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12.2双曲线教案
展开
第1课时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1)双曲线的定义
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1(a>0,b>0)
-=1(a>0,b>0)
焦点坐标
F1(-c,0),F2(c,0)
F1(0,-c),F2(0,c)
焦点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a,b,c
的关系
c2=a2+b2
[问题思考]
(1)双曲线的定义中强调平面内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差的绝对值为常数,若没有绝对值,则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提示:双曲线的一支.
(2)在双曲线的定义中,必须要求“常数小于|F1F2|”,那么“常数等于|F1F2|”,“常数大于|F1F2|”或“常数为0”时,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提示:
①如果定义中常数等于|F1F2|,此时动点的轨迹是以F1,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包括端点).
②如果定义中常数大于|F1F2|,此时动点轨迹不存在.
③如果定义中常数为0,此时动点轨迹为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
(3)如何判断方程-=1(a>0,b>0)和-=1(a>0,b>0)所表示双曲线的焦点位置?
提示:若x2的系数为正,则焦点在x轴上,若y2的系数为正,则焦点在y轴上.
(4)方程+=1表示哪种曲线呢?
提示:当m=n>0时表示圆;当m>n>0或n>m>0时表示椭圆;当mn<0时表示双曲线.
(5)椭圆标准方程和双曲线标准方程中的a,b,c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区别?
提示:在椭圆中a2=b2+c2,在双曲线中c2=a2+b2.
[思考] 要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应确定哪些条件?
名师指津:(1)确定焦点的位置;(2)确定a和b的值.
讲一讲
1.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经过点P,Q;
(2)c=,经过点(-5,2),焦点在x轴上.
[尝试解答] (1)法一:若焦点在x轴上,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a>0,b>0),
由于点P和Q在双曲线上,
所以解得(舍去).
若焦点在y轴上,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a>0,b>0),
将P、Q两点坐标代入可得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法二:设双曲线方程为+=1(mn<0).
∵P、Q两点在双曲线上,
∴解得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2)法一:依题意可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
依题设有解得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2=1.
法二:∵焦点在x轴上,c=,
∴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其中0<λ<6).
∵双曲线经过点(-5,2),
∴-=1,∴λ=5或λ=30(舍去).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y2=1.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相似,可以先根据其焦点位置设出标准方程,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b的值.若焦点位置不确定,可按焦点在x轴和y轴上两种情况讨论求解,此方法思路清晰,但过程复杂,注意到双曲线过两定点,可设其方程为mx2+ny2=1(mn<0),通过解方程组即可确定m、n,避免了讨论,实为一种好方法.
练一练
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双曲线方程:
(1)焦点在y轴上,且过点(3,-4)和;
(2)与双曲线-=1有公共焦点,且过点(3,2).
解:(1)由已知可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a>0,b>0),
则解得
∴双曲线的方程为-=1.
(2)法一:设双曲线方程为-=1.
由题意易求得c=2.
又双曲线过点(3,2),
∴-=1.
又∵a2+b2=(2)2,
∴a2=12,b2=8.
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1.
法二:设双曲线方程为-=1(-4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
讲一讲
2.如图,若F1,F2是双曲线-=1的两个焦点.
(1)若双曲线上一点M到它的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16,求点M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
(2)若P是双曲线左支上的点,且|PF1|·|PF2|=32,试求△F1PF2的面积.
[尝试解答]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故a=3,b=4,c==5.
(1)由双曲线的定义得=2a=6,
又双曲线上一点M到它的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16,
假设点M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x,
则|16-x|=6,解得x=10或x=22.
故点M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10或22.
(2)将=2a=6,两边平方得|PF1|2+|PF2|2-2|PF1|·|PF2|=36,
∴|PF1|2+|PF2|2=36+2|PF1|·|PF2|=36+2×32=100.
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 ∠F1PF2===0,
∴∠F1PF2=90°,
∴S△F1PF2=|PF1|·|PF2|=×32=16.
