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003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它是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以前对平行 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五年级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打下坚实的知识基 础。
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中的一种,当两组对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作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 材通过实际操作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固性,同时也初步使学生看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和区别。这种特性主要表现在平行四边形的内角是可以变化的,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而长方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变化时,它的对边仍然互相平行且相等,这一特征保持不变。接着,通过图示说明这一特征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具体应用。然后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很重要,在以后计算面积时就要用到。
梯形也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的特征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教材通过实例引入,使学生通过 观察、比较,抽象出梯形的一般图形。然后通过让学生用三角板检查图形的边认识梯形的特征,在 此基础上概括出梯形的定义。然后介绍梯形的上底、下底、腰以及梯形的高的概念。接着说明什么 是等腰梯形,并通过实际度量使学生认识等腰梯形的特征,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
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及其特性,正确画出底边所对应的高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于理解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教法建议
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时,要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实际正是应用其特性为人类服务的,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如推拉式防盗门应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梯形堤坎正是利用梯形上小下大的稳固性等等。
利用“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灵活理解知识的能力。
无论是平行四边形还是梯形,都有一般形式,往往学生对于一般形式认识比较深 ,稍作旋转、变换便不知所措。例如:学生在学习梯形的各部分名称时,往往学的过死,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这里的“通常”说明,有时(倒放时)也把较长的底叫上底,较短的底叫下底。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认识所学的图形。
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积极探索的精神。
在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时候,不能只用眼观察,还要用规范的方法判断。结合用三角板、 直尺判断平行线的方法加以说明和验证,这种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在今后学习中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学或练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直观演示,运用比较的方法,又要加强动手操作, 通过学生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悟出知识的真谛,以求得其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说教材,说教法,说课设计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探究体验,经历过程,课末总结,梳理提升,课堂作业新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画图感知,引导学生观察分类,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引导感受,拓展延伸,归纳总结,板书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