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7 条形统计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7 条形统计图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游戏,讨论交流,游戏激趣,巩固新知,六月份直条间没有间隔,课后小结,体验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补充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直条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 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数学 学习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条形统计图中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能根据要求正确美观的补充绘制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让学生恰当选择 1 格表示几个单位。
学会分析条形统计图的数据,理解条形统计图上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游戏:考眼力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统计表,看谁能最先说出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多?
课件出示下表:四年级参加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
生:数学组的人数最多。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谁能最快的说出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多?
作文组
数学组
体育组
科技组
6
12
7
3
课件同时出示下图:
生:(齐答)数学组的人数最多。
师:那谁能告诉大家在这幅图中 1 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 (生:1 格就表示 1 个单位。) 2.全班交流,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真是好眼力,一眼就看出来了。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四年级参加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和统计图,你认为哪一种更容易观察?
生:条形统计图
师: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比较,它有哪些优点呢?
生:直观、形象、具体、简洁,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板书:特点:直观、形象、具体,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师:正因为条形统计图有这些优点,所以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同几幅条形统计图)
师:你们有兴趣进一步研究条形统计图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内容。 板书:条形统计图。
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 1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例 1 中的统计表)
东方小学冬运会踢毽子比赛成绩统计表
师:这是我们学校三位同学参加踢毽子比赛的成绩统计表。如果我们要一眼就看出谁是冠军,可以怎么办呢?
生 1:可以比较数的大小。
姓名
小红
小方
小奇
踢毽子(下)
120
100
90
生 2:也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
师:同意吗?那么,哪一种更直观一些呢? 生:制成条形统计图。
师:那要制成条形统计图的话,我们要先准备些什么呢? 师:请同学们看到大屏幕。
课件出示:
师引导:如果按照以前所学的用 1 格表示 1 下的方法来绘制统计图,小红画几格?小方和小奇呢?
(生:120 格,100 格,90 格。)
师(质疑):100 格真多呀!可能快冲到屋顶了!我们这儿有这么多格子吗?(生:没有)师:那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怎样解决数量多,而格子少这个矛盾?
生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讨论后交流汇报。
师:讨论好了吗? 哪一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生 1:我们认为可以用一格表示 5 下……
生 2:我们认为可以用一格表示 10 下…… 生 3:我们认为可以用一格表示 20 下……
……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原来只要每格表示的数量多一些,格子不够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板书:1 个格子表示多个单位。
不过,这么多的情况中,你们认为哪一种选择最合适呢? 学生通过讨论后形成共识:用 1 格表示 10 下更合适。
师:既然大家都同意用 1 格表示 10 下更合适。那我们一起做出来看看。师引导同时课件展示制图过程。
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画呢?(生:横轴与纵轴的交点处写 0。) 师:哪儿表示第 1 格的 10 呢?(生:横轴上现的一条线。)
课件依次表示出数据。
师:横轴上表示什么呢?(生:他们的姓名)
师:小红踢了多少下?(120 下)用几格表示?(12 格)课件展示,然后图色。师:小方呢?……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做出来的条形统计图是不是比统计表更直观形象些呢?生:是。师:不过在制作时有几个地方同学们要加以注意。(课件展示:直条的宽度相同,直条间的间隔也相 同)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数目大的时候可以用 1 格表示 10,如果数据再大些呢?1 格还要以表示几呢? 生:表示 100、1000……
(二)教学例 2
师:我们接着往下看,小明回家统计了自家果园近几年的产量情况,并制成了统计表。 课件出示例 2
小明家苹果产量统计表
师:你从表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2004 年的产量是 4000kg;2005 年是 6000kg…… 课件出示统计图:
年份(年)
2004
2005
2006
2007
产量(kg)
4000
6000
7500
8000
师:如果要把上面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你会选择 1 格表示多少呢? 生:1 格表示 500kg、1000kg、2000kg……
师:那你们认为 1 格表示多少最合适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讨论后学生汇报,生 1:如果 1 格表示 500kg,要画出 16 格,格子不够生 2:如果 1 格表示 1000kg,格子够,但其中 7500kg 应该如何表示呢? 生 3:可以用 7 格半表示。
师:既然 1 格表示 1000kg 是可以表示出 7500kg,那我们就选择这种方法来绘制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1 格表示 1000kg。
师:你能接着往下做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 117 页补充完成例 2 的条形统计图。
生独立完成例 2 的条形统计图,师巡视指导。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学生展示作品。
师:用 1 格表示 1000 的方法简单、方便,同意吗? 生:同意。
师:既然这么方便,在踢毽子的统计图中我们为什么不用 1 格表示 1000 吗? 生:不行,因为上一题中数据较小,画出的图不美观。
师:看来 1 格到底表示几还有很学问,你们是怎么确定 1 格表示几的呢? 生 1:根据数据的多少确定的。
生 2:还要使制作出的统计图美观、漂亮。…… 三、游戏激趣,巩固新知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轻松一下行吗?
(一)课件出示游戏:大家来找茬1.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五、六月份直条间没有间隔。课件纠错。
2.
师:这幅图呢?
生:直条太短不容易观察; 生:一格表示的数量不合适;
……
师:那可以怎么办呢?
生:1 格表示 5 支合适一些。因为最多只有 40 支,1 格表示 5 支,8 格就可以表示 40 支。课件纠错。
3.
班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数量
(支)
20
15
30
25
40
35
师:这幅图呢?
生:直条间的间隔不相等。师:你认为合理吗?
生:合理,因为相隔的年份不一样。(课件出示相隔时间) 师:你们能根据观察条形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吗?
课件出示:1 格表示多少?
哪一年的产量最高?哪一年的产量最低? 你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生:略。
(二)动动手(根据时间而定) 完成课堂活动第 2 题
课件出示:
师:如果让你们来完成这幅统计图,1格表示多少合适呢? 生:1格表示 50 合适。(课件补充完成)
师:那么就请同学科完成课本第 118 页课堂活动第 2 题。
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四、课后小结,体验收获
师: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它了吗?学会了什么? 生:学会了制作条形统计图。
生:知道了用 1 格表示多少单位。
……
我们会画统计图,更重要的是通过制作统计图获得了很多知识。正如一位有名的数学家泰利斯所说: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知道”。同学们,运用我们的智慧去感受,去发现,去探索,你就能从数学中得到无穷的知识,无穷的乐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7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7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五年级同学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7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探究新知,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