(1)求双曲线上一点到某一焦点的距离时,若已知该点的横、纵坐标,则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求结果;若已知该点到另一焦点的距离,则根据=2a求解,注意对所求结果进行必要的验证(负数应该舍去,且所求距离应该不小于c-a).
(2)在解决双曲线中与焦点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时,首先要注意定义中的条件=2a的应用;其次是要利用余弦定理、勾股定理或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进行运算,在运算中要注意整体思想和一些变形技巧的应用.
练一练
2.已知双曲线-=1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若双曲线上一点P使得∠F1PF2=60°,求△F1PF2的面积.
解:由-=1,得a=3,b=4,c=5.
由定义和余弦定理得|PF1|-|PF2|=±6,
|F1F2|2=|PF1|2+|PF2|2-2|PF1||PF2|cos 60°,
所以102=(|PF1|-|PF2|)2+|PF1|·|PF2|,
所以|PF1|·|PF2|=64,
则S△F1PF2=|PF1|·|PF2|·sin∠F1PF2=×64×=16.
讲一讲
3.如图,在△ABC中,已知|AB|=4,且三内角A,B,C满足2sin A+sin C=2sin B,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尝试解答]
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A(-2,0),B(2,0).
由正弦定理,得sin A=,sin B=,sin C=(R为△ABC的外接圆半径).
因为2sin A+sin C=2sin B,所以2a+c=2b,即b-a=,
从而有|CA|-|CB|=|AB|=2<|AB|.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点C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除去与x轴的交点).
因为a=,c=2,所以b2=c2-a2=6,
即所求轨迹方程为-=1(x>).
(1)求解与双曲线有关的点的轨迹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①列出等量关系,化简得到方程;②寻找几何关系,由双曲线的定义,得出对应的方程.
(2)求解双曲线的轨迹问题时要特别注意:①双曲线的焦点所在的坐标轴;②检验所求的轨迹对应的是双曲线的一支还是两支.
练一练
3.如图所示,已知定圆F1:(x+5)2+y2=1,定圆F2:(x-5)2+y2=42,动圆M与定圆F1,F2都外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解:圆F1:(x+5)2+y2=1,圆心F1(-5,0),半径r1=1;
圆F2:(x-5)2+y2=42,圆心F2(5,0),半径r2=4.
设动圆M的半径为R,
则有|MF1|=R+1,|MF2|=R+4,
∴|MF2|-|MF1|=3<10=|F1F2|.
∴点M的轨迹是以F1,F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且a=,c=5,
于是b2=c2-a2=.
∴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1.
——————————————[课堂归纳·感悟提升]———————————————
1.本节课的重点是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求法,难点是双曲线定义的应用.
2.本节课要重点掌握的规律方法
(1)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求法,见讲1;
(2)利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与焦点有关的三角形问题,见讲2;
(3)求与双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见讲3.
3.双曲线定义中=2a(2a<|F1F2|)不要漏了绝对值符号,当2a=|F1F2|时表示两条射线.
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a>b不一定成立.要注意与椭圆中a,b,c的区别.在椭圆中a2=b2+c2,在双曲线中c2=a2+b2.这是本节课的两个易错点.
课时达标训练(一)
[即时达标对点练]
题组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双曲线-=1的焦距为( )
A.3 B.4 C.3 D.4
答案为:D;
解析:由双曲线-=1可知,a=,b=,c2=a2+b2=12.∴c=2,∴焦距为2c=4.
2.已知双曲线的a=5,c=7,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或 -=1 D.-=0或 -=0
答案为:C;
解析:由于焦点所在轴不确定,∴有两种情况.
又∵a=5,c=7,∴b2=72-52=24.
3.若方程-=1表示双曲线,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1,3) B.(-1,+∞) C.(3,+∞) D.(-∞,-1)
答案为:B;
解析:依题意,应有m+1>0,即m>-1.
