐隐约约传来水声,这时秋风萧瑟,一轮金黄的夕阳照射在山上、树上,而树木光秃秃的,只留下满地的落叶,山上只有刺目的余晖,心中无忧的兴起一股忧愁、凄凉、萧瑟之感,恰恰这时一个牧童驱赶着牛群,踏着夕阳回家,打猎之人也骑着马归来,可自己却都不认识,这时会有什么感受呢?   2、品读诗歌,说说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六、课堂总结: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透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作业:   将此诗中写景的名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课堂语言描述的基础上再扩展,改写成一篇优美的写景小散文。八、板书设计: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点名时间、地点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萧瑟恬静的景色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孤独抑郁的心情   

    相关教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野望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野望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读出韵味,读懂诗意,比较阅读,感受心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野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野望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诗意,品读诗歌,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设计,了解律诗,译文,字斟句酌,赏析诗句,走进情怀,理解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