4.焦点分别为(-2,0),(2,0)且经过点(2,3)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A.x2-=1 B.-y2=1 C.y2-=1 D.-=1
答案为:A;
解析:由双曲线定义知,2a=-=5-3=2,∴a=1.
又c=2,∴b2=c2-a2=4-1=3,因此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1.
题组2 双曲线定义的应用
5.已知F1(-8,3),F2(2,3),动点P满足|PF1|-|PF2|=10,则P点的轨迹是( )
A.双曲线 B.双曲线的一支 C.直线 D.一条射线
答案为:D;
解析:F1,F2是定点,且|F1F2|=10,所以满足条件|PF1|-|PF2|=10的点P的轨迹应为一条射线.
6.双曲线 -=1的两个焦点分别是F1,F2,双曲线上一点P到焦点F1的距离是12,
则点P到焦点F2的距离是( )
A.17 B.7 C.7或17 D.2或22
答案为:D;
解析:依题意及双曲线定义知,=10,即12-|PF2|=±10,
∴|PF2|=2或22,故选D.
7.若椭圆+=1(m>n>0)和双曲线-=1(s,t>0)有相同的焦点F1和F2,而P是这两条曲线的一个交点,则|PF1|·|PF2|的值是( )
A.m-s B.(m-s) C.m2-s2 D.-
答案为:A;
解析:不妨设点P是两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由题意得
解得则|PF1|·|PF2|=(+)(-)=m-s.
题组3 与双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
8.已知动圆M过定点B(-4,0),且和定圆(x-4)2+y2=16相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 )
A.-=1(x>0) B.-=1(x<0) C.-=1 D.-=1
答案为:C;
解析:设动圆M的半径为r,依题意有|MB|=r,另设A(4,0),则有|MA|=r±4,
即|MA|-|MB|=±4,亦即动圆圆心M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4,
又4<|AB|,因此动点M的轨迹为双曲线,且c=4,2a=4,∴a=2,a2=4,b2=c2-a2=12,
故轨迹方程是-=1.
9.△ABC的一边的两个顶点B(-a,0),C(a,0)(a>0),另两边的斜率之积等于m(m≠0).
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并且根据m的取值情况讨论轨迹的图形.
解:设顶点A的坐标为(x,y),则kAB=,kAC=.
由题意,得·=m,即-=1(y≠0).
当m>0时,轨迹是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两顶点除外);
当m<0且m≠-1时,轨迹是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除去与x轴的两个交点),其中当-1
[能力提升综合练]
1.双曲线8kx2-ky2=8的一个焦点坐标为(0,3),则k的值是( )
A.1 B.-1 C. D.-
答案为:B;
解析:原方程可化为-=1,由焦点坐标是(0,3)可知c=3,且焦点在y轴上,
∴k<0.c2=--=-=9,∴k=-1.
2.椭圆+=1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则a的值是( )
A. B.1或-2 C.1或 D.1
答案为:D;
解析:由于a>0,0
A. B. C. D.5
答案为:C;
解析:如图所示,点P是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上的点,
当P在M处时,|PA|最小,最小值为a+c=+2=.
4.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坐标原点且一个焦点为F1(-,0),点P位于该双曲线上,线段PF1的中点坐标为(0,2),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 )
A.-y2=1 B.x2-=1 C.-=1 D.-=1
答案为:B;
解析:由题意可设双曲线方程为-=1,
又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P(,4),∴-=1,解得a2=1.
5.已知方程+=1表示的曲线为C.给出以下四个判断:
①当1
③若曲线C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1
其中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只填正确命题的序号).
答案为:②③④.
解析:①错误,当t=时,曲线C表示圆;
②正确,若C为双曲线,则(4-t)(t-1)<0,∴t<1或t>4;
③正确,若C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4-t>t-1>0.∴1
6.若双曲线x2-4y2=4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过F2的直线交右支于A、B两点,
若|AB|=5,则△AF1B的周长为________.
答案为:18
解析:由双曲线定义可知|AF1|=2a+|AF2|=4+|AF2|;|BF1|=2a+|BF2|=4+|BF2|,
∴|AF1|+|BF1|=8+|AF2|+|BF2|=8+|AB|=13.
△AF1B的周长为|AF1|+|BF1|+|AB|=18.
7.双曲线-=1的两个焦点为F1,F2,点P在双曲线上.若PF1⊥PF2,求点P到x轴的距离.
解:设点P为(x0,y0),而F1(-5,0),F2(5,0),
即(-5-x0)(5-x0)+(-y0)·(-y0)=0,
整理,得x+y=25. ①
∵P(x0,y0)在双曲线上,∴-=1. ②
联立①②,得y=,即|y0|=.
因此点P到x轴的距离为.
8.已知双曲线过点(3,-2)且与椭圆4x2+9y2=36有相同的焦点.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若点M在双曲线上,F1,F2为左、右焦点,且|MF1|+|MF2|=6,试判别△MF1F2的形状.
解:(1)椭圆方程可化为+=1,焦点在x轴上,且c==,
故设双曲线方程为-=1,
则有解得a2=3,b2=2,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2)不妨设点M在右支上,则有|MF1|-|MF2|=2,
又|MF1|+|MF2|=6,故解得|MF1|=4,|MF2|=2.
又|F1F2|=2,
因此在△MF1F2中,边MF1最长,
因为cos ∠MF2F1=<0,
所以∠MF2F1为钝角,故△MF1F2为钝角三角形.
第2课时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
[核心必知]
(1)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1(a>0,b>0)
-=1(a>0,b>0)
图形
性
质
焦点
(±c,0)
(0,±c)
焦距
2c
2c
范围
x≥a或x≤-a,y∈R
y≥a或y≤-a,x∈R
对称性
对称轴:x轴和y轴,中心:(0,0)
顶点
(±a,0)
(0,±a)
轴长
实轴长=2a,虚轴长=2b
离心率
e=∈(1,+∞)
渐近线
y=±x
y=±x
(2)等轴双曲线
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它的渐近线是y=±x.
[问题思考]
(1)如何用a,b表示双曲线的离心率?
提示:e===.
(2)椭圆的离心率反映了椭圆的扁圆程度.那么,双曲线的离心率与开口大小有关系吗?怎样反映这种关系?
提示:e==,当e越大时,双曲线开口越大;当e越小,接近于1时,双曲线开口越小.
(3)双曲线-=1与-=1的渐近线有什么关系?
提示:双曲线-=1与-=1的渐近线相同.
(4)等轴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何值?
提示:e===,即等轴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讲一讲
1.求双曲线9x2-16y2+144=0的半实轴长、半虚轴长、焦点坐标、离心率、渐近线方程,并画出这个双曲线的草图.
[尝试解答]
把方程9x2-16y2+144=0化为标准方程为-=1.
由此可知,半实轴长a=3,半虚轴长b=4,c===5,
焦点坐标为(0,-5),(0,5);离心率e==;
渐近线方程为y=±x=±x.
双曲线的草图如图所示.
已知双曲线方程求其几何性质时,若不是标准方程的先化成标准方程,确定方程中a,b的对应值,利用c2=a2+b2得到c,然后确定双曲线的焦点位置,从而写出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练一练
1.求双曲线4y2-9x2=-4的半实轴长、半虚轴长、焦点坐标、离心率、渐近线方程,并画出该双曲线的草图.
解:将双曲线方程化成标准方程-=1,
可知半实轴长a==,半虚轴长b==1.
于是有c===,
所以焦点坐标为,离心率为e==,渐近线方程为y=±x,即y=±x.
双曲线的草图如图所示.
讲一讲
2.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一个焦点为(0,13),且离心率为;
(2)与双曲线x2-2y2=2有公共渐近线,且过点M(2,-2).
[尝试解答]
(1)依题意可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且c=13,又=,
所以a=5,b==12,
故其标准方程为-=1.
(2)∵所求双曲线与双曲线x2-2y2=2有公共渐近线,
∴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2-2y2=λ.
又双曲线过点M(2,-2),则
22-2·(-2)2=λ,即λ=-4.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
(1)根据双曲线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时,常用方法是先定型(焦点在哪个轴上),再定量(确定a2,b2的值).要特别注意a2+b2=c2的应用,并注意不要与椭圆中的关系相混淆.
(2)如果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标准形式,但不知焦点所处的位置,也可把双曲线方程设为mx2-ny2=1(m,n同号),然后由条件求m,n.
(3)与双曲线-=1具有共同渐近线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设为-=λ(λ≠0),然后再结合其他条件求出λ的值即可得到双曲线方程.
练一练
2.求中心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且满足下列条件的双曲线方程:
(1)与椭圆+=1有公共焦点,且离心率e=;
(2)虚轴长为12,离心率为.
解:(1)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4<λ<9),则a2=9-λ,b2=λ-4,
∴c2=a2+b2=5.
∵e=,
∴e2===,解得λ=5,
∴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y2=1.
(2)设双曲线标准方程为-=1(a>0,b>0)或-=1(a>0,b>0).由题设知2b=12,=且c2=a2+b2,
∴b=6,c=10,a=8.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或-=1.
讲一讲
3.(1)已知A,B为双曲线E的左,右顶点,点M在E上,△ABM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为120°,则E的离心率为 ( )
A. B.2 C. D.
(2)过双曲线C:-=1(a>0,b>0)的右焦点作一条与其渐近线平行的直线,交C于点P.若点P的横坐标为2a,则C的离心率为________.
[尝试解答]
(1)不妨取点M在第一象限,如图所示,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
则|BM|=|AB|=2a,∠MBx=180°-120°=60°,∴M点的坐标为.
∵M点在双曲线上, ∴-=1,a=b,∴c=a,e==.故选D.
(2)如图所示,
不妨设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l的斜率为,又直线l过右焦点F(c,0),
则直线l的方程为y=(x-c).因为点P的横坐标为2a,代入双曲线方程得-=1,
化简得y=-b或y=b(点P在x轴下方,故舍去),故点P的坐标为(2a,-b),
代入直线方程得-b=(2a-c),化简可得离心率e==2+.
[答案](1)D (2)2+.
求双曲线离心率的常用方法
(1)依据条件求出a,c.计算e=;
(2)依据条件建立a,b,c的关系式,一种方法是消去b转化成离心率e的方程求解,
另一种方法是消去c转化成含的方程,求出后利用e=求解.
练一练
3.已知F1,F2是双曲线-=1(a>0,b>0)的两个焦点,PQ是经过F1且垂直于x轴的双曲线的弦,如果∠PF2Q=90°,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解:设F1(c,0),将x=c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得-=1,则y=±.
由|PF2|=|QF2|,∠PF2Q=90°,知|PF1|=|F1F2|,∴=2c,∴b2=2ac.
∴c2-2ac-a2=0,∴()2-2×-1=0.即e2-2e-1=0.∴e=1+或e=1-(舍去).
∴所求双曲线的离心率为1+.
讲一讲
4.已知直线l:x+y=1与双曲线C:-y2=1(a>0).
(1)若a=,求l与C相交所得的弦长;
(2)若l与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双曲线C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尝试解答]
(1)当a=时,双曲线C的方程为4x2-y2=1,
联立消去y,得3x2+2x-2=0.
设两交点A(x1,y1),B(x2,y2),
则x1+x2=-,x1x2=-,
则|AB|=
=
=·=×=.
(2)将y=-x+1代入双曲线-y2=1,
得(1-a2)x2+2a2x-2a2=0,
∴解得0 ∵双曲线的离心率e==,∴e>且e≠.
即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
(1)判断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时,通常是将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方程组,方程组解的个数就是直线与双曲线交点的个数,联立方程消去x或y中的一个后,得到的形如二次方程的式子中,要注意x2项或y2项系数是否为零的情况,否则容易漏解.
(2)直线y=kx+b与双曲线相交所得的弦长d=·|x1-x2|= |y1-y2|.
练一练
4.若直线y=kx-1与双曲线x2-y2=4只有一个公共点,则k的值等于________.
解析:由得(1-k2)x2+2kx-5=0.①
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则①式只有一个解.
当1-k2=0,即k=±1时,①式只有一个解;
当1-k2≠0时,应满足Δ=4k2+20(1-k2)=0,
解得k=±,故k的值为±1或±.
答案为:±1或±
——————————————[课堂归纳·感悟提升]———————————————
1.本节课的重点是双曲线几何性质的求法,难点是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2.本节课要重点掌握的规律方法
(1)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研究几何性质,见讲1;
(2)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见讲2;
(3)双曲线离心率的求法,见讲3.
3.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有两种情况:(1)直线与双曲线相切;(2)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这也是本节课的易错点.
4.渐近线是双曲线特有的性质.两方程联系密切,把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a>0,b>0)右边的常数1换为0,就是渐近线方程.反之由渐近线方程ax±by=0变为a2x2-b2y2=λ(λ≠0),再结合其他条件求得λ就可得双曲线方程.
课时达标训练(二)
[即时达标对点练]
题组1 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研究几何性质
1.双曲线mx2+y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的值为( )
A.- B.-4 C.4 D.
答案为:A;
解析:由双曲线方程mx2+y2=1,知m<0,则双曲线方程可化为y2-=1,
则a2=1,a=1.又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b=2,∴-=b2=4,∴m=-.
2.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是( )
A.y=±x B.y=±x C.y=±x D.y=±x
答案为:A;
解析:由-=0,得y2=x2,即y=±x.
3.已知双曲线-=1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答案为:B;
解析:由题意可知,此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等轴双曲线的实轴与虚轴相等,
则a=b,c==a,于是e==.
题组2 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
4.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焦点是(-4,0),(4,0),则双曲线方程为( )
A.-=1 B.-=1 C.-=1 D.-=1
答案为:A;
解析:由题意知c=4,焦点在x轴上,所以()2+1=e2=4,所以=,
又由a2+b2=4a2=c2=16,得a2=4,b2=12.所以双曲线方程为-=1.
5.中心在原点,实轴在x轴上,一个焦点在直线3x-4y+12=0上的等轴双曲线方程是( )
A.x2-y2=8 B.x2-y2=4 C.y2-x2=8 D.y2-x2=4
答案为:A;
解析:令y=0得,x=-4,∴等轴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坐标为(-4,0),
∴c=4,a2=c2=×16=8,故选A.
6.已知双曲线两顶点间距离为6,渐近线方程为y=±x,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设以y=±x为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λ(λ≠0),
当λ>0时,a2=4λ,∴2a=2=6⇒λ=.
当λ<0时,a2=-9λ,∴2a=2=6⇒λ=-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和-=1.
题组3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7.设F1,F2分别为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双曲线上存在一点P使得
(|PF1|-|PF2|)2=b2-3ab,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4 D.
答案为:D;
解析:由双曲线的定义知,(|PF1|-|PF2|)2=4a2,
所以4a2=b2-3ab,即-3·=4,解得=4(-1舍去).
因为双曲线的离心率e==,所以e=,故选D.
8.已知F1,F2是双曲线-=1(a>0,b>0)的两个焦点,以线段F1F2为边作等边三角形MF1F2,若边MF1的中点在双曲线上,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________.
答案为:+1.
解析:依题意知,F1(-c,0),F2(c,0),不妨设M在x轴上方,则M(0,c),
所以MF1的中点为,代入双曲线方程可得
-=1,又c2=a2+b2,所以-=1,整理得e4-8e2+4=0,
解得e2=4+2(e2=4-2<1舍去),所以e=+1.
题组4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9.已知双曲线方程为x2-=1,过P(1,0)的直线l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则l的条数为( )
A.4 B.3 C.2 D.1
答案为:B;
解析:∵双曲线方程为x2-=1,故P(1,0)为双曲线右顶点,
∴过P点且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共3条(一条切线和两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
10.若直线y=kx+2与双曲线x2-y2=6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为:(-,-1).
解析:由得x2-(kx+2)2=6.则(1-k2)x2-4kx-10=0有两个不同的正根.
则得-
1.如图,ax-y+b=0和bx2+ay2=ab(ab≠0)所表示的曲线只可能是( )
答案为:C;
解析:直线方程可化为y=ax+b,曲线方程可化为+=1,若a>0,b>0,则曲线表示椭圆,可排除A、B、D,若a>0,b<0,C符合.
2.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实轴与虚轴长相等,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双曲线方程为( )
A.x2-y2=2 B.x2-y2= C.x2-y2=1 D.x2-y2=
答案为:A;
解析:设双曲线方程为x2-y2=λ(λ>0),渐近线方程为y=±x,
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c=2.∵2λ=c2=4,∴λ=2.
3.已知双曲线C:-=1(a>0,b>0)的离心率为,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x B.y=±x C.y=±x D.y=±x
答案为:C;
解析:因为双曲线-=1的焦点在x轴上,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
又离心率为e====,所以=,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
4.已知椭圆C1:+=1(a>b>0)与双曲线C2:x2-=1有公共的焦点,C2的一条渐近线与以C1的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于A,B两点.若C1恰好将线段AB三等分,则( )
A.a2= B.a2=13 C.b2= D.b2=2
答案为:C;
解析: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2x,设直线AB:y=2x与椭圆C1的一个交点为C(第一象限的交点),则|OC|=,∵tan ∠COx=2,∴sin ∠COx=,cos ∠COx=,
则C的坐标为,代入椭圆方程得+=1,∴a2=11b2.
∵5=a2-b2,∴b2=.
5.已知双曲线-=1(a>0,b>0)的右焦点为F,若过点F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为:[2,+∞)
解析:由题可得直线的斜率为,要使直线l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只要≥,∴e2=1+≥4.
6.已知双曲线E的中心为原点,F(3,0)是E的焦点,过F的直线l与E相交于A,B两点,且AB的中点为N(-12,-15),则E的方程为________.
答案为:-=1.
解析: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0,b>0),由题意知c=3,a2+b2=9,
设A(x1,y1),B(x2,y2)则有:
两式作差得,===,
又AB的斜率是=1,所以4b2=5a2,代入a2+b2=9得a2=4,b2=5,
所以双曲线标准方程是-=1.
7.双曲线-=1(0
解:由l过两点(a,0),(0,b),设l的方程为bx+ay-ab=0.
由原点到l的距离为c,得=c.
将b=代入,平方后整理,得16()2-16×+3=0.
令=x,则16x2-16x+3=0,解得x=或x=.
因为e=,有e=.故e=或e=2.
因为0,所以离心率e为2.
8.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一椭圆与一双曲线有共同的焦点F1,F2,且|F1F2|=2,椭圆的半长轴长与双曲线半实轴长之差为4,离心率之比为3∶7.
(1)求这两曲线方程;
(2)若P为这两曲线的一个交点,求△F1PF2的面积.
解:(1)设椭圆方程为+=1,双曲线方程为-=1(a,b,m,n>0,且a>b),
则解得a=7,m=3,所以b=6,n=2,
所以椭圆方程为+=1,双曲线方程为-=1.
(2)不妨设F1,F2分别为左、右焦点,P是第一象限的一个交点,
则|PF1|+|PF2|=14,|PF1|-|PF2|=6,
所以|PF1|=10,|PF2|=4,
所以cos ∠F1PF2==,
所以S△F1PF2=|PF1|·|PF2|sin ∠F1PF2=×10×4×=12.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12.2双曲线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12.2双曲线教案,共2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12.1椭圆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12.1椭圆教案,共34页。
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11.1命题及其关系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11.1命题及其关系教案